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燕双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22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储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仓体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仓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和通孔,达到粮食内部散热和除湿的效果,与此同时,有效降低粮食在储存期间,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含量,有效的进一步加强了降温防潮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粮食的储藏品质,通过设置上固定板、通孔、上活动板、吸水棉、下活动板等结构,使气液分离,让二氧化碳保持干燥状态,可持续且循环的对粮食进行降温除湿,且可使吸水棉进行有效脱水,使排水层内部粮食表面上的水分可始终得到吸收去除,保持干燥状态。保持干燥状态。保持干燥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储藏
,具体为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粮食又称为谷物,是指烹饪食物中各种植物种子的总称,当粮食丰收时,人们一般采用粮食储存仓,对其进行封闭储存,以保障粮食可长期使用或者食用,现有粮食储存仓分为大型粮仓和小型粮仓,其中,小型粮仓被广泛使用在家用以及小型农场内,小型粮仓一般为圆柱形的结构,将干燥的谷物通过入料口,从上向下投放进装置内部,使其充斥装置的整个内腔,再通过封盖将装置的顶端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对粮食的储藏效果。
[0003]现有粮食储存仓在使用时,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仍存在呼吸作用,因粮食集中堆积放置,则粮食内部因呼吸作用而产生的热量和水分,无法向外排出散发,长期之下,而导致粮食表面发生霉菌增长,并造成粮食腐烂,现有一般采用定期将粮食取出,倒至晒场,进行晾晒,但此类方式防潮方式较为繁杂,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粮食并不能及时得到祛湿,粮食储存效果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粮食储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具备有效防潮,避免热量和水分堆积,而导致发霉腐烂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仓体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通气管,所述仓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活动安装有位于上固定板的底端下方的上活动板,所述上活动板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底端活动安装有下活动板,所述下活动板的底端下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通孔的内壁中固定安装有吸水板,所述上固定板的外侧底端和上活动板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弹簧,所述下活动板的外侧底端和下固定板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弹簧,所述排水层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层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0006]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共有两个,分别位于仓体的顶端左右两侧,且其开口端与仓体的内部相连通,每一个所述通气管的形状呈C字型,且其内部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带细孔的筛板。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层的形状呈圆筒形,且排水层的环壁内部为中空,所述排水层的内壁表面开设有与下活动板相适配的限位槽道。
[0008]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呈圆筒形,通孔内部为中空,且均匀分布在每一个上固定板的内部,每两个相邻上固定板的表面上所分布的通孔所在的位置呈上下交替型,所述通孔的开口大小与粮食的颗粒大小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吸水板的形状呈圆环形,且吸水板的表面设有吸水膜。
[0010]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和通孔,通过通气管将二氧化碳从上至下不断进行循环流动,在排水层的内腔中流动时,二氧化碳依次穿过每一层上固定板,并通过上固定板表面上所设的通孔不断向下继续流通,因通孔呈交替分布,则某一层的二氧化碳通过此层的通孔,并向下一层的上固定板的表面流去时,使上固定板表面的粮食受到喷吹作用,而互相震荡散开,当粮食散开时,随二氧化碳的不断流动,粮食内部所含带的热能和水分,被气流携带,从而达到粮食内部散热和除湿的效果,与此同时,因通孔的交替分布设置,二氧化碳在流向下一层时,因冲击作用而二氧化碳流速瞬间下降,进而导致粮食表面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则粮食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进而有效降低了粮食在储存期间,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含量,有效的进一步加强了降温防潮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粮食的储藏品质。
[001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通孔、上活动板、吸水棉、下活动板等结构,利用通气管内部所流通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流经粮食表面时,将粮食表面的水分进行携带,当含带水分的二氧化碳经过通孔内壁时,通过吸水板表面的吸水膜,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再通过吸水棉将吸水板所吸收的水分进行传导再吸收,并进行储存,从而使气液分离,让二氧化碳保持干燥状态,可持续且循环的对粮食进行降温除湿,而当吸水棉所储存的水分达到可容纳的最大值时,吸水棉的重力远大于下弹簧的支撑弹力,则吸水棉向下移动,则上弹簧的底端失去吸水棉给予的挤压支撑力,进而初始被压缩的上弹簧开始向下反弹,使上活动板向下移动,进而反向挤压吸水棉的顶端,又因吸水棉可向下移动的距离值一定,则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相互配合,使吸水棉的整体被挤压形变,从而吸水棉内部的水分不断向外排出,挤出的水分通过排水口流入排水层的环形壁的空腔内,再通过出水口最终排出,从而使吸水棉进行有效脱水,令吸水棉可循环使用,且使排水层内部粮食表面上的水分可始终得到吸收去除,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保证该专利技术装置防潮效果不会下降,甚至失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正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

A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固定板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仓体;2、入料口;3、通气管;4、排水层;5、上固定板;6、通孔;7、上活动板;8、吸水棉;9、下活动板;10、下固定板;11、吸水板;12、上弹簧;13、下弹簧;14、排水口;1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图4,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包括仓体1,仓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2,仓体1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通气管3,仓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水层4,排水层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5,上固定板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孔6,通孔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位于上固定板5的底端下方的上活动板7,上活动板7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吸水棉8,吸水棉8的底端活动安装有下活动板9,下活动板9的底端下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10,通孔6的内壁中固定安装有吸水板11,上固定板5的外侧底端和上活动板7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弹簧12,下活动板9的外侧底端和下固定板10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弹簧13,排水层4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口14,排水层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5,通过设置上固定板5、通孔6、上活动板7、吸水棉8、下活动板9等结构,利用通气管3内部所流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流经粮食表面时,二氧化碳除去携带热能外,还会携带大量水分,并不断从通孔6的内部穿流而过,当含带水分的二氧化碳经过通孔6内壁时,通过吸水板11表面的吸水膜,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再通过吸水棉8将吸水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防潮式粮食储存装置,包括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2),所述仓体(1)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通气管(3),所述仓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水层(4),所述排水层(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5),所述上固定板(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外侧活动安装有位于上固定板(5)的底端下方的上活动板(7),所述上活动板(7)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吸水棉(8),所述吸水棉(8)的底端活动安装有下活动板(9),所述下活动板(9)的底端下方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10),所述通孔(6)的内壁中固定安装有吸水板(11),所述上固定板(5)的外侧底端和上活动板(7)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弹簧(12),所述下活动板(9)的外侧底端和下固定板(10)的外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下弹簧(13),所述排水层(4)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口(14),所述排水层(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双
申请(专利权)人:黄燕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