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11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一、GTE触发板、火花间隙,电流互感器一设置在补偿电容器一侧,GTE触发板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一连接,火花间隙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火花间隙电极,火花间隙电极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两端,点火线圈与GTE触发板的输出端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连接在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的两端,还包括电流互感器二、旁路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二设置在火花间隙电极一侧,旁路断路器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触发板强制触发响应速度快、火花间隙自动触发稳定可靠,当补偿电容器电流或电压激增时,保证补偿电容器退出补偿,防止补偿电容器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而损坏。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串联补偿装置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矿热炉消耗大量电能,自身的变压器、电极、炉料等构成的低压大电流回路,回路存在电感,在高达数万安培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矿热炉变压器效率下降,出力不足,影响矿热炉产量。很多单位为提高产量,采取加大入炉功率的措施,其结果往往是产量有所上升,但矿热炉变压器过负荷,使得矿热炉变压器温度升高,损耗增大,影响矿热炉变压器使用寿命。另外矿热炉长时间在低功率因数状态下运行,供电部门会征收额外的功率因数罚款以弥补其输电损失。
[0003]为解决矿热炉上述问题,传统采用炉变中压侧串联补偿电容器的方式,该方式将补偿电容器串接于电炉变压器中压绕组上,流经补偿电容器的电流和负荷电流在相位上相同。当负荷电流为0时,电容补偿容量为0,当负荷电流增大时,电容补偿容量亦随之增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高且稳定,在变压器运行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入炉功率大大增加,入炉电压也同步上升明显,增加了变压器的使用效率,电炉变压器的出力显著改善,电炉增产作用明显。同时也解决了因功率因数低而被加收力调电费的问题,投入回报相对较高,但对于补偿电容器的保护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采用火花间隙并联在补偿电容器两侧,旁路断路器并联在补偿电容器两侧,当补偿电容器电流或电压过高时,触发火花间隙,旁路断路器接收合闸指令,使补偿电容器退出补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一、GTE触发板、火花间隙,电流互感器一设置在补偿电容器一侧,GTE触发板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一连接,火花间隙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火花间隙电极,火花间隙电极包括火花间隙左电极和火花间隙右电极,火花间隙电极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两端,点火线圈与GTE触发板的输出端连接,火花塞和点火线圈串联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连接在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的两端,火花塞与火花间隙左电极的转接件连接。
[0007]还包括电流互感器二、旁路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二设置在火花间隙电极一侧,旁路断路器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的两端。
[0008]还包括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通过端口与旁路断路器连接,远程控制器用于发出指令使旁路断路器迅速合闸。
[0009]火花间隙左电极和火花间隙右电极均包括穿墙套管、电极、转接件、连接排、铜排,
转接件与电极连接,铜排一端与转接件连接,铜排另一端与连接排连接,连接排与穿墙套管连接,火花间隙左电极和火花间隙右电极相对设置。
[0010]还包括阻尼电抗器,阻尼电抗器设置在补偿电容器与旁路断路器之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触发板强制触发响应速度快,防止火花间隙拒动;
[0013]2.火花间隙自动触发稳定可靠,避免受环境的粉尘颗粒、空气温湿度、海拔高度等影响而使火花间隙误动;
[0014]3.当补偿电容器电流或电压激增时,保证补偿电容器退出补偿,防止补偿电容器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
[0015]4.可在原有电热炉基础上进行改造,改造成本低,易于实现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原理示意;
[0017]图2是火花间隙示意图。
[0018]图中:1.主变压器 2.副变压器 3.矿热炉变压器 4.矿热炉 5.隔离刀闸一 6.隔离刀闸二 7.隔离刀闸三 8.补偿电容器 9.阻尼电抗器 10.电流互感器一 11.GTE触发板 12.点火线圈 13.火花塞 14.火花间隙左 15.旁路断路器 16.转接件 17.火花间隙右 18.火花间隙 19.铜排 20.连接排 21.穿墙套管 22.电极 23.电流互感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0]见图1,图2,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一10、GTE触发板11、火花间隙18、电流互感器二23、旁路断路器15、远程控制器、用于限流的阻尼电抗器9,电流互感器一10设置在补偿电容器8一侧,GTE触发板11的输入端通过端口与电流互感器一10连接,火花间隙18包括点火线圈12、火花塞13、火花间隙电极,火花间隙电极包括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火花间隙电极通过端口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8两端,点火线圈14与GTE触发板11输出端通过端口连接,GTE触发板11可采用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27848.2,公开的一种串补保护用GTE触发板,火花塞13和点火线圈12串联连接,补偿电容器8并联连接在火花塞13和点火线圈12的两端,火花塞13与火花间隙左电极14的转接件16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电流互感器二23设置在火花间隙电极一侧,旁路断路器15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8的两端,远程控制器通过端口与旁路断路器15控制线连接,远程控制器用于发出指令使旁路断路器15迅速合闸,阻尼电抗器9设置在补偿电容器8与旁路断路器15之间。
[0021]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均包括穿墙套管21、电极22、转接件16、连接排20、铜排19,转接件16与电极14连接,铜排19一端与转接件16固定连接,铜排19另一端与连接排20固定连接,连接排20与穿墙套管21固定连接,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相对设置,火花间隙右电极17的转接件16内外设有螺纹。
[0022]火花间隙18有两种触发导通方式:一种是强制触发导通方式,一种是自放电导通
方式。火花间隙18强制触发导通方式:电流互感器一10采集补偿电容器8的电流,给GTE触发板11取能,若电流达到强制触发的整定值,GTE触发板11可以通过点火线圈12和火花塞13强制触发火花间隙18,此种触发方式响应速度快,防止火花间隙拒动;火花间隙18自放电导通方式: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之间有电压差,当电压差达到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的自放电电压时,火花间隙左电极14和火花间隙右电极17自动击穿,火花间隙18触发,此种触发方式稳定可靠,避免受环境的粉尘颗粒、空气温湿度、海拔高度等影响而使火花间隙误动。
[0023]火花间隙18触发后,电流互感器二23采集到火花间隙18电流信号,传送给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发出指令使旁路断路器15迅速合闸,补偿电容器8退出补偿,防止补偿电容器8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
[0024]矿热炉变压器3包括主变压器1和副变压器2,主变压器1的副边包括绕组一和绕组二,绕组一与副变压器2的副边和矿热炉4串联连,用于给矿热炉4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一、GTE触发板、火花间隙,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一设置在补偿电容器一侧,所述的GTE触发板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一连接,所述的火花间隙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火花间隙电极,所述的火花间隙电极包括火花间隙左电极和火花间隙右电极,火花间隙电极并联连接在补偿电容器两端,所述的点火线圈与GTE触发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火花塞和点火线圈串联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连接在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的两端,火花塞与火花间隙左电极的转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热炉串联补偿电容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互感器二、旁路断路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二设置在火花间隙电极一侧,所述的旁路断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会永支正轩侯小平陈佳永张晓辉张晓旭王玮奇韩天宇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荣信兴业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