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穴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20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插穴播器,穴播架中设置有排种腔,种管与穴播架固连,且种管的底端与排种腔的顶端连通,排种腔中设置有位于种管下方的排种机构,排种机构包括缓冲板、排种轴和种刷板,缓冲板和种刷板分别安装在穴播架上、分别位于排种轴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呈斜面的顶面,排种轴与穴播架转动配合,缓冲板的顶面和种刷板的顶面分别与排种轴的表面衔接,排种轴上设置有排种槽和卸种槽,且卸种槽与排种槽的后端连通,排种槽和卸种槽能够依次经过缓冲板与种刷板之间的缝隙;排种腔的底端出口安装有固定鸭嘴、活动鸭嘴和用于使活动鸭嘴与固定鸭嘴保持咬合的扭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在排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插穴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插穴播器。

技术介绍

[0002]玉米覆膜播种是一项保墒、抗旱、集雨的技术,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地膜覆盖播种机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少雨地区,玉米精量播种过程中保证每穴单粒种子,在地膜覆盖播种机中,穴播装置必不可少,因此穴播装置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覆膜播种机的性能。穴播是实现精量播种的重要农艺技术之一,穴播装置是实现穴播技术的关键部件。穴播器主要完成垂直破土入地、开嘴排种等,是穴播机的核心部件。
[0003]现有的穴播装置在排种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造成了播种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插穴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排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插穴播器,穴播架中设置有排种腔,种管与所述穴播架固连,且所述种管的底端与所述排种腔的顶端连通,所述排种腔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种管下方的排种机构,所述排种机构包括缓冲板、排种轴和种刷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种刷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穴播架上、分别位于所述排种轴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呈斜面的顶面,所述排种轴与所述穴播架转动配合,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和所述种刷板的顶面分别与所述排种轴的表面衔接,所述排种轴上设置有排种槽和卸种槽,且所述卸种槽与所述排种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排种槽和所述卸种槽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种刷板之间的缝隙;所述排种腔的底端出口安装有固定鸭嘴、活动鸭嘴和用于使所述活动鸭嘴与所述固定鸭嘴保持咬合的扭簧。
[0007]优选的,所述排种轴的一端与排种曲柄的一端固连,所述排种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用于与地面抵接的支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固定鸭嘴和所述活动鸭嘴通过的开口,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摩擦轴和至少两个与所述穴播架滑动配合的导杆,所述摩擦轴和全部所述导杆都与所述支撑板垂直,每个所述导杆的顶端与所述穴播架之间都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摩擦轴上滑动套设有摩擦头,所述活动鸭嘴与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长槽,所述摩擦头上设置有与所述长槽滑动且转动配合的固定杆。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固设有护罩,所述活动鸭嘴位于所述护罩和所述固定鸭嘴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排种槽呈漏斗状,且所述排种槽的大小与单粒种子或两粒种子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卸种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排种槽的深度,所述卸种槽与所述排种槽的连通部分的深度大于所述排种槽的深度和所述卸种槽的深度。
[0010]优选的,所述卸种槽的凹面为光滑曲面。
[0011]优选的,在所述排种腔中还设置有倒勾块,所述倒勾块位于所述种管的底端与所述排种轴之间,所述倒勾块中设置有导种槽,所述导种槽将所述排种腔中的种子导流至所述排种槽。
[0012]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直插穴播器能够有效避免在排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本专利技术的直插穴播器通过在排种轴上设置与排种槽贯通的卸种槽,当排种槽的末端经过种刷板时,未完全充种的种子在卸种槽的作用下离开排种槽,能够避免种子被排种轴和种刷板挤压,从而有效保证了种子的完整性,提高了播种质量。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直插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直插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直插穴播器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直插穴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直插穴播器中排种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00、直插穴播器;1、种管;2、穴播架;201、挂接座;3、排种轴;4、支撑板;5、导杆;501、弯折部;6、摩擦轴;7、摩擦头;8、固定杆;9、拨杆;10、固定鸭嘴;11、活动鸭嘴;12、护罩;13、复位弹簧;14、排种曲柄;15、连杆;16、扭簧;17、倒勾块;171、导种槽;18、缓冲板;19、种刷板;31、排种槽;32、卸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插穴播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在排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插穴播器,穴播架中设置有排种腔,种管与所述穴播架固连,且所述种管的底端与所述排种腔的顶端连通,所述排种腔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种管下方的排种机构,所述排种机构包括缓冲板、排种轴和种刷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种刷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穴播架上、分别位于所述排种轴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呈斜面的顶面,所述排种轴与所述穴播架转动配合,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和所述种刷板的顶面分别与所述排种轴的表面衔接,所述排种轴上设置有排种槽和卸种槽,且所述卸种槽与所述排种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排种槽和所述卸种槽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种刷板之间的缝隙;所述排种腔的底端出
口安装有固定鸭嘴、活动鸭嘴和用于使所述活动鸭嘴与所述固定鸭嘴保持咬合的扭簧。
[0024]本专利技术的直插穴播器通过在排种轴上设置与排种槽贯通的卸种槽,当排种槽的末端经过种刷板时,未完全充种的种子在卸种槽的作用下离开排种槽,能够避免种子被排种轴和种刷板挤压,从而有效保证了种子的完整性,提高了播种质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穴播器100,包括种管1、穴播架2、固定鸭嘴10、活动鸭嘴11和支撑板4。
[0027]其中,穴播架2中设置有排种腔,种管1与穴播架2固连,且种管1的底端与排种腔的顶端连通。
[0028]排种腔中设置有位于种管1下方的排种机构,排种机构包括缓冲板18、排种轴3和种刷板19,缓冲板18和种刷板19分别安装在穴播架2上、分别位于排种轴3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呈斜面的顶面,排种轴3与穴播架2转动配合,缓冲板18的顶面和种刷板19的顶面分别与排种轴3的表面衔接;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板18的顶面和种刷板19的顶面都是靠近排种轴3的一端较低,以方便种子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都朝排种轴3流动。
[0029]在排种腔中还设置有倒勾块17,倒勾块17位于种管1的底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穴播器,其特征在于:穴播架中设置有排种腔,种管与所述穴播架固连,且所述种管的底端与所述排种腔的顶端连通,所述排种腔中设置有位于所述种管下方的排种机构,所述排种机构包括缓冲板、排种轴和种刷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种刷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穴播架上、分别位于所述排种轴的两侧且分别具有呈斜面的顶面,所述排种轴与所述穴播架转动配合,所述缓冲板的顶面和所述种刷板的顶面分别与所述排种轴的表面衔接,所述排种轴上设置有排种槽和卸种槽,且所述卸种槽与所述排种槽的后端连通,所述排种槽和所述卸种槽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缓冲板与所述种刷板之间的缝隙;所述排种腔的底端出口安装有固定鸭嘴、活动鸭嘴和用于使所述活动鸭嘴与所述固定鸭嘴保持咬合的扭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插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轴的一端与排种曲柄的一端固连,所述排种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用于与地面抵接的支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固定鸭嘴和所述活动鸭嘴通过的开口,所述支撑板上固设有摩擦轴和至少两个与所述穴播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云石林榕魏祥谦董云韩涛郭和甲荆丰蔚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