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99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所述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和起泡剂,所述捕收剂选自胺类硝酸盐、胺类硫酸盐、胺类醋酸盐和胺类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选自包括一个羟基和两个醚基的醇醚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取代氯化钾正浮选传统捕收剂十八胺和盐酸与起泡剂2号油,克服了原有药剂配置过程需用盐酸的缺点,消除了2号油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且提高了药剂捕收性能,减少了药剂使用量,提升了浮选过程单程钾回收率,形成了无氯的氯化钾浮选药剂体系。的氯化钾浮选药剂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物加工浮选
,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对农作物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钾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我国是缺钾国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紧缺资源之一,钾盐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0003]无论是盐湖卤水还是固体岩盐矿钾资源开发,浮选都是氯化钾生产工艺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KCl和NaCl固体均呈现出强的亲水特性,很难与气泡发生矿化,形成矿化气泡从而实现浮选。为了实现钠钾的分离,通常需要通过加入捕收剂选择性的吸附在KCl或者NaCl表面,从而改变矿物表面的亲疏水性,进而有利于浮选过程的工业生产。在正浮选工艺中,通常采用十八胺为代表的脂肪族胺类物质作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配制浮选药剂,改变氯化钾表面疏水性,使氯化钾颗粒与气泡矿化从而实现氯化钾与氯化钠的浮选分离。其中,十八胺是一种白色蜡状或颗粒状物质,不溶于水,工业上需在约80℃的热水中加入固体十八胺形成悬浊液,同时加入盐酸在搅拌槽中搅拌混合,将其转化为十八胺盐酸盐。由于在药剂施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盐酸,加入配置,消耗和浪费能源,同时2号油易挥发,产生刺激性气味,致使车间环境差,且十八胺盐酸盐作为捕收剂的单程浮选收率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通过浮选药剂分子结构与界面性能研究,开发具有高溶解度、强给电子能力的捕收剂和具有氢键界面强化作用的起泡剂,形成新型常温复配浮选药剂,提高药剂捕收性能,提升氯化钾正浮选过程单程钾资源收率,兼具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所述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和起泡剂,所述捕收剂选自胺类硝酸盐、胺类硫酸盐、胺类醋酸盐和胺类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起泡剂选自包括一个羟基和两个醚基的醇醚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胺类硝酸盐为十二胺硝酸盐、十六胺硝酸盐、十八胺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硫酸盐为十二胺硫酸盐、十六胺硫酸盐、十八胺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醋酸盐为十二胺醋酸盐、十六胺醋酸盐、十八胺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甲酸盐为十二胺甲酸盐、十六胺甲酸盐、十八胺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即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捕收剂选自十二胺硝酸盐、十六胺硝酸盐、十八胺硝酸盐、十二胺硫酸盐、十六胺硫酸盐、十八胺硫酸盐、十二胺醋酸盐、十六胺醋酸盐、十八胺醋酸盐、十二胺甲酸盐、十六胺甲酸盐和十八胺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收剂优选为胺类醋酸盐,所述十二胺醋酸盐、十六胺醋酸盐和十八胺醋酸盐的比例为(0

20):(0

20):(70

100)。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捕收剂的添加量为每吨原矿35

60g。
[0010]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捕收剂由于基团作用,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与氯化钾颗粒表面吸附能上升,与氯化钾表面作用力更强,更容易吸附在氯化钾矿物表面,改善氯化钾表面的疏水性,有利于气饱与矿化作用,有利于提高氯化钾浮选效率。同时,新型捕收剂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盐酸,避免盐酸酸雾形成,操作简单。
[0011]在浮选过程中,所述捕收剂具有良好的气泡性能,其气泡能力较十八胺盐酸盐的气泡能力增加2倍,同时泡沫的动态稳定性也大幅度提升,在实际浮选过程中,捕收剂具有良好的气泡性能,可以减少或者不使用起泡剂。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可通过添加少量起泡剂调整气泡性能,进一步凝练提高泡沫稳定性,所述起泡剂选自二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丙醚、二丙二醇丙醚、二乙二醇丁醚和二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起泡剂优选为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丙醚和二乙二醇丁醚的混合物,所述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丙醚和二乙二醇丁醚的比例为(0

10):(0

20):(70

100)。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起泡剂的添加量为每吨原矿0

30g。
[0015]本专利技术的新型起泡剂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气液界面增厚,增强药剂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稳定泡沫,进一步强化氯化钾浮选分离过程。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浮选药剂的氯化钾正浮选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含钾矿物与水混合形成氯化钾矿浆,加入母液调整矿浆固含量为20%

35%;具体的,为调整矿浆固含量,优先加入洗涤过滤母液,不足时继续补充浮选母液;
[0018](2)配置1%

5%的所述捕收剂的溶液;
[0019](3)将所述氯化钾矿浆加入浮选设备,搅拌后加入所述捕收剂的溶液,继续搅拌后通气浮选,将泡沫从泡沫出料口刮出;
[0020](4)浮选结束后将泡沫固液分离得到粗钾,并洗涤精制得到氯化钾产品。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加入所述捕收剂的溶液,继续搅拌后加入起泡剂并继续搅拌,再通气浮选。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的浮选过程中,不断往浮选槽中加入浮选母液维持液位。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浮选药剂克服了原有药剂配置过程需用盐酸的缺点,不需要加热添加盐酸溶解,减少酸雾产生,同时消除了2号油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所述浮选药剂提高了药剂捕收性能,与传统的十八胺盐酸盐和二号油相比,减少了药剂使用量10%以上;改善了气泡稳定性,有效提升了浮选过程单程钾回收率,氯化钾的浮选回收率提高了5%以上,形成了无氯的氯化钾浮选药剂体系。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氯化钾产品的SEM图;
[0026]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氯化钾产品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浮选药剂的氯化钾正浮选分离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9](1)含钾矿物与一定量的水混合搅拌,光卤石发生分解结晶,形成氯化钾矿浆,为调整矿浆固含量,优先加入洗涤过滤母液,不足时继续补充浮选母液,调整矿浆固含量为20%

35%,待浮选使用;
[0030]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氯化钾正浮选生产的高效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所述捕收剂选自胺类硝酸盐、胺类硫酸盐、胺类醋酸盐和胺类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药剂包括起泡剂,所述起泡剂选自包括一个羟基和两个醚基的醇醚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硝酸盐为十二胺硝酸盐、十六胺硝酸盐、十八胺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硫酸盐为十二胺硫酸盐、十六胺硫酸盐、十八胺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醋酸盐为十二胺醋酸盐、十六胺醋酸盐、十八胺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胺类甲酸盐为十二胺甲酸盐、十六胺甲酸盐、十八胺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选自胺类醋酸盐,所述十二胺醋酸盐、十六胺醋酸盐和十八胺醋酸盐的比例为(0

20):(0

20):(70

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的添加量为每吨原矿35

60g。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选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剂选自二乙二醇乙醚、二丙二醇乙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福陈杭杨颖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