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浸渍成型工艺的共聚物胶乳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生产的浸渍成型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349051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以及由其生产的浸渍成型制品。所述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是由共轭二烯单体、丙烯腈单体及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在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链转移剂、pH≤7.0的电解质及水溶性过氧化类引发剂存在下,通过乳液共聚合技术制备而成的,反应温度为30~70℃;以单体总质量为100wt%作为计算基准,共轭二烯单体占50~75wt%,丙烯腈单体占48~15wt%,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占2~10wt%。该浸渍成型胶乳制成的制品对汗液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高拉伸强度、伸长率及良好的穿戴性。伸强度、伸长率及良好的穿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浸渍成型工艺的共聚物胶乳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生产的浸渍成型制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乳的制备方法
,具体为一种用于浸渍成型工艺的共聚物胶乳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生产的浸渍成型制品

技术介绍

[0002]手套胶乳用于制作手套,主要性能是耐穿刺、耐污染并起到隔离作用,广泛使用在医疗、医药、卫生、美容美发及食品加工等操作行业中。CN106397665A专利强调通过在ABS树脂胶乳表面上接枝丙烯腈、1,3

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制备手套浸渍用羧基丁腈胶乳。由于ABS胶乳种子过硬(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乳很难同时实现高的拉伸强度、伸长率以及良好穿戴性的浸渍成型制品。CN201510679217.4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该胶乳采用二段乳液聚合工艺,丁苯胶乳作为种子乳液,在其存在下以丁二烯、丙烯腈和不饱和羧酸为主单体进行半连续乳液聚合,并辅以多双键型交联单体等功能单体。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乳凝胶含量过高,硫化后浸渍成型品无法实现高强度。CN01123473.3专利公开了一种薄型浸渍制品用低凝胶含量的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氧化—还原乳液聚合工艺,以丁二烯、丙烯腈、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酯为主单体制备得到低凝胶含量的胶乳,提高胶乳制品的物化性能,使胶乳在贮存期内不发生明显的性能变化。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胶乳尽管容易实现较低的凝胶,但是难以实现对汗液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良好的穿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以及由其生产的浸渍成型制品。该浸渍成型制品对汗液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高拉伸强度、伸长率及良好的穿戴性。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是由共轭二烯单体、丙烯腈单体及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在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链转移剂、pH≤7.0的电解质及水溶性过氧化类引发剂存在下,通过乳液共聚合技术制备而成的,反应温度为30~70℃。以单体总质量为100wt%作为计算基准,共轭二烯单体占50~75wt%,丙烯腈单体占48~15wt%,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占2~10wt%。上述pH≤7.0的电解质在聚合组成中占加入单体总量的0.05~1.0wt%。上述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与二元羧酸单体的含有比例以重量比计为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乙烯基不饱和二元羧酸单体=70:30~95:5。上述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与湿法球磨形成的硫化分散液混合,经浸渍成型、水洗、硫化等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的耐久性、高的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和良好的穿戴性的浸渍成型制品。
[0005]所述的共轭二烯单体为1,3

丁二烯、2,3

二甲基

1,3

丁二烯、2

乙基

1,3

丁二烯、1,3

戊二烯以及异戊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0006]所述的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酸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乙烯基不饱和二元羧酸单体为衣康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0007]所述的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的使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5.0wt%。
[0008]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十二烷基硫醇、十六烷基硫醇、十八烷基硫醇、巯基乙酸
‑2‑
乙基己酯、巯基乙酸异辛酯、巯基丙酸异辛脂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链转移剂的使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5~2.0wt%。
[0009]所述的pH≤7.0的电解质为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钾、硝酸钠、硝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0010]所述的水溶性过氧化类引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及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水溶性过氧化类引发剂使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1

3.0wt%。
[0011]所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的粒径为90

200nm,pH为7.5

9.5;共聚物胶乳的凝胶含量(在甲乙酮中)≤30%。
[0012]所述的以100重量份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固含量为基准,分别和硫磺2

6重量份、硫化促进剂0.5

3.0重量份、氧化锌2

8重量份、二氧化钛2

8重量份、分散剂及水混合进行球磨分散,经浸渍成型、水洗、硫化等工艺制备得到的浸渍成型制品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高拉伸强度(≥30MPa)、伸长率≥550%,且浸渍成型制品的应力保持率≥5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4]实施例1
[0015]耐压聚合釜抽真空,用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脱盐水100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kg、十二烷基硫醇0.5kg、氯化钾0.05kg,再加入1,3

丁二烯50kg、丙烯腈48kg、丙烯酸1.4kg、衣康酸0.6kg,最后加入过硫酸钠0.1kg,三段阶梯控温,第一阶段为30℃,维持反应8小时,升温35℃,维持反应4小时,补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kg,再升温55℃,维持反应4小时,转化率达到96%以上时,加入亚硝酸钠停止反应,然后脱除残余单体、浓缩再用碱水溶液调整pH,最终得到固含为45%,pH为7.5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胶乳的粒径为200nm,凝胶含量(在甲乙酮中)为30%。
[0016]以100重量上述制备得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固含量为基准,依次加入硫磺2.0重量份、硫化促进剂0.5重量份、氧化锌2.0重量份、二氧化钛2.0重量份、分散剂及水混合进行球磨分散,经浸渍成型、水洗、硫化等工艺制备得到浸渍成型制品,该制品拉伸强度为30MPa、伸长率为550%,且浸渍成型制品的应力保持率为50%。
[0017]实施例2
[0018]耐压聚合釜抽真空,用氮气置换后依次加入脱盐水100kg、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4.0kg、十六烷基硫醇2.0kg、氯化钠1.0kg,再加入2,3

二甲基

1,3

丁二烯75kg、丙烯腈15kg、甲基丙烯酸9.5kg、马来酸0.5kg,最后加入过硫酸钾3.0kg,三段阶梯控温第一阶段为35℃,维持反应8小时,升温40℃,维持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是由共轭二烯单体、丙烯腈单体及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在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链转移剂、pH≤7.0的电解质及水溶性过氧化类引发剂存在下,通过乳液共聚合技术制备而成的,反应温度为30~70℃;以单体总质量为100wt%作为计算基准,共轭二烯单体占50~75wt%,丙烯腈单体占48~15wt%,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和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占2~10wt%;上述pH≤7.0的电解质在聚合组成中占加入单体总量的0.05~1.0wt%;上述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与二元羧酸单体的混合物中两者比例以重量比计为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乙烯基不饱和二元羧酸单体=70:30~9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轭二烯单体为1,3

丁二烯、2,3

二甲基

1,3

丁二烯、2

乙基

1,3

丁二烯、1,3

戊二烯以及异戊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基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酸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乙烯基不饱和二元羧酸单体为衣康酸、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烷基苯磺酸盐乳化剂的使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5~5.0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成型用共聚物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十二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汪舟鹭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博聚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