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37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利用光学手段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有色丝材料的染色质量。包括获取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确定出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获取光照不均匀商区域;计算反权重矩阵,根据反权重矩阵对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进行更新获取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根据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的色调值对有色丝进行色差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和稀疏编码矩阵表示图像的纹理以及色调信息,获取反权重矩阵对字典矩阵的更新,得到去除光照影响的有色丝实际图像,对有色丝的色差进行检测,从而对存在色差的有色丝进行重新着色。重新着色。重新着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色丝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特性,包括牢固性很好,无需要染色等。最重要的就是有色丝是非常环保无污染的。而且它能够跟各种各样的细毛线一起纺织出衣服,这样生产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更加的贴身,更加舒服,现在市面上很多的纺织衣服都有添加。而且通过这样纺织出来的服装,经过水洗之后,还能够使衣服很好的回到原有的状态,因此它在毛织纺织业中间被广泛的运用。
[0003]在有色丝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染色不均匀的现象,特别是渐变色有色丝,所以需要对有色丝的色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色差的控制,对有色丝显色不均匀区域进行重新着色。
[0004]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比较标准有色丝与实际有色丝的色调值对色差进行检测进而控制,但是有色丝的色彩受光照的影响比较大,在不同强度和不同方向的光照下,显示效果往往不同,特别是渐变色有色丝,而标准有色丝图片与实际有色丝图片的光照背景往往不同,为有色丝的色差检测和控制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利用分水岭算法分别对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局部极值点聚类,得到标准聚类区域集合和实际聚类区域集合;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实际聚类区域和标准聚类区域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出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对标准有色丝图像中光照不均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点像素值和光照不均匀区域相同位置的像素点像素值作商得到光照不均匀商区域;利用K

SVD算法分别得到每个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和稀疏编码矩阵和每个光照不均匀商区域的稀疏编码矩阵;计算每个光照不均匀商区域疏编码矩阵的反权重矩阵,根据得到的反权重矩阵对相应的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进行更新;利更新后的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结合对应的稀疏编码矩阵得到所有光照不均匀区域的重建图像,对得到的光照不均匀重建区域结合标准有色丝图像得到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获取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与标准有色丝图像的色调值,根据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与标准有色丝图像的色调值对有色丝的色差进行控制。
[0007]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实际聚类区域和标准聚类区域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出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的方法为:对经过局部极值点聚类后的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匹配,设定匹配阈值;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重合区域面积大于等于设定的匹配阈值,则该实际聚类区域为光照均匀区域,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重合区域面积小于设定的匹配阈值,则该实际聚类区域为光照不均匀区域;分别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每个实际聚类区域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判断,得到实际有色丝图像中所有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
[0008]根据得到的反权重矩阵对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进行更新的方法为:将反权重矩阵和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对应位置的元素值相乘。
[0009]反权重矩阵的构建方法如下:构建反权重矩阵,对光照不均匀商区域的稀疏编码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计算倒数,将得到的倒数作为反权重矩阵对应位置的元素值。
[0010]得到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的过程如下:结合光照不均匀区域的稀疏矩阵和更新后的字典矩阵利用K

SVD算法得到光照不均匀重建区域;计算光照均匀区域与标准有色丝图像上对应区域的像素值的均值的差值,对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减去均值差值得到光照均匀重建区域;根据得到的光照不均匀区域重建图像和光照均匀区域重建图像得到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
[0011]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实际聚类区域和标准聚类区域集合进行匹配的方法为:利用分水岭算法对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局部极值点聚类,对得到的聚类区域进行匹配;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像素值极值点的位置相同,且聚类后实际聚类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增益效果相同,则说明该实际聚类区域是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像素值极值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该实际聚类区域是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不均匀区域。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学手段基于图像处理对有色丝图像进行分析,通过获取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和稀疏编码矩阵对图像中的纹理以及色调信息进行表示,根据稀疏编码矩阵获取反权重矩阵,通过反权重矩阵对字典矩阵的更新,得到去除光照影响的有色丝实际图像,从而对有色丝的色差进行检测,进一步对存在色差的有色丝进行重新着色。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的系统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的有色丝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001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01、获取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获取实际有色丝图像和均匀光照条件下的标准有色丝图像,根据对得到的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确定实际有色丝图像的显色情况,根据有色丝图像的纹理以及色调信息对有色丝着色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有色丝的着色进行控制,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利用分水岭算法分别对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局部极值点聚类,得到标准聚类区域集合和实际聚类区域集合;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实际聚类区域和标准聚类区域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出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对标准有色丝图像中光照不均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点像素值和光照不均匀区域相同位置的像素点像素值作商得到光照不均匀商区域;利用K

SVD算法分别得到每个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和稀疏编码矩阵和每个光照不均匀商区域的稀疏编码矩阵;计算每个光照不均匀商区域疏编码矩阵的反权重矩阵,根据得到的反权重矩阵对相应的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进行更新;利更新后的光照不均匀区域的字典矩阵结合对应的稀疏编码矩阵得到所有光照不均匀区域的重建图像,对得到的光照不均匀重建区域结合标准有色丝图像得到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获取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与标准有色丝图像的色调值,根据实际有色丝重建图像与标准有色丝图像的色调值对有色丝的色差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有色丝色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的每个实际聚类区域和标准聚类区域集合进行匹配,确定出实际有色丝图像中的光照均匀区域和光照不均匀区域的方法为:对经过局部极值点聚类后的标准有色丝图像和实际有色丝图像进行匹配,设定匹配阈值;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重合区域面积大于等于设定的匹配阈值,则该实际聚类区域为光照均匀区域,若标准聚类区域和实际聚类区域的重合区域面积小于设定的匹配阈值,则该实际聚类区域为光照不均匀区域;分别对实际聚类区域集合中每个实际聚类区域根据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妙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银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