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17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包括地基和翼缘板,所述地基上设置有PC端、2号温度记录仪、湿度控制仪、加湿器和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箱梁底板,所述箱梁底板上设置有腹板和箱室。该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采用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顶部保温系统、内温监测系统、外温控制系统进行数据记录采集,并将采集数据汇总至PC端处理,达到实时准确调节箱梁密封体的温度效果,调节至在最佳养护温度,减少冬季箱梁温差影响效应,缩短冬季箱梁养护周期,实现现浇箱梁冬季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养护。现浇箱梁冬季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养护。现浇箱梁冬季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为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满堂支架搭设的现浇箱梁冬季施工中,现浇箱梁的强度受冬季低温或冷冻雨雪天气影响,混凝土成型较慢,表面温度骤降,传统的养护方法比较粗犷,一般养护表面且无法对大体积的冬季箱梁混凝土内外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造成冬季箱梁的质量缺陷,一方面造成箱梁质量降低,影响桥梁结构受力,另一方面混凝土强度周期增长,支架租赁周期变长,费用增加。
[0003]基于此采用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不仅能有效确保箱梁冬季施工的质量,满足箱梁结构受力需求;同时智能化养护养护成效好,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架体租赁周期,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养护方法比较粗犷,一般养护表面且无法对大体积的冬季箱梁混凝土内外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造成冬季箱梁的质量缺陷,一方面造成箱梁质量降低,影响桥梁结构受力,另一方面混凝土强度周期增长,支架租赁周期变长,费用增加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包括地基和翼缘板,所述地基上设置有PC端、2号温度记录仪、湿度控制仪、加湿器和满堂支架,所述满堂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箱梁底板,所述箱梁底板上设置有腹板和箱室,所述箱室上设置有暖风机和自动测温记录仪,所述翼缘板的下方设置有篷布,所述翼缘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翼缘板上设置有1号温度记录仪,所述1号温度记录仪连接有保温系统和温度传感器具体操作如下:
[0008]S1、箱梁开始浇筑前,布设内温监测系统,通过在箱梁底板、顶板、翼缘板及腹板位置预埋温度传感器一端与箱梁钢筋固定连接,一端与1号温度记录仪连接,并进行连接测试;
[0009]S2、其次布设外温控制系统,分别在箱室内部、翼缘板下方、底板下方支架上布设暖风机,与自动测温记录仪进行连接并测试;
[0010]S3、在地基基础上按需布置加湿器及控制仪,防止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12小时内,因水化热作用造成的温度过高水分蒸发导致的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箱梁浇筑区域采用四周篷布密封至地基处,形成全封闭的箱梁密封体;
[0011]S4、箱梁浇筑完成后,在箱梁顶部设置保温系统,采用2层保温薄膜及防雨布全封
闭于已浇筑完成的箱梁顶面上;
[0012]S5、箱梁冬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进行箱梁封闭体内的温度监测及记录,打开通风孔并立即开启加湿器进行加湿,待混凝土水化热效应完成后,通过监测箱梁内外部温度,暖风机开始作业,进行加温,此时记录箱梁内部温度传感器温度,通过自动测温控制仪针对箱梁不同部位进行加温,PC端实时采集温度数据,调节箱梁内部及箱梁封闭体的温差,并控制整个项目封闭体的温度在25度左右,湿度器进行湿度调节,以达到最佳养护温度需求,通过对同条件试块的抗压试验,确定智能一体化自动化养护的周期,直至本节段箱梁养护完成。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采用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顶部保温系统、内温监测系统、外温控制系统进行数据记录采集,并将采集数据汇总至PC端处理,达到实时准确调节箱梁密封体的温度效果,调节至在最佳养护温度,减少冬季箱梁温差影响效应,缩短冬季箱梁养护周期,实现现浇箱梁冬季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养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面图;
[0017]1、1号温度记录仪;2、保温系统;3、温度传感器;4、通风孔;5、暖风机;6、自动测温记录仪;7、加湿器;8、湿度控制仪;9、2号温度记录仪;10、PC端;11、篷布;12、翼缘板;13、箱室;14、箱梁底板;15、腹板;16、满堂支架;17、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包括地基17和翼缘板12,地基17上设置有PC端10、2号温度记录仪9、湿度控制仪8、加湿器7和满堂支架16,满堂支架16的顶部设置有箱梁底板14,箱梁底板14上设置有腹板15和箱室13,箱室13上设置有暖风机5和自动测温记录仪6,翼缘板12的下方设置有篷布11,翼缘板12上设置有通风孔4,翼缘板12上设置有1号温度记录仪1,1号温度记录仪1连接有保温系统2和温度传感器3具体操作如下:
[0020]S1、箱梁开始浇筑前,布设内温监测系统,通过在箱梁底板14、顶板、翼缘板12及腹板15位置预埋温度传感器3一端与箱梁钢筋固定连接,一端与1号温度记录仪连接,并进行连接测试;
[0021]S2、其次布设外温控制系统,分别在箱室内部、翼缘板下方、底板下方支架上布设暖风机,与自动测温记录仪进行连接并测试;
[0022]S3、在地基基础上按需布置加湿器及控制仪,防止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12小时内,
因水化热作用造成的温度过高水分蒸发导致的混凝土收缩裂缝产生,箱梁浇筑区域采用四周篷布密封至地基处,形成全封闭的箱梁密封体;
[0023]S4、箱梁浇筑完成后,在箱梁顶部设置保温系统,采用2层保温薄膜及防雨布全封闭于已浇筑完成的箱梁顶面上;
[0024]S5、箱梁冬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进行箱梁封闭体内的温度监测及记录,打开通风孔并立即开启加湿器进行加湿,待混凝土水化热效应完成后,通过监测箱梁内外部温度,暖风机开始作业,进行加温,此时记录箱梁内部温度传感器温度,通过自动测温控制仪针对箱梁不同部位进行加温,PC端实时采集温度数据,调节箱梁内部及箱梁封闭体的温差,并控制整个项目封闭体的温度在25度左右,湿度器进行湿度调节,以达到最佳养护温度需求,通过对同条件试块的抗压试验,确定智能一体化自动化养护的周期,直至本节段箱梁养护完成。
[0025]运用此专利技术,采用内温监测系统确定箱梁内部温度,外温控制系统进行温度及湿度调节,保温系统进行密封保温,实现智能化箱梁密封体内的温度控制,克服传统意义上现浇箱梁冬季粗犷养护加温的缺点,解决了箱梁封闭体恒温养护的难题,提高了箱梁成品质量,同时采用PC端智能化平台,通过自动化一体化控制,加快了施工进度,保障了冬季现浇箱梁质量不低于常温施工的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
[0026]综上所述,该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采用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冬季智能化养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7)和翼缘板(12),所述地基(17)上设置有PC端(10)、2号温度记录仪(9)、湿度控制仪(8)、加湿器(7)和满堂支架(16),所述满堂支架(16)的顶部设置有箱梁底板(14),所述箱梁底板(14)上设置有腹板(15)和箱室(13),所述箱室(13)上设置有暖风机(5)和自动测温记录仪(6),所述翼缘板(12)的下方设置有篷布(11),所述翼缘板(12)上设置有通风孔(4),所述翼缘板(12)上设置有1号温度记录仪(1),所述1号温度记录仪(1)连接有保温系统(2)和温度传感器(3)具体操作如下:S1、箱梁开始浇筑前,布设内温监测系统,通过在箱梁底板(14)、顶板、翼缘板(12)及腹板(15)位置预埋温度传感器(3)一端与箱梁钢筋固定连接,一端与1号温度记录仪连接,并进行连接测试;S2、其次布设外温控制系统,分别在箱室内部、翼缘板下方、底板下方支架上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强谢世玉薛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