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08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9
一种马达,能实现小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形态包括能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定子包括:设置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槽的定子芯部;以及由多个导体串联连接而构成且插入至多个槽的多个导体连接体。导体连接体的多个直线部包括:与过渡部相连的第一直线部;以及与折返部的一端相连且配置于槽中的最内层的第二直线部。在槽内,第二直线部与位于其外侧的第一直线部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直线部彼此的距离,折返部相对于第二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与过渡部相对于第一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互不相同。对于第一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互不相同。对于第一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互不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汽车用马达中,以减少振动、噪音为目的采用分布卷绕。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波形卷绕的定子,以马达的高效率化为目的,使用多个部段线圈。
[000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7006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进行以往结构的波形卷绕的情况下,无法将导体的布线路径确保得较长。另一方面,通过在进行波形卷绕的导体的布线路径中设置折返部,隔着该折返部使导体沿相反方向进行波形卷绕,能使导体的布线路径变长。然而,部段线圈呈非圆形,与使用一般的圆线的导体相比,可挠性大幅恶化。即,折返部的形状与折返部以外的部段线圈的形状大不相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折返部的部段线圈为了避开其它部段线圈,轴向尺寸较大,结果导致定子的轴向尺寸大型化。
[0005]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能实现小型化的马达。
[000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形态包括:能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以及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所述定子包括:设置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槽的定子芯部;以及由多个导体串联连接而构成且插入至多个所述槽的多个导体连接体。所述导体连接体具有: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末端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外周;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末端部朝周向另一侧进行波形卷绕;折返部,所述折返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内周且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折返部朝周向一侧进行波形卷绕;以及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末端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外周,并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周向一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具有:沿轴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槽的多个直线部;以及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使所述直线部彼此相连的过渡部。将所述槽的径向尺寸设为LS,将配置于所述槽的所述直线部的截面的径向尺寸设为LC,将在一个所述槽中沿径向排列的所述直线部的根数设为N根,将n设为常数,以下式子成立:LS=LC
×
(N+n),0<n≤1。多个所述直线部包括:与所述过渡部相连的第一直线部;以及与所述折返部的一端相连且配置于所述槽中的最内层的第二直线部。在所述槽内,所述第二直线部与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外侧的所述第一直线部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彼此的距离,所述折返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与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互不相同。
[0007]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能够提供能实现小型化的马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沿着图1的
Ⅱ‑Ⅱ
线的马达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绕组部及母线单元构成的电路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导体连接体的绕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槽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沿着图6的
Ⅹ‑Ⅹ
线的定子的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6的
Ⅺ‑Ⅺ
线的定子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6的
Ⅻ‑Ⅻ
线的定子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6的
Ⅺ‑Ⅺ
线的定子的下端部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折返部和第二折返部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比较实施例的第一折返部和第二折返部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马达;2定子;3转子;20定子芯部;50导体;50a第一直线部(直线部);50b第二直线部(直线部);50c第三直线部(直线部);50d过渡部;50f第一折返部(折返部);50g第二折返部(折返部);50fa、50ga一端;50fb、50gb另一端;50j连接部;50s弯曲部;60导体连接体;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63第一末端部(末端部);64第二末端部(末端部);J中心轴线;LS尺寸;n常数;N根数;S槽;θ1周向一侧;θ2周向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将正侧设为“上侧”并将负侧设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与Z轴方向平行,且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上侧称为“轴向一侧”,将下侧称为“轴向另一侧”。而且,有时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此外,有时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在从上侧观察时顺时针的方向称为“周向一侧”,将在从上侧观察时逆时针的方向称为“周向另一侧”。
[0010]另外,上下方向、上侧和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除了以这些名称所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此外,即便将作为轴向一侧和轴向另一侧进行说明的方向互换,也能再现实施方式的效果。同样地,即便将作为周向一侧θ1和周向另一侧θ2进行说明的方向互换,也能再现实施方式的效果。
[0011]<马达>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马达。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是三相交流马达。马达1的中心是中心轴线J。
[0012]马达1具有转子3、定子2、母线单元5、连接用母线单元100、轴承保持件4及对它们进行收容的外壳1a。母线单元5配置于定子2的上侧。连接用母线单元100进一步配置于母线单元5的上侧。母线单元5与定子2连接。而且,连接用母线单元100与母线单元5及省略图示的逆变器连接。
[0013]<转子>转子3能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转子3配置于环状的定子2的径向内侧。即,转子3在径向上与定子2相对。转子3具有轴3a、转子磁体3b及转子芯部3c。
[0014]轴3a沿着中心轴线J在轴向上延伸。例如,轴3a呈以中心轴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轴3a由两个轴承3p支承为能绕中心轴线J旋转。
[0015]图2是沿着图1的Ⅱ-Ⅱ线的马达1的剖视图。将电磁钢板层叠而构成转子芯部3c。定子芯部3c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转子芯部3c的内周面固定于轴3a的外周面。在转子芯部3c上设置有供转子磁体3b插入并固定的保持孔3h。
[0016]转子磁体3b在径向上与定子2相对。转子磁体3b以埋入的状态保持于转子芯部3c。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磁体3b为八极(八pole)。转子3的极数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而且,转子磁体3b也可以是圆环状的环形磁体等其它方式的磁体。
[0017]<定子>定子2与转子3在径向上隔着间隙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2配置于转子3的径向外侧。定子2包括定子芯部20、绕组部30及多个绝缘纸6。
[0018]定子芯部2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定子芯部20由沿轴向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定子芯部20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能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及定子,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所述定子包括:设置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槽的定子芯部;以及由多个导体串联连接而构成且插入至多个所述槽的多个导体连接体,所述导体连接体具有: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末端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外周;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末端部朝周向另一侧进行波形卷绕;折返部,所述折返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内周且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连接;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折返部朝周向一侧进行波形卷绕;以及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末端部位于径向上的最外周,并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周向一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具有:沿轴向延伸且位于所述槽的多个直线部;以及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轴向一侧使所述直线部彼此相连的过渡部,将所述槽的径向尺寸设为LS,将配置于所述槽的所述直线部的截面的径向尺寸设为LC,将在一个所述槽中沿径向排列的所述直线部的根数设为N根,将n设为常数,以下式子成立:LS=LC
×
(N+n)0<n≤1,多个所述直线部包括:第一直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与所述过渡部相连;以及第二直线部,所述第二直线部与所述折返部的一端相连且配置于所述槽中的最内层,在所述槽内,所述第二直线部与位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外侧的所述第一直线部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彼此的距离,所述折返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与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部在径向上的突出方向互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突出方向在径向上是内侧,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直线部的突出方向在径向上是外侧。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勇树熊谷泰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