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85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5
天线装置是配置于第1面、与第1面平行的第2面、和将第1面和第2面连接且与第1面以及第2面垂直的第3面的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其配置于第1面以及第3面;第2天线,其配置于第2面;和地线,其配置于第1面。第1天线具有:第1供电点,其配置于第1面;导电性的第1元件,其配置于第1面,从第1供电点延伸至第3面;和导电性的第2元件,其配置于第3面,从第1元件的端部沿着第1面延伸。第2天线具有:第2供电点,其在与第1面以及第2面平行的方向上与第1供电点相隔离地配置;和导电性的天线元件,其从第2供电点延伸。地线具有:接地点,其接地;和导电性的地线元件,其与接地点连接,包含沿着第1天线延伸的部分,且与第1天线电容耦合。且与第1天线电容耦合。且与第1天线电容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过去,已知与多频带对应的天线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元件,其与第1供电部连接;和第2天线元件,其在与第1天线元件不同的频带下进行谐振,且与第2供电部连接;和地线,其经由开关与两个不同的电抗元件选择性地连接。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天线装置中,要通过切换与地线连接的电抗元件的电抗值来提高各频带下的天线效率。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

1200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装置,是具备两个天线的天线装置,能在确保两个天线间的隔离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0007]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配置于第1面、与所述第1面平行的第2面、和将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连接且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垂直的第3面,所述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3面;第2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2面;和地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所述第1天线具有:第1供电点,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导电性的第1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从所述第1供电点延伸至所述第3面;和导电性的第2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3面,从所述第1元件的端部沿着所述第1面延伸。所述第2天线具有:第2供电点,其在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供电点相隔离地配置;和导电性的天线元件,其从所述第2供电点延伸。所述地线具有:接地点,其接地;和导电性的地线元件,其与所述接地点连接,包含沿着所述第1天线延伸的部分,且与所述第1天线电容耦合。
[0008]根据本公开,能提供具备两个天线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能在确保两个天线间的隔离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10]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1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11]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2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12]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3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13]图5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形成的环形天线的示意图。
[0014]图6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通过特性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0015]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通过特性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0016]图8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天线效率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0017]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天线效率的模拟结果的图表。
[0018]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通信终端的外观的示意图。
[0019]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12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1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21]图1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2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22]图1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第3面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考附图来具体说明实施方式。
[0024]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示出总括或具体的示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其主旨并不在于限定本公开。
[0025]此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严格进行图示。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构成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0026](实施方式1)
[0027]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
[0028][1

1.整体结构][0029]首先,使用图1~图4来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从第1面P1侧观察的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图2、图3以及图4分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第1面P1、第2面P2以及第3面P3的俯视观察下的示意图。
[0030]天线装置1是收发第1频带的信号以及第2频带的信号的无线通信装置。第1频带以及第2频带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频带是包含第2频带的频带。具体地,第1频带是1.2GHz以上且6GHz以下的频带,第2频带是2.4GHz以上且6GHz以下的频带。如图1所示那样,天线装置1配置于作为接地的导电性构件的接地构件50。接地构件50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配置天线装置1的终端的框架等。接地构件50例如由镁等导电性金属形成。
[0031]如图1所示那样,天线装置1配置于第1面P1、第2面P2以及第3面P3。第2面P2是与第1面P1平行的面。第3面P3是将第1面P1和第2面P2连接且与第1面P1以及第2面P2垂直的面。另外,在此,“平行”的记载不仅是指完全平行的状态,还指实质平行的状态。具体地,从一个面相对于另一个面完全平行的状态起倾斜10
°
以下程度的状态也称作“平行”。此外,“垂直”的记载不仅是指完全垂直的状态,还指实质垂直的状态。具体地,从一个面相对于另一个面完全垂直的状态起倾斜10
°
以下程度的状态也称作“垂直”。
[0032]天线装置1具备第1天线10、第2天线20和地线30。天线装置1例如配置在具有第1面P1、第2面P2以及第3面P3的绝缘性基板上(绝缘性基板未图示)。作为绝缘性基板,例如能使用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基板等。另外,在使用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具有挠性的绝缘性基板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的固定器上配置绝缘性基板。由此,能将绝缘性基板的形状稳定化。
[0033]第1天线10是在第1频带下进行谐振的天线。第1天线10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那
样,跨越第1面P1以及第3面P3来配置。第1天线10具有第1供电点14、第1元件11和第2元件12。第1天线10的电气长度、即、将第1元件11和第2元件12组合而成的元件的电气长度是与第1频带对应的波长的约1/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天线10的电气长度是与1.2GHz对应的波长250mm的1/8的31.25mm。另外,波长包含实效波长(考虑了天线元件周边的电介质所引起的波长缩短的波长)。第1天线10例如能作为基于便携电话用通信网络等无线通信的广域数据通信网络用的天线来利用。
[0034]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第1供电点14是配置于第1面P1的供电点,被供给第1频带的信号。具体地,对第1供电点14通过同轴线缆、供电针等供给第1频带的信号。在使用同轴线缆的情况下,同轴线缆的内部导体与第1供电点14连接,同轴线缆的外部导体与接地构件50连接。
[0035]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第1元件11是配置于第1面P1且从第1供电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天线装置,配置于第1面、与所述第1面平行的第2面、和将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面连接且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垂直的第3面,所述天线装置具备:第1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3面;第2天线,其配置于所述第2面;和地线,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所述第1天线具有:第1供电点,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导电性的第1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面,从所述第1供电点延伸至所述第3面;导电性的第2元件,其配置于所述第3面,从所述第1元件的端部沿着所述第1面延伸,所述第2天线具有:第2供电点,其在与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1供电点相隔离地配置;和导电性的天线元件,其从所述第2供电点延伸,所述地线具有:接地点,其接地;和导电性的地线元件,其与所述接地点连接,包含沿着所述第1天线延伸的部分,且与所述第1天线电容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地线元件的沿着所述第1天线延伸的部分包含沿着所述第2元件延伸的部分,沿着所述第2元件延伸的部分与所述第2元件之间的距离是与所述第1天线的谐振频带对应的波长的1/100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崎善宏越智隆宏谷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