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4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它包括呈对称分布的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均设有呈蜂窝形状分布的透气孔(3);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上均设置有位于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之间的弹性层(4),两个弹性层(4)之间设置有多个呈“X”型的弹性件(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整体面料的弹性,还具有透气效果好、使用舒适感高、抗静电效果好和防水效果好的优点。抗静电效果好和防水效果好的优点。抗静电效果好和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面料,特别是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复合面料一般就是由多层面料通过涂抹热熔胶或黏着剂,借助热压作用稳定的贴合在一起的,但利用这种粘合方式制成的复合面料因为热熔胶层或者黏着剂层整体的延展性较差,导致整体面料的延展性较低,整体面料的弹性较低。因此,现有的复合面料存在着弹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本技术具有弹性好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包括呈对称分布的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上均设有呈蜂窝形状分布的透气孔;上耐磨层与下耐磨层上均设置有位于上耐磨层与下耐磨层之间的弹性层,两个弹性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X”型的弹性件;利用弹性层和弹性件能够增加面料上下方向上的延展性,再配合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上的蜂窝状结构所提高的左右方向上的延展性的效果,提高了整体面料的弹性。
[0005]前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中,每相邻所述弹性件之间均设置有吸湿条,每个吸湿条上均缠绕有高弹纤维;所述高弹纤维具体可采用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利用吸湿条能够提升整体面料的吸湿效果,再配合高弹纤维,从而提升整体吸湿条的弹性,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弹性。
[0006]前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中,所述弹性件上缠绕有导电碳丝;导电碳丝的设置能够将面料与皮肤之间因摩擦产生的静电进行快速的传导,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静电现象的发生
[0007]前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中,所述上耐磨层上远离下耐磨层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水层。
[0008]前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中,所述下耐磨层上远离上耐磨层的侧面上设置有亲肤层,亲肤层由冰丝纤维和天丝纤维编织而成;利用冰丝纤维的一定降温功能和天丝纤维的柔软性,从而提升整体面料使用的舒适感。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进了现有的复合面料,通过将复合面料设置由上耐磨层、下耐磨层、弹性层和弹性件组合而成,其中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作为整体面料的外层,提高了整体面料的耐磨效果;而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上蜂窝状分布的透气孔,使得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能够成为一个蜂窝状结构,从而使得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横向的延展性增加,提高了弹性的同时保证了透气效果;通过在上耐磨层和下耐磨层上均设置有弹性层,利用弹性层能够进一步增加复合面料的弹性,同时配合“X”型的弹性件,利用弹性件能够增加整体面料竖直方向上的延展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面料的弹性。此外,本技术还通
过在每相邻两个弹性件之间均设置有吸湿条,利用吸湿条能够将下耐磨层上的湿气吸收排放到上耐磨层上,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吸湿效果;而吸湿条上缠绕的高弹纤维,能够增加吸湿条的弹性,进一步保证了整体面料的弹性;通过在弹性件上缠绕有导电碳丝,利用导电碳丝能够将下耐磨层与人体皮肤之间因为摩擦产生的静电尽可能的传递到外部环境中,从而避免了面料因为静电吸附在人体皮肤上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感和抗静电能力;通过在上耐磨层上设置有防水层,利用防水层提高了整体面料的防水效果;通过在下耐磨层上设置有亲肤层,利用亲肤层代替下耐磨层与人体皮肤接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感;而将亲肤层由冰丝纤维和天丝纤维构成,利用冰丝纤维的一定降温功能,从而降低了长时间使用的闷热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感。因此,本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整体面料的弹性,还具有透气效果好、使用舒适感高、抗静电效果好和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上耐磨层的俯视图;
[0012]图3是亲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附图中的标记为:1

上耐磨层,2

下耐磨层,3

透气孔,4

弹性层,5

弹性件,6

吸湿条,7

高弹纤维,8

导电碳丝,9

防水层,10

亲肤层,11

冰丝纤维,12

天丝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6]实施例。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呈对称分布的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均设有呈蜂窝形状分布的透气孔3;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上均设置有位于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之间的弹性层4,两个弹性层4之间设置有多个呈“X”型的弹性件5。
[0017]每相邻所述弹性件5之间均设置有吸湿条6,每个吸湿条6上均缠绕有高弹纤维7;所述弹性件5上缠绕有导电碳丝8;所述上耐磨层1上远离下耐磨层2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水层9;所述下耐磨层2上远离上耐磨层1的侧面上设置有亲肤层10,亲肤层10由冰丝纤维11和天丝纤维12编织而成。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的时候,因为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均设有呈蜂窝状的透气孔3,利用透气孔3能够提高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的透气效果,而且蜂窝状分布的透气孔3使得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形成蜂窝状结构,从而使得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具有较好的左右延展性,从而提高了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的弹性;同时配合弹性层4和弹性件5能够提高整个面料内部的上下延展性,从而使得整体面料具有较好的全方面延展能力,提高了面料的弹性;弹性件5上导电碳丝8能够将下耐磨层2与皮肤表面之间因为摩擦产生的静电快速的传递到上耐磨层1和外部空气中,从而避免了下耐磨层因为静电吸附在人体皮肤的表面上;再加上亲肤层10上的冰丝纤维11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从而减小了使用的闷热感,亲肤层10上的天丝纤维12能够保证亲肤层10的柔软度,进而保证了整体面料的
使用的舒适感;最后,加上防水层9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对称分布的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耐磨层(1)和下耐磨层(2)上均设有呈蜂窝形状分布的透气孔(3);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上均设置有位于上耐磨层(1)与下耐磨层(2)之间的弹性层(4),两个弹性层(4)之间设置有多个呈“X”型的弹性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每相邻所述弹性件(5)之间均设置有吸湿条(6),每个吸湿条(6)上均缠绕有高弹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程张爱丽楼新仓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畅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