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80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包括出线导体、进线导体、真空灭弧室和环氧树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壳体设置为T形结构,进线导体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内部上方,进线导体竖直布置,进线导体的下端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出线导体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的中部左侧,出线导体水平布置,出线导体的左端与真空灭弧室的下端连接,出线导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架Ⅰ,支架Ⅰ上端连接有托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绝缘能力强,而且内部结构稳定,强度高,将传感器集成在体绝缘极柱内部,降低设备整体尺寸,使得安全位置更加灵活,对产生的辐射进行屏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


[0001]本技术涉及绝缘极柱
,具体为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

技术介绍

[0002]真空重合器对线路和设备据保护和监测功能,是一种结合馈线自动化远程终端单元;国内以三相支柱式、L形进出线居多,电压、电流采样采用外置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造成成套设备体积庞大,造价较高,不满足上方安装空间受限的场合。如果将电压传感器设置体绝缘极柱内部,由于电压传感器位置不固定,导致在浇筑时,位置容易发生位移,而且浇筑器壳体内部缺少支撑结构,导致整体强度不高 ,而且真空灭弧室会产生射线,缺少有效的防护机构,而且现有的体绝缘极柱绝缘水平,安全性能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结构设计新颖,绝缘能力强,而且内部结构稳定,强度高,将传感器集成在体绝缘极柱内部,降低设备整体尺寸,使得安全位置更加灵活,对产生的辐射进行屏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包括出线导体、进线导体、真空灭弧室和环氧树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壳体设置为T形结构,进线导体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内部上方,进线导体竖直布置,进线导体的下端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出线导体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的中部左侧,出线导体水平布置,出线导体的左端与真空灭弧室的下端连接,出线导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架Ⅰ,支架Ⅰ上端连接有托架,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线导体电压的出线侧电压传感器,真空灭弧室的右侧设置有支架Ⅱ,进线导体上设置有进线侧电压传感器,支架Ⅱ的上端与进线侧电压传感器连接,支架Ⅰ与支架Ⅱ之间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环氧树脂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支架Ⅱ下端连接的嵌件。
[0005]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灭弧室的下方设置有绝缘拉杆连接孔,绝缘拉杆连接孔的孔径向下逐渐变大,绝缘拉杆连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波纹凹槽,波纹凹槽增大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线侧电压传感器、出线侧电压传感器、真空灭弧室与主回路融合于环氧树脂壳体内部,浇注成型为固体绝缘极柱。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线导体与真空灭弧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电触子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壳体的外表面设置为伞裙结构,通过伞裙结构增加爬电距离,增加裙外边缘之间的距离,提高产品安全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线侧电压传感器和出线侧电压传感器均采用铝质屏蔽网结构,通过铝质屏蔽网结构提高传感器抗干扰的能力,运行可靠性高。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将进线侧电压传感器和出线侧电压传感器设置于绝缘极柱的内部,减少设备整体尺寸,环氧树脂壳体的T形结构,使得安装位置灵活,方便进出线,支架Ⅰ和支架Ⅱ分别对出线侧电压传感器和进线侧电压传感器进行可靠支撑,使其位置相对固定,防止浇筑时发生位移,连接环将支架Ⅰ和支架Ⅱ的连接在一起,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通过屏蔽层对真空灭弧室进行防护,减少产生对身体有害的射线,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绝缘能力强,而且内部结构稳定,强度高,将传感器集成在体绝缘极柱内部,降低设备整体尺寸,使得安全位置更加灵活,对产生的辐射进行屏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支架Ⅰ、2托架、3出线导体、4出线侧电压传感器、5屏蔽层、6进线侧电压传感器、7进线导体、8支架Ⅱ、9真空灭弧室、10导电触子环、11环氧树脂壳体、12连接环、136绝缘拉杆连接孔、14波纹凹槽、15嵌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
[0017]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包括出线导体3、进线导体7、真空灭弧室9和环氧树脂壳体11,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壳体11设置为T形结构,环氧树脂壳体11的外表面设置为伞裙结构,通过伞裙结构增加爬电距离,增加裙外边缘之间的距离,提高产品安全性,进线导体7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11内部上方,进线导体7竖直布置,进线导体7的下端与真空灭弧室9连接,真空灭弧室9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5,出线导体3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11的中部左侧,出线导体3水平布置,出线导体3的左端与真空灭弧室9的下端连接,出线导体3的下方设置有支架Ⅰ1,支架Ⅰ1上端连接有托架2,托架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线导体3电压的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真空灭弧室9的右侧设置有支架Ⅱ8,进线导体7上设置有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支架Ⅱ8的上端与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连接,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和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均采用铝质屏蔽网结构,通过铝质屏蔽网结构提高传感器抗干扰的能力,运行可靠性高,支架Ⅰ1与支架Ⅱ8之间设置有连接环12,环氧树脂壳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与支架Ⅱ8下端连接的嵌件15,通过嵌件15能够与接地装置连接,真空灭弧室9的下方设置有绝缘拉杆连接孔13,绝缘拉杆连接孔13的孔径向下逐渐变大,绝缘拉杆连接孔13的内壁上设置波纹凹槽14,波纹凹槽14增大爬电距离,提高绝缘性,出线导体3与真空灭弧室9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电触子环10,绝缘拉杆连接孔13上端触子与电触子环10连接,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绝缘能力强,而且内部结构稳定,强度高,将传感器集成在体绝缘极柱内部,降低设备整体尺寸,使得安全位置更加灵活,对产生的辐射进行
屏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0018]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真空灭弧室9与主回路融合于环氧树脂壳体11内部,浇注成型为固体绝缘极柱,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电气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机械冲击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局放和隐形裂纹造成绝缘下降等问题,以确保产品满足长期在配网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只要将固体绝缘极柱与真空灭弧室和机构箱、绝缘拉杆装配固定好即可。
[0019]在使用时:将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和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设置于绝缘极柱的内部,减少设备整体尺寸,环氧树脂壳体11的T形结构,使得安装位置灵活,方便进出线,支架Ⅰ1和支架Ⅱ8分别对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和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进行可靠支撑,使其位置相对固定,防止浇筑时发生位移,连接环12将支架Ⅰ1和支架Ⅱ8的连接在一起,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通过屏蔽层5对真空灭弧室9进行防护,减少产生对身体有害的射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3kv真空重合器固体绝缘极柱,包括出线导体(3)、进线导体(7)、真空灭弧室(9)和环氧树脂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壳体(11)设置为T形结构,进线导体(7)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11)内部上方,进线导体(7)竖直布置,进线导体(7)的下端与真空灭弧室(9)连接,真空灭弧室(9)的外侧设置有屏蔽层(5),出线导体(3)设置在环氧树脂壳体(11)的中部左侧,出线导体(3)水平布置,出线导体(3)的左端与真空灭弧室(9)的下端连接,出线导体(3)的下方设置有支架Ⅰ(1),支架Ⅰ(1)上端连接有托架(2),托架(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线导体(3)电压的出线侧电压传感器(4),真空灭弧室(9)的右侧设置有支架Ⅱ(8),进线导体(7)上设置有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支架Ⅱ(8)的上端与进线侧电压传感器(6)连接,支架Ⅰ(1)与支架Ⅱ(8)之间设置有连接环(12),所述环氧树脂壳体(11)的下端设置有与支架Ⅱ(8)下端连接的嵌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昌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裕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