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872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纸机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的利用面积较小,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水口;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内部均通过焊接固定等距设置有若干块内隔板。本装置在使用时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能够配合其内部的内隔板对热气排放管外壁上的热量均匀吸附,再配合连接管在内部吸热,有效提高余热回收的利用面积,进而提高余热回收效率。进而提高余热回收效率。进而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机器进行造纸时,均是先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在烘干过程中,造纸机需要用大量的热空气来烘干湿漉漉的半成品纸,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过的大量热空气会由热气排放管排至室外,因此造成热能浪费,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余热回收装置。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纸机余热回收系统均是依靠螺旋管直接缠绕在热气排放管外壁上或者放置在热气排放管内部,但是这样与热气排放管的接触面积较小,热气排放管外壁的大部分空间会被浪费,造成热量散失,余热回收效率较低。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在的纸机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的利用面积较小,余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纸机余热回收系统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嵌入安装在排热管的顶部内侧;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水口;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内部均通过焊接固定等距设置有若干块内隔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块竖直板,这块竖直板将连接管内部的空腔分隔为两个倒L形空腔,且这两个倒L形空腔的底部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隔板均为C字形结构,且其远离排热管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靠近排热管的一侧均设置有一道5mm的C形缝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C字形管状结构,且在组装后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内部外壁会与排热管的外壁紧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内隔板的顶部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为T形管状结构,其竖直管部分的外壁与排热管的内壁之间有2cm的空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的排热管用于固定在造纸机上将热空气向外排出,而用于余热回收的连接管、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能够直接向下推动安装在排热管的顶部外侧,安装拆
卸时都非常方便,并且安装后连接管位于排热管内部,并能保证排热管畅通,而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则紧密包裹在排热管外侧,而且是全覆盖,进行余热回收时连接管通过排热管内部的热量对水加热,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通过排热管外壁的热量对水加热,加热效果更好,相比较于现在的纸机余热回收系统,本装置在使用时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能够配合其内部的内隔板对热气排放管外壁上的热量均匀吸附,再配合连接管在内部吸热,有效提高余热回收的利用面积,进而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拆分且导热管剖切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连接管剖切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导热管剖切后的局部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0]1、排热管;2、进水口;3、第一导热管;4、连接管;5、第二导热管;6、出水口;7、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
[0025]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连接管4;连接管4嵌入安装在排热管1的顶部内侧;连接管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热管3;第一导热管3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水口2;连接管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热管5;第二导热管5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出水口6;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部均通过焊接固定等距设置有若干块内隔板7;内隔板7均为C字形结构,且其远离排热管1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靠近排热管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道5mm的C形缝隙,因为内隔板7只在靠近排热管1的一侧设有缝隙,所以水会在靠近排热管1的这一侧向上流动,而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部外壁会吸附排热管1外壁上的热量,因此也就能
够通过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对水进行加热;所述内隔板7的顶部面均为外高内低的倾斜面,因此内隔板7的顶部面就不会出现积水的情况。
[0027]其中,连接管4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块竖直板,这块竖直板将连接管4内部的空腔分隔为两个倒L形空腔,且这两个倒L形空腔的底部连通,因此从连接管4顶部右侧进入其内部的水会向下流动,然后再向上流动并通过连接管4顶部左侧的开口向外流出进入第二导热板5中,这一过程中连接管4内部的水会通过其外壁吸附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进而实现更高效的热能回收。
[0028]其中,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均为C字形管状结构,且在组装后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部外壁会与排热管1的外壁紧贴,因此在组装时只需将连接管4、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向下推动安装即可,而且组装后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
[0029]其中,连接管4为T形管状结构,其竖直管部分的外壁与排热管1的内壁之间有2cm的空隙,因此在使用时进入排热管1内部的热空气会通过排热管1内壁与连接管4外壁之间的环形缝隙向上流动,而且这些热空气也会与连接管4的外壁紧密接触,进而能够将空气向外排出,同时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嵌入安装在排热管(1)的顶部内侧;所述连接管(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一导热管(3);所述第一导热管(3)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进水口(2);所述连接管(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导热管(5);所述第二导热管(5)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个出水口(6);所述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部均通过焊接固定等距设置有若干块内隔板(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纸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均为C字形管状结构,且在组装后第一导热管(3)和第二导热管(5)的内部外壁会与排热管(1)的外壁紧贴。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汉荣万冰张秋爽刘祝兰李仁爱李建茹夏钰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弘伦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