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038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4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以及系统,解决了轻轨已经经过的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如还处于无线充电功能开启状态,其对轻轨并不具备无线充电效果,且还会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其方法包括:分析计算出轻轨至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分析确定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根据所分析确定的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控制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启闭。本申请具有如下效果:在保障轻轨无线充电的同时,减少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作不必要的无线充电功能开启,减少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浪费。减少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以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代交通发展迅速,大城市人口密集,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各种车辆,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由于有的车辆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车辆和行人常常交织在一起,造成堵车,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所以,轻轨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而且目前已经逐渐出现无人驾驶轻轨。
[0003]目前电气化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大都采用接触式供电,如架空接触网或第三轨供电等。随着列车提速和应用场景的拓宽,传统接触式供电开始显现出诸多限制。滑动接触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制造精度等问题,是限制车速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受电弓或集电靴的日常磨损导致其维护成本增加;大风、沙尘天气会导致弓网接触出现振动、离线,进而引发电弧;在高寒覆冰等恶劣天气下还容易产生刮弓、脱弓等事故。
[0004]现有将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可解决传统接触式供电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主要是保持所有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均处于无线充电功能开启状态。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有如下缺陷:只有轻轨位于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上方的时候,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才能对轻轨作无线充电,因此轻轨已经经过的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如还处于无线充电功能开启状态,其对轻轨并不具备无线充电效果,且还会造成能源浪费。
专利技术内容
[0006]为了在保障轻轨无线充电的同时,减少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作不必要的无线充电功能开启,减少能源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以及系统。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包括:获取轻轨当前所在位置;根据轻轨当前所在位置、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在位置以及轻轨行驶速度,分析计算出轻轨至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根据预设的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启动工作耗时以及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分析确定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根据所分析确定的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控制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启
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预估轻轨到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在位置的耗时,并且结合的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启动工作耗时,有效分析确定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开启的时机以及当前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从而在保障轻轨无线充电的同时,减少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作不必要的无线充电功能开启,减少能源浪费。
[0009]可选的,轻轨至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的分析计算包括:根据轻轨所在位置、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在位置,分析获取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行进路线以及相应行进路线的距离;根据预设的所有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分析行进路线是否存在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若为否,则根据行进路线的距离以及预设的轻轨速度,分析计算出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若为是,则根据预设的轻轨速度、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以及行进路线的预计耗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考虑到了轻轨在到达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行进路线上有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而不同天气环境会给轻轨带来不同程度的延迟,因此在这个情况下,需要更精确度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以及行进路线的预计耗时,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出行进路线的整体耗时,从而为后续更准确的确定启闭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奠定基础。
[0011]可选的,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的延误耗时的分析计算包括:获取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若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差距信息在预设差距范围之内,则根据预设的轻轨速度、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若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差距信息超过预设差距范围,则根据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每个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分析获取有效平均单位距离延误耗时;根据有效平均单位距离延误耗时、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考虑到天气环境突然变化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需要重新分析天气环境所带来的单位距离的延误耗时,从而更好的确定在这个情况下所带来的整体延误耗时。
[0013]可选的,还包括与控制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启闭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获取轻轨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无线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
根据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处环境温度与充电效率的对应关系、行进路线的预计耗时、预设的轻轨单位时间耗电量,预测出轻轨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无线充电前后的电量差;若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的差值超过预设差值,则根据轨道充电故障问题的分布概率,预测分析出轨道充电故障问题的分布概率作为待发送信息,发送至负责人所持终端;反之,则不作通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评估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带给轻轨的充电效率是否正常,一旦出现充电效率低于预期的情况,则会及时预估轨道充电故障问题的分布概率并发送给负责人,以便于负责人后续能够更准确的定位轨道充电故障的具体问题并进行处理。
[0015]可选的,预设差值的获取包括:获取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根据所获取的不同轻轨历史当下环境温度下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统计出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的最大差值,作为预设差值。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在确定预设差值的时候,能够结合近期的不同轻轨实际电量差与所预估电量的情况,从而使所设定的预设差值更具有代表性。
[0017]可选的,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的获取包括:根据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与实际电量差的对应关系,查找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若查找到,则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轻轨当前所在位置;根据轻轨当前所在位置、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在位置以及轻轨行驶速度,分析计算出轻轨至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根据预设的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启动工作耗时以及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分析确定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根据所分析确定的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开启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以及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关闭无线充电功能的时机,控制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轻轨至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的分析计算包括:根据轻轨所在位置、下个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在位置,分析获取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行进路线以及相应行进路线的距离;根据预设的所有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分析行进路线是否存在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若为否,则根据行进路线的距离以及预设的轻轨速度,分析计算出轻轨至下段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预计耗时;若为是,则根据预设的轻轨速度、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以及行进路线的预计耗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的延误耗时的分析计算包括:获取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若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差距信息在预设差距范围之内,则根据预设的轻轨速度、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若当前时间节点之后预设时段内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当前时间节点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差距信息超过预设差距范围,则根据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以及预设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与单位距离延误耗时的对应关系、每个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外界天气环境信息,分析获取有效平均单位距离延误耗时;根据有效平均单位距离延误耗时、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的路段,分析计算出受外界天气环境信息的路段的延误耗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无线充电轨道路段的无线充电功能的启闭并行的步骤,具体如下:获取轻轨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无线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根据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所处环境温度与充电效率的对应关系、行进路线的预计耗时、预设的轻轨单位时间耗电量,预测出轻轨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无线充电前后的电量差;
若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的差值超过预设差值,则根据轨道充电故障问题的分布概率,预测分析出轨道充电故障问题的分布概率作为待发送信息,发送至负责人所持终端;反之,则不作通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差值的获取包括:获取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根据所获取的不同轻轨历史当下环境温度下在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统计出实际电量差与所预测的电量差的最大差值,作为预设差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合无人驾驶轻轨的轨道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的获取包括:根据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与实际电量差的对应关系,查找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若查找到,则将所查找到的预设时段内不同轻轨在当下环境温度下通过当下无线充电轨道路段充电前后的实际电量差,作为所获取的预设时段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小华沈俊崔宏志陈湘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