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支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7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包括:起支点支撑作用的工具式支座,及用于构建操作平台的支架体。工具式支座包括固定构件和活动构件,固定构件埋设于井道砼墙内,活动构件的一端与固定构件可拆卸式固定,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梯井道内形成支撑悬臂。支架体位于电梯井道内,且同时支撑于其外周布设的活动构件的支撑悬臂上,并与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施工所需耗材少、成本低,有利于节能、绿色、环保施工;结构简单、容易搭建;操作平台支模架的搭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且操作效果好、施工安全、质量有保障。施工安全、质量有保障。施工安全、质量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道支模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多层分段搭设方式”存在:工作效率的低、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工,而且周转材占用量多;同时,由于架体的长期搁置而未能得到及时保养与维护,致使材料生锈、杆件缺损等不利因素而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及材料损耗;同时,存在拆除困难,预留洞封堵、收边等问题,造成成本高、效果差等诸多不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以解决现有“多层分段搭设方式”存在的工作效率的低、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工、而且周转材占用量多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包括:起支点支撑作用的工具式支座,及用于构建操作平台的支架体;工具式支座包括固定构件和活动构件,固定构件埋设于井道砼墙内,活动构件的一端与固定构件可拆卸式固定,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梯井道内形成支撑悬臂;支架体位于电梯井道内,且同时支撑于其外周布设的活动构件的支撑悬臂上,并与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
[0006]进一步地,固定构件包括用于承力的支撑筋,及用于与活动构件可拆卸式固定的连接套筒;支撑筋埋设于井道砼墙内,且其连接端延伸至靠近电梯井道;连接套筒埋设于井道砼墙内,且其一端固定套装于支撑筋连接端的外圆上,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电梯井道连通。
[0007]进一步地,支撑筋为实心钢筋;实心钢筋与井道砼墙内的梁板钢筋绑扎或焊接固定。
[0008]进一步地,支撑筋由井道砼墙至电梯井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0009]进一步地,连接套筒延伸至与井道砼墙的外墙面齐平;连接套筒的内壁面上加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螺纹,且连接套筒的内径与支撑筋的外径配合设置,并与支撑筋焊接固定。
[0010]进一步地,活动构件包括用于形成支撑悬臂的支座体,及用于将支座体与固定构件可拆卸式固定的锁紧件;支座体的一侧紧贴井道砼墙的外墙面,且通过穿设其的锁紧件与固定构件可拆卸式固定。
[0011]进一步地,支座体包括槽钢,及与槽钢的一端固定的连接板;锁紧件包括外圆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外螺纹的螺杆,及螺纹连接于螺杆外圆上的锁紧螺母;支座体通过连接板抵靠于井道砼墙的外墙面上,且螺杆穿设连接板后与连接套筒螺纹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顶抵连接板后将支座体锁紧于井道砼墙的外墙面上。
[0012]进一步地,支架体包括起主支撑作用的主梁、用于形成操作平台外框架的支模框
架、起紧固作用的紧固件;主梁的两端分别支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活动构件的支撑悬臂上,且通过紧固件与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支模框架可拆卸式支撑于主梁上。
[0013]进一步地,主梁为槽钢;紧固件为U型卡环,主梁通过U型卡环与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
[0014]进一步地,支架体还包括用于使支模框架与主梁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筋;连接筋竖直支设于主梁上;支模框架包括竖直套装于连接筋上且支设于主梁上的竖支杆、与竖支杆垂直相交的横支杆和纵支杆,且横支杆和纵支杆在水平面内垂直相交。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中,采用预埋固定构件,将活动构件可拆卸式固定于预埋件上,形成“工具式支座”,再将支架体与“工具式支座”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形成操作平台的支模架,且由于活动构件与固定构件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支架体与活动构件之间也为可拆卸式连接,故而后期活动构件及支架体均可重复使用,从而施工所需耗材少、成本低,有利于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满足节约能源、环保施工要求;本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结构简单、容易搭建,其由于活动构件和支架体施工过程中可重复使用,故而操作平台支模架的搭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且操作效果好、施工安全、质量有保障;施工过程中,井道安全防护与操作平台支模同步进行,施工安全性高,并水平防护及时,不会对后续的砌体、抹灰工序产生任何影响。
[00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安装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0、支架体;11、主梁;12、支模框架;14、连接筋;20、固定构件;21、支撑筋;22、连接套筒;30、活动构件;31、支座体;32、锁紧件;321、螺杆;322、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3]参照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包括:起支点支撑作用的工具式支座,及用于构建操作平台的支架体10。工具式支座包括固定构件20和活动构件 30,固定构件20埋设于井道砼墙内,活动构件30的一端与固定构件20可拆卸式固定,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梯井道内形成支撑悬臂。支架体10位于电梯井道内,且同时支撑于其外周布设的活动构件30的支撑悬臂上,并与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
[0024]本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中,采用预埋固定构件20,将活动构件30可拆卸式固定于预埋件上,形成“工具式支座”,再将支架体10与“工具式支座”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形
成操作平台的支模架,且由于活动构件30与固定构件2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支架体10与活动构件30之间也为可拆卸式连接,故而后期活动构件30及支架体10均可重复使用,从而施工所需耗材少、成本低,有利于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满足节约能源、环保施工要求;本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结构简单、容易搭建,其由于活动构件30和支架体10施工过程中可重复使用,故而操作平台支模架的搭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且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且操作效果好、施工安全、质量有保障;施工过程中,井道安全防护与操作平台支模同步进行,施工安全性高,并水平防护及时,不会对后续的砌体、抹灰工序产生任何影响;本技术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已在阳光100温州中心项目中A3楼施工中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5]可选地,如图1所示,固定构件20包括用于承力的支撑筋21,及用于与活动构件30可拆卸式固定的连接套筒22。支撑筋21埋设于井道砼墙内,且其连接端延伸至靠近电梯井道。连接套筒22埋设于井道砼墙内,且其一端固定套装于支撑筋21连接端的外圆上,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电梯井道连通。
[0026]本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支撑筋21为实心钢筋,取材简单、结构强度大,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实心钢筋与井道砼墙内的梁板钢筋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支点支撑作用的工具式支座,及用于构建操作平台的支架体(10);所述工具式支座包括固定构件(20)和活动构件(30),所述固定构件(20)埋设于井道砼墙内,所述活动构件(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构件(20)可拆卸式固定,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梯井道内形成支撑悬臂;所述支架体(10)位于所述电梯井道内,且同时支撑于其外周布设的所述活动构件(30)的支撑悬臂上,并与所述支撑悬臂可拆卸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20)包括用于承力的支撑筋(21),及用于与所述活动构件(30)可拆卸式固定的连接套筒(22);所述支撑筋(21)埋设于所述井道砼墙内,且其连接端延伸至靠近所述电梯井道;所述连接套筒(22)埋设于所述井道砼墙内,且其一端固定套装于所述支撑筋(21)连接端的外圆上,其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电梯井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21)为实心钢筋;所述实心钢筋与所述井道砼墙内的梁板钢筋绑扎或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21)由所述井道砼墙至所述电梯井道方向倾斜向上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2)延伸至与所述井道砼墙的外墙面齐平;所述连接套筒(22)的内壁面上加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螺纹,且所述连接套筒(22)的内径与所述支撑筋(21)的外径配合设置,并与所述支撑筋(21)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30)包括用于形成支撑悬臂的支座体(31),及用于将所述支座体(31)与所述固定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安石樊明雪吴凯明孙志勇刘登强胡泽辉金泽文谢新春刘毅肖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