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11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穹顶的辅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设置到建筑天井的顶部用于辅助上方的穹顶进行施工,所述软平台包括呈网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天井位置的平台钢索和铺设在平台钢索上的封闭面;所述平台钢索包括位于下方的主钢索和搭在主钢索上的副钢索,所述主钢索中部连接若干反拉钢索,反拉钢索顶部和穹顶的主钢架连接,主钢架上可拆卸固定有连接座,反拉钢索顶部锚固在连接座上。部锚固在连接座上。部锚固在连接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穹顶的辅助施工
,特别是涉及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建筑为了通透的照明效果,会选择使用中央天井,外加顶部穹顶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施工难点就是对天井顶部的穹顶施工没有施工基础。穹顶一般是首先吊装穹顶的主钢架,然后在主钢架上进行幕墙、排水和机电照明等等施工。
[0003]传统的施工方案是直接从建筑底部搭设脚手架直到穹顶的施工位置,这样就需要很多的大量的脚手架材料,对物料系统的周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如此大规模的脚手架的安装和拆卸本身也很麻烦。
[0004]因此现在也会采用软平台的方式进行辅助施工,软平台直接拉结设置到天井的顶部。但是软平台时采用钢索进行支撑的,软平台的中部会产生较大的下挠度。同时由于软平台的钢索拉紧之后本身是两端固定的悬空结构,极容易发生共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
[0006]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穹顶施工中,软平台的下挠度难以控制,大跨度的软平台本身会上下晃动,影响施工。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采用如下方案。
[0008]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设置到建筑天井的顶部用于辅助上方的穹顶进行施工,所述软平台包括呈网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天井位置的平台钢索和铺设在平台钢索上的封闭面;所述平台钢索包括位于下方的主钢索和搭在主钢索上的副钢索,所述主钢索中部连接若干反拉钢索,反拉钢索顶部和穹顶的主钢架连接,主钢架上可拆卸固定有连接座,反拉钢索顶部锚固在连接座上。
[0009]优选的,所述反拉钢索具有拉伸预应力;所述主钢索具有预起拱度,预起拱度的高度为软平台最大允许下挠度的1/5

1/2。
[0010]优选的,所述反拉钢索的长度可调节,反拉钢索的中部连接有花篮螺杆。
[0011]优选的,主钢架的垂直投影与主钢索的交叉点处设置反拉钢索,所述反拉钢索竖直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反拉钢索顶部与穹顶的连接处为上拉结点,底部与主钢索连接位置为下拉结点;所述软平台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斜拉索,斜拉索底部固定在下拉结点上,斜拉索顶部连接在主钢架上;反拉钢索的下拉结点上连接多个斜拉索,且多个斜拉索环绕该反拉钢索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主钢索包括多根,多根主钢索之间相互交叉;所述反拉钢索底部连接在主钢索直接的交叉点处,并同时连接该交叉点处的所有主钢索;
[0014]反拉钢索的上拉结点处连接若干斜拉索,斜拉索的底部连接到与该反拉钢索相邻的反拉钢索的下拉结点处。
[0015]优选的,所述主钢索两端固定在建筑主体的反坎梁上,副钢索固定在建筑主体的泛水反坎上。
[0016]优选的,所述反拉软平台上设置下挠观测系统,包括垂设在主钢架顶部的标尺,在软平台中心设置指示器指向标尺;建筑主体的屋面处设置观测设备读取标尺的位移量。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呈U型,包括底板和底板两侧的侧板,连接座从下方卡在穹顶的主钢架上,侧板分别设置在主钢架的两侧;连接座和主钢架之间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反拉钢索顶部固定在连接座的底板上。
[0018]本技术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商业综合体的天井一般比较大,在使用软平台的方式辅助施工时,软平台由于跨度大,软平台的下挠度就会比较大。而且在大跨度的软平台本身也会发生特定频率的上下晃动,这种晃动一般不会导致软平台损坏或者设备倾覆,但是却容易导致软平台上的人员站立不稳,尤其是在软平台上在搭设脚手架的情况下。脚手架会放大振动的幅度,脚手架上的人员能感受到明显的摇摆,影响作业人员正常作业,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0020]本专利技术针对天井顶部辅助穹顶施工的软平台做出了特应性的改进,让软平台的下挠的到控制的同时尽可能的消除软平台的振动。
[0021]具体地穹顶的施工时首先进行主钢架的安装,主钢架一般采用吊装的方式直接安装到位,然后在进行幕墙、排水、机电照明等等系统的安装。在设置软平台时,穹顶的主钢架就是软平台顶部的连接基础,因此,在软平台和主钢架之间反拉钢索,从软平台的平台钢索中部拉住软平台,一方面反拉钢索直接从中部向上牵拉软平台,可以有效的减小软平台受力时的下挠,另一方面在施加了反拉钢索的牵拉之后,软平台本身的振动过程就不再完整,上下振动是需要反拉钢索同步伸长和收缩,而反拉钢索本身的变形量要远远小于软平台的振动幅度,这样整个软平台系统原有的固有频率被破坏,新的固有频率他的振动频率更高但是振幅大幅度的减小,高频小振幅的振动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少。
[0022]同时将平台钢索分成主钢索和副钢索,主钢索与反拉钢索连接,是软平台系统受力集中的部位。副钢索搭在主钢索上,主要起到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用来安装封闭面的作用。反拉钢索的顶部通过连接座连接到主钢架上。便于在软平台使用完之后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整体的侧视图;
[0024]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也就是主钢索和副钢索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是反拉钢索和斜拉索部分的立体图;
[0026]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平台钢索,1a

主钢索,1b

副钢索;
[0029]2‑
反拉钢索;
[0030]3‑
斜拉索;
[0031]4‑
标尺;
[0032]5‑
主钢架;
[0033]6‑
反坎梁;
[0034]7‑
泛水反坎。
[0035]8‑
连接座,8b

侧板,8a

底板,8c

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7]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8]为了解决在穹顶施工中,软平台的下挠度难以控制,大跨度的软平台本身会上下晃动,影响施工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如图1到图4中所示的。
[0039]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设置到建筑天井的顶部用于辅助上方的穹顶进行施工,所述软平台包括呈网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天井位置的平台钢索1和铺设在平台钢索1上的封闭面;所述平台钢索1包括位于下方的主钢索1a和搭在主钢索1a上的副钢索1b,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设置到建筑天井的顶部用于辅助上方的穹顶进行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平台包括呈网状固定在建筑物顶部天井位置的平台钢索(1)和铺设在平台钢索(1)上的封闭面;所述平台钢索(1)包括位于下方的主钢索(1a)和搭在主钢索(1a)上的副钢索(1b),所述主钢索(1a)中部连接若干反拉钢索(2),反拉钢索(2)顶部和穹顶的主钢架(5)连接,主钢架(5)上可拆卸固定有连接座(8),反拉钢索(2)顶部锚固在连接座(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拉钢索(2)具有拉伸预应力;所述主钢索(1a)具有预起拱度,预起拱度的高度为软平台最大允许下挠度的1/5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拉钢索(2)的长度可调节,反拉钢索的中部连接有花篮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主钢架(5)的垂直投影与主钢索(1a)的交叉点处设置反拉钢索(2),所述反拉钢索(2)竖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软平台反拉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拉钢索(2)顶部与穹顶的连接处为上拉结点,底部与主钢索(1a)连接位置为下拉结点;所述软平台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斜拉索(3),斜拉索(3)底部固定在下拉结点上,斜拉索(3)顶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欢姚元朝邹子义赵华颖郭文博温鹏程昊坤陈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