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878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包括3D数字化还原模块、智能穿戴设备、AI识别模块以及对比模块,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现场的作业影像数据,输入AI识别模块,AI识别模块将识别出来的数据与配网运检作业场景、电力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完成有效识别;对比模块对操作对象典型设备进行识别,并与作业内容进行比对,进行班组人员工作量识别,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反馈信息并进行风险提醒;3D数字化还原模块构建安全交底,还原配网运检作业场景以及电力设备,对作业人员模拟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将安全交底的模拟操作记录、评价结果、过程人员录像统一存储到该项作业该人员的数字化档案记录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的风险提醒,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行水平。行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网是指配网工程,指电网公司投资的10kV及以下线路和设备新建或者改造的工程项目;10kV配电网在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是电网的基础;配网工程建设能够完善10kV电网结构,使配网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0003]配网作业工程中,经常会对各种电力设备进行维检,现有的配网作业时,存在以下安全缺陷:
[0004]1.在安全工作交底不彻底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现场人员防坠落、防触电、风险辨识不全面,采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事件发生,无法及时提醒潜在的风险和应对的安全措施;
[0005]2.管理人员无法对人员工作量进行合理有效评估,造成无法合理制定工作任务;
[0006]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技术,能够完善安全工作交底,并且在配网作业时,进行电力设备识别,对一线人员进行有效的风险提醒,并判断一线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进行有效的风险提醒,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包括:3D数字化还原模块、智能穿戴设备、AI识别模块和对比模块;
[0010]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AI识别模块均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与AI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1]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现场的作业影像数据,输入AI识别模块,AI识别模块将识别出来的数据与配网运检作业场景、电力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构建出差异数据,完成有效识别;
[0012]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对操作对象典型设备进行智能识别,并与作业内容进行比对,进行班组人员工作量识别,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反馈信息并进行风险提醒;
[0013]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用于构建安全交底,还原配网运检作业场景以及电力设备,对作业人员模拟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电力设备由模型库和数据库组成,用于存储设备的数模以及相关的信息,还原配网运检作业场景、模型库和数据库共同连接有规则库和应用库,所述规则库用于建立素材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建立系统中业务与功能的关联关系,应用库对应设定的业务场景;
[0014]将安全交底的模拟操作记录、评价结果、过程人员录像统一存储到该项作业该人
员的数字化档案记录中。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还设有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设有提醒模块和安全交底辅助模块,安全交底辅助模块包括作业流程演练模块、作业风险提醒模块、安全交底记录模块;
[0016]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配网运检作业评价结果给出具体注意事项的提醒展示;
[0017]所述作业流程演练模块用于进行作业流程演练,通过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进行安全交底培训;
[0018]所述作业风险提醒模块用于提醒作业内容中必须注意的风险源,以及关键注意事项核对;
[0019]所述安全交底记录模块用于储存安全交底资料。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系统评价模块和注意事项模块,所述系统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合规完整的配网运检作业操作手册,对作业人员模拟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得到配网运检作业评价结果,所述注意事项模块用于输出具体注意事项提醒。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全交底辅助模块还设有3D交互操作手册,用于提示操作步骤或操作方法。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比模块连接有缺陷识别模块、种类识别模块以及工作量评估模块;
[0023]所述缺陷识别模块用于辨识设备缺陷,所述种类识别模块用于辨识设备种类,所述工作量评估模块用于辨识工作量,包括作业时长和作业内容。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量识别模块包括作业数据采集模块、工作量化标准模块、工作量判定评估模块、工作调整建议模块;
[0025]所述作业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输入的数据并筛选出有效的作业内容,所述工作量化标准模块用于对作业数据进行量化,所述工作量判定评估模块用于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评估,所述工作调整建议模块用于对评估后的结果给出建议。
[002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用穿戴式智能采集仪、AR智能眼镜或智能穿戴头环。
[002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I识别模块将识别出来的数据与配网运检作业场景、电力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构建出差异数据,完成有效识别,具体包括:
[0028]所述AI识别模块选取设定场景下的设备零部件,多次多角度拍照,根据图像关键帧提取技术构建差异类比数据及特征库,与标准作业内容进行比对,从而构建出差异数据,完成有效识别。
[002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库支持音频、视频、图片或图文集类型数据。
[003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量化标准模块通过工作量饱满度、工作结构、以及工作强度三个方面进行工作量化;
[0031]所述工作量饱满度为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占正常工作时间的比例,设定判断阈值,划分不同工作量饱满度;
[0032]所述工作结构将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
[0033]所述工作强度用于考量一个岗位工作量集中度,将出现波峰的工作日占全年工作日的比例作为判断工作强度是否均匀的标准。
[003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能形成完善的3D数字安全交底,一线人员在上岗之前通过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进行安全交底培训,主要通过作业流程演练模块完成,并且在作业过程中,作业风险提醒模块还会对一线人员发出风险提醒,并且缺陷识别模块、种类识别模块能够完成设备种类,以及设备缺陷的辨识,并及时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反馈给一线人员,进行风险提醒;
[0036](2)本专利技术在一线作业过程中,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现场的作业影像数据,输入AI识别模块,AI识别模块将识别出来的数据与配网运检作业场景、电力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构建出差异数据,完成有效识别,在进行设备辨识后,还会由工作量评估模块对作业时长,作业内容等进行辨识,工作量评估模块包括作业数据采集模块、工作量化标准模块、工作量判定评估模块、工作调整建议模块,其中作业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采集输入的数据并筛选出有效的作业内容,工作量化标准模块对作业数据进行量化,工作量判定评估模块对量化后的数据进行评估,工作调整建议模块对评估后的结果给出建议,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对人员工作量进行合理有效评估,合理制定工作任务。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D数字化还原模块、智能穿戴设备、AI识别模块和对比模块;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AI识别模块均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与AI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集现场的作业影像数据,输入AI识别模块,AI识别模块将识别出来的数据与配网运检作业场景、电力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构建出差异数据,完成有效识别;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对操作对象典型设备进行智能识别,并与作业内容进行比对,进行班组人员工作量识别,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反馈信息并进行风险提醒;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用于构建安全交底,还原配网运检作业场景以及电力设备,对作业人员模拟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电力设备由模型库和数据库组成,用于存储设备的数模以及相关的信息,还原配网运检作业场景、模型库和数据库共同连接有规则库和应用库,所述规则库用于建立素材之间的业务关联关系,建立系统中业务与功能的关联关系,应用库对应设定的业务场景;将安全交底的模拟操作记录、评价结果、过程人员录像统一存储到该项作业该人员的数字化档案记录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数字化还原模块还设有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设有提醒模块和安全交底辅助模块,安全交底辅助模块包括作业流程演练模块、作业风险提醒模块、安全交底记录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配网运检作业评价结果给出具体注意事项的提醒展示;所述作业流程演练模块用于进行作业流程演练,通过数字化安全交底面板进行安全交底培训;所述作业风险提醒模块用于提醒作业内容中必须注意的风险源,以及关键注意事项核对;所述安全交底记录模块用于储存安全交底资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系统评价模块和注意事项模块,所述系统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合规完整的配网运检作业操作手册,对作业人员模拟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得到配网运检作业评价结果,所述注意事项模块用于输出具体注意事项提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I图像的电力设备智能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伟焱高军伟王雪锋陈威周仕杰林亚培李英锋关俊乐毛淦霖黄坤权黄雅莉陈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