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94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7
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装置和将蓄电装置各自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蓄电装置具有形成有开口部的外装罐、和设置电极端子且插入于外装罐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封口体,电极端子具有容纳部,该容纳部包括沿着与封口体插入外装罐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的贯通孔或凹部,汇流条具有压入于容纳部的压入部。部的压入部。部的压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获得给定的能量容量,已知使用由汇流条将多个蓄电装置电连接的蓄电模块。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蓄电模块中,具备将多个蓄电装置各自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在将汇流条安装于电极端子时,通过焊接将汇流条与电极端子接合。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1610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上述蓄电模块中,在将汇流条安装于电极端子时,若通过焊接来接合,则在制作蓄电模块的过程之中,难以将蓄电装置和汇流条分解而对蓄电模块进行重新组装。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重新组装的蓄电模块。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蓄电模块是具备多个蓄电装置和将蓄电装置各自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的蓄电模块,蓄电装置具有形成有开口部的外装罐、和设置电极端子且插入于外装罐的开口部的板状的封口体,电极端子具有容纳部,该容纳部包括沿着与封口体插入外装罐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的贯通孔或凹部,汇流条具有在将汇流条安装于电极端子时被压入于容纳部的压入部。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与通过焊接将汇流条和电极端子接合而得到的蓄电模块相比,容易从电极端子拆卸汇流条。此外,通过在电极端子压入汇流条的压入部,能够降低汇流条与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电阻。进而,通过使上述压入部向电极端子的容纳部压入的方向与封口体向外装罐插入的方向不同,能够抑制在将压入部向容纳部压入时在封口体与壳体的接合部产生的机械性压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5]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电极端子的立体图。
[0016]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
[0017]图5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0018]图6是图1的BB剖视图。
[0019]图7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0020]图8是作为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形状、材料以及个数是例示,能够根据蓄电模块的规格适当变更。以下,在所有附图中对等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进行说明。
[0022]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向外装罐的开口部插入封口体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大致正交且形成电极端子的收纳部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大致正交且在蓄电模块中蓄电装置排列的方向设为纵深方向,从而进行说明。
[0023]使用图1,对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蓄电模块10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蓄电模块10的立体图。
[0024]蓄电模块10例如利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驱动电源或系统电力的错峰用的固定设置用蓄电系统。如图1所示,蓄电模块10具备沿着纵深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蓄电装置20、将蓄电装置20的正极端子31彼此或负极端子32(图2参照)彼此分别连接的汇流条40、以及将正极端子31和汇流条40或负极端子32和汇流条40互相连结的固定构件50。
[0025]使用图2对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蓄电装置20进行说明。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6]蓄电装置20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合适的一个例子为锂离子电池。另外,蓄电装置20也可以是镍氢电池、双电荷层电容器等。如图2所示,蓄电装置20具备将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离件而层叠的电极体21、容纳有电极体21以及电解液的外装罐22、和从上下方向的上方插入外装罐22的开口部22A而封堵开口部的封口体23。
[0027]通过将大致矩形的片状的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离件层叠而构成电极体21。在层叠的正极板、负极板、隔离件中,可以通过在使用固定带约束的隔离件的与正极板或负极板对置的面涂敷粘接剂,从而向隔离件粘接固定正极板或负极板。此外,电极体21被容纳于具有底部且上端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绝缘支架24。电极体21以正极板和负极板被层叠的层叠方向与外装罐22的纵深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外装罐22内。另外,电极体21也可以将带状的正极板和带状的负极板在隔着带状的隔离件的状态下卷绕而形成卷绕体,将该卷绕体压平而做成扁平卷绕体。此时,电极体21的层叠方向也可以是扁平卷绕体的厚度方向。
[0028]正极板例如具有由厚度15μm的铝箔构成的芯体、形成在芯体的表面和背面的电极层、芯体中未形成电极层的芯体露出部、和作为芯体露出部的一部分且从芯体露出部的上端伸出地形成的正极引线25。
[0029]正极的电极层例如包括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分别能够使用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的活性物质,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粘结剂,使用碳材料作为导电剂,以及使用N

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分散剂。在形成电极层时,制作包含这些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散剂的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正极的芯体的两面。然后,通过使其干燥来去除浆料中的分散剂,在芯体上形成电极层。之后,压缩电极层以使得成为给定厚度。将如此获得的正极板切断成给定的形状。
[0030]负极板例如具有由厚度8μm的铜箔构成的芯体、形成在芯体的表面和背面的电极
层、芯体中未形成电极层的芯体露出部、和作为芯体露出部的一部分且从芯体露出部的上端伸出地形成的负极引线26。
[0031]负极的电极层例如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增粘剂。分别能够使用石墨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使用丁苯橡胶(SBR)作为粘结剂,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增粘剂、以及使用水作为分散剂。在形成电极层时,制作包含这些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增粘剂的浆料。将该浆料涂敷于负极的芯体的两面。然后,通过使其干燥来去除浆料中的分散剂,在芯体上形成电极层。之后,压缩电极层以使得成为给定厚度。将通过如此获得的负极板切断成给定的形状。
[0032]作为隔离件,例如能够使用树脂制的隔离件,作为树脂,能够使用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
[0033]正极引线25经由集电构件27与设置在封口体23的正极端子31电连接。正极引线25以与构成电极体21的正极板的片数相应的量设置。多个正极引线25以在伸出方向的前端侧被捆束的状态分别与集电构件27接合。在将正极引线25向集电构件27接合时,能够进行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激光焊接、冷压接等来接合。
[0034]负极引线26经由集电构件28与设置在封口体23的负极端子32电连接。负极引线26以与构成电极体21的负极板的片数相应的量设置。多个负极引线26以在伸出方向的前端侧被捆束的状态分别接合于集电构件28。在分别将负极引线26向集电构件28接合时,能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装置和将所述蓄电装置各自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所述蓄电装置具有形成有开口部的外装罐、和设置所述电极端子且插入于所述外装罐的所述开口部的板状的封口体,所述电极端子具有容纳部,该容纳部包括沿着与所述封口体插入所述外装罐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的贯通孔或凹部,所述汇流条具有压入于所述容纳部的压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容纳部沿着与多个所述蓄电装置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所述压入部通过将长条状的金属板折弯而形成,在所述压入部压入所述容纳部之前形成为大致V字状,与所述容纳部的相互对置的内表面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月清美北村敏康藤田悟朗佐藤香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