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889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所述Zn纳米片电极材料由Zn箔基底以及沉积在Zn箔基底上的Zn纳米片组成,通过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级电容器
,涉及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消费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卓越安全性能和长期工作寿命的新型高效电化学储能装置。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由电池型阳极和电容型阴极组成,由于集成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所有特性,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装置有力的候选。最近,由于Zn元素系列固有的优点,如高比容量(高达823mAh/g)、低氧化还原电位 (

0.76V vs SHE)、无毒和资源丰富,因此在混合超级电容器中Zn金属电极获得广泛的关注。另外,以金属Zn为负极的混合超级电容器,由于负极上Zn离子的快速电镀/剥离提供了高能量密度,同时正极上Zn离子的高度可逆的吸附/解吸提供了高功率密度,使得Zn离子混和超级电容器。
[0003]这些显著的优点促使研究人员开展具有独特电化学性能的金属Zn负极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为制造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然而,当前金属锌负极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许多障碍的限制,如动力学问题,析氢(HER),和枝晶生长。因此,大多数HSCs只能提供有限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远远落后于锌离子电池(>200 Wh/kg)和超级电容器(超过10000次)。事实上,锌离子电池领域的许多尝试,包括表面涂层、结构改性、合金化、电解质添加剂等,都对抑制金属锌电极上的树枝状生长和HER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些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超级电容器中Zn离子的动力学的问题,而且对器件的功率密度提升也很不利。因此,在Zn离子超级电容器领域,制备具有快速锌离子动力学,同时抑制枝晶和HER的金属锌电极,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抑制枝晶和HER的并具有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所述Zn纳米片电极材料由Zn箔基底以及沉积在Zn箔基底上的Zn纳米片组成,通过在1

5M ZnCl2中沉积 Zn纳米片。
[0007]作为优选,所述Zn箔纯度为99.99%,厚度为0.001

0.02mm。
[0008]作为优选,所述Zn纳米片的尺寸为1

2μm,厚度为30

50nm。
[0009]作为优选,所述Zn纳米片的非平行于Zn箔基底。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Zn纳米片的垂直于Zn箔基底。
[0011]作为优选,所述Zn纳米片的晶格间距0.247nm。
[0012]本专利技术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清洗后的Zn箔作为负极,在电解液1中组成对称式两电极系统,在80

120mV/s的扫速
下,循环N次后在Zn箔表面覆盖Zn纳米片制得Zn纳米片电极材料。
[0013]在低浓度电解液下Zn沉积为二维沉积,易于生长Zn纳米片。在高浓度电解液下Zn三维沉积不易生成枝晶。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正极为SiC@SiO。
[0015]进一步优选,SiC@SiO的制备方法为将SiC置于0.5

2M的硫酸刻蚀液中刻蚀10

30分钟。
[0016]作为优选,N为800

1400。
[0017]进一步优选,N为900

1100。
[0018]若循环次数过多会导致纳米片过密,循环次数过少会导致纳米片过稀,均会影响离子运输。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所述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正极为SiC@SiO材料,负极为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集流体为Zn箔,电解液2为5

8M ZnCl2。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为一体化电极,由Zn箔基底以及沉积在Zn箔基底上的Zn纳米片组成,即Zn纳米片电极材料只包含Zn元素。
[0022]2、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在混合超级电容器中可有效抑制Zn枝晶和HER反应。
[0023]3、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以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为负极,在高浓度ZnCl2电解液中与SiC@SiO正极材料组成纽扣式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倍率性能、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0024][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扫描电镜 (SEM)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截面透射电镜(TEM)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高分辨 TEM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阵列结构的计时电流法曲线。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得的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线性循环伏安曲线。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1中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与纯Zn箔电极组装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循环伏安曲线。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1中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与纯Zn箔电极组装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倍率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1中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与纯Zn箔电极组装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1中一体化Zn纳米片电极材料与纯Zn箔电极组装的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在5mA/cm2条件下测得的循环伏安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实施例1
[0037]SiC@SiO正极的制备方法为:将4
×
4cm的碳布依次在酒精,稀盐酸,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后在40℃下干燥10min,再浸入浓度为0.05mol/L的 Co(NO3)2乙醇溶液后取出后在40℃下干燥10min。然后将碳布覆盖在质量比为3:1的聚硅氮烷、三聚氰胺粉末表面,置于高温气氛炉中在1500℃中加热120min,升温速度为38℃/min,冷却后得沉积SiC纳米线的碳布;将1
×
3cm的沉积SiC纳米线的碳布设置电源恒定电压为5V进行刻蚀 15min,得到的SiC@SiO正极。
[0038]将纯度为99.99%的1
×2×
0.01cm的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纳米片电极材料由Zn箔基底以及沉积在Zn箔基底上的Zn纳米片组成,通过在1

5MZnCl2中沉积Zn纳米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箔纯度为99.99%,厚度为0.001

0.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纳米片的尺寸为1

2μm,厚度为30

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纳米片的非平行于Zn箔基底。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纳米片的垂直于Zn箔基底。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的Zn纳米片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清洗后的Zn箔作为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俊高凤梅李侃杨为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尚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