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踢脚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9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踢脚线。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壳体组件上设有与过风腔连通的安装口;导风组件,导风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导风组件能够相对壳体组件运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升降组件与导风组件连接,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上升或下降;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升降组件连接;电源装置,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装置与电源装置之间的电路通断。本申请的风道组件结构简单稳定,安全性能好,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0001]本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技术介绍

[0002]取暖型踢脚线是一种放置在墙角的取暖设备,对比传统的取暖设备,它美观且隐藏性好。目前的踢脚线产品覆盖出风口依凸跳温控来保护产品,当凸跳失效或保护不到位时,会有失火可能性,安全性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安全性能高的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0004]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过风腔连通的安装口;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导风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运动;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导风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上升或下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之间的电路通断。
[0005]本申请公开的风道组件,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过风腔,导风组件经壳体组件的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过风腔内,且导风组件在驱动装置以及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以相对壳体组件上下移动,从而使导风组件能经安装口延伸至壳体组件外。升降组件、驱动装置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上升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置固定。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下降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置固定。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于设定位置上固定,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当所述升降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时;所述触发组件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或,所述触发组件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电连接。
[000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升降组件均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电连接,从而使风机组件开启,并使风经导风组件输出至壳体组件外。
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的断开连接,从而关闭风机组件。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在相对壳体组件位于设定位置时再启动风机组件,或在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处于设定位置时关闭风机组件,从而可以防止风机组件的运行正常性,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0008]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同时升降组件上设置触发组件,当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并使触发组件与第一控制开关抵接时,促使第一控制开关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连通或断开。通过设置触发组件用于与第一控制开关分别抵接,进而触发电源装置开启或关闭,能够提高控制组件的控制精确性,提高风道组件的安全性能。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上升并形成第一位置,当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相抵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下降并形成第二位置,当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相抵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源装置断开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电连接。
[0011]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发件和/或第二触发件,且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分别位于升降组件的不同位置上。
[0012]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触发件位于升降组件的底部位置,第二触发件位于升降组件的中部位置。升降组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上移,第一控制开关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线路板,升降组件继续上升,上升到升降组件底部的第一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装置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上升,此时导风组件延伸出壳体组件外,导风组件上的出风口完全打开,壳体组件内部风机组件与电源装置连通,通过风机组件吹风,从而散射至壳体组件外部。在升降组件下降过程中,升降组件底部的第一触发件下移,第一控制开关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升降组件继续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装置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下降,此时导风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导风组件完全下降,风机组件断电。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当外力导致导风组件受力大于驱动电机扭矩时,驱动电机运转,升降组件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下降,导风组件完全下降,风机组件断电。上述的风道组件,当导风组件受到外物覆盖时,且覆盖物的重量大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时,驱动电机进行反转,当驱动电机反转到一定程度,风机组件关机停止运行,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多组升降组件和触发组件,多组所述升降组件上分别设置所述触发组件,多组所述触发组件能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
[0015]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设置多组升降组件,多组升降组件分别与导风组件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导风组件上升或下降运动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多组升降组件上均分别设置触发组件,多组触发组件分别与多个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当导风组件的某一位置受外物覆盖而使驱动电机反转均能通过其上的第一控制开关控制风机组件停止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道组件的运行安全性。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控制开关和多组触发组件,可以更好地保障控制组件对风机组件的正常控制,减少故障率,提高结构可靠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微动开关。
[001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控制开关为微动开关,有利于提高控制组件控制的精准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过风腔(101),所述壳体组件(1)上设有与所述过风腔(101)连通的安装口(102);导风组件(3),所述导风组件(3)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导风组件(3)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运动;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升降组件(4)与所述导风组件(3)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导风组件(3)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上升或下降;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升降组件(4)连接;电源装置(8),所述电源装置(8)与驱动装置(5)电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电源装置(8)之间的电路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件(2),所述风机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内,所述风机组件(2)与所述电源装置(8)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61),所述第一控制开关(61)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触发组件(7),所述触发组件(7)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4)上,当所述升降组件(4)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移动时;所述触发组件(7)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61)与所述电源装置(8)与所述风机组件(2)电连接,或,所述触发组件(7)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61)断开所述电源装置(8)与所述风机组件(2)的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7)包括第一触发件(71),所述第一触发件(71)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4)上,所述升降组件(4)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上升并形成第一位置,当所述升降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件(71)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61)相抵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61)控制所述电源装置(8)与所述风机组件(2)电连接;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杰曾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