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53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属于电梯设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疏散箱体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上,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壳体分割为多个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分别安装有蓄电池、控制模块、接口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且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抗干扰支路和滤波支路;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进行检测蓄电池的情况,且将检测信号进行通过抗干扰支路进行提高性能,且通过滤波支路进行消除信号杂波,从而保证信号稳定输出至控制端;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实时性,保证电梯工作的安全。保证电梯工作的安全。保证电梯工作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属于电梯设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梯的乘坐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能坐即可,开始更多地关注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由于电梯是机械产品,存在使用磨损的情况,同时电梯还是公用产品,乘客对产品的熟悉程度难以预料。因此,在电梯的日常使用中出现意外在所难免。作为电梯故障时确保乘客安全的有效手段,电梯疏散装置应运而生。相当于汽车“安全气囊”的电梯疏散装置,是一种电梯困人紧急救援设备,主要用于电梯运行过程中,当交流电源突然停电或电控系统发生故障而使轿厢停在井道中时,进行自动转换,切断原电控系统,供给电梯交流电源并将轿厢曳引至平层位置后开门,使受困乘客能及时脱离险境。目前,电梯疏散装置已逐渐被国内外知名品牌应用到电梯中,成为电梯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疏散装置使用次数较低,从而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进行对疏散装置进行检测,疏散装置的电力部分是保证疏散装置能否运行的关键,从而电力的检测格外重要,此外由于现在对电梯疏散装置的电力检测为远程监控检测,且电梯的工作区域信号较差,从而会导致信号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数据发送不出去或者出现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解决现在由于对电梯疏散装置的电力检测为远程监控检测,且电梯的工作区域信号较差,从而会导致信号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数据发送不出去或者出现错误的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包括:电梯本体,安装于工作区域内,疏散箱体,安装于所述电梯本体上、并与所述电梯本体控制柜连接。
[000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疏散箱体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上,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壳体分割为多个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分别安装有控制模块、功率模块、不间断电源、检测模块、接口电路和蓄电池。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0007]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抗干扰支路和滤波支路。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干扰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3、电阻R4、电阻R5、集成电路U1;
[0009]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6号引脚连接且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
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且输入工作电压,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且输出信号,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支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放大器U2A、放大器U3A;
[0011]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3A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放大器U3A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2号引脚与1号引脚连接且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且输出信号,所述放大器U3A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4号引脚和所述放大器U3A的4号引脚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8号引脚和所述放大器U3A的8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555。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U2A和所述放大器U3A的型号为LM518。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本体包括:支架,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梯箱,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升降装置、且与所述梯箱的顶部固定安装连接。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疏散箱体上设有散热箱。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属于电梯设置领域,本技术疏散箱体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上,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壳体分割为多个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分别安装有蓄电池、控制模块、接口模块、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且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抗干扰支路和滤波支路;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进行检测蓄电池的情况,且将检测信号进行通过抗干扰支路进行提高性能,且通过滤波支路进行消除信号杂波,从而保证信号稳定输出至控制端;从而本技术可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实时性,保证电梯工作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疏散箱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电梯本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箱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抗干扰支路和滤波支路电路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疏散装置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电梯本体1、疏散箱体2、壳体3、支撑架4、支架5、梯箱6、升降装置7、散热
箱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4]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包括:
[0025]电梯本体1,安装于工作区域内,疏散箱体2,安装于所述电梯本体1上、并与所述电梯本体1控制柜连接。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疏散箱体2包括:壳体3,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上,支撑架4,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3内部,且所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本体,安装于工作区域内,疏散箱体,安装于所述电梯本体上、并与所述电梯本体控制柜连接;所述疏散箱体包括:壳体,固定安装于工作区域上,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支撑架将所述壳体分割为多个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内分别安装有控制模块、功率模块、不间断电源、检测模块、接口电路和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抗干扰支路和滤波支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梯疏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支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3、电阻R4、电阻R5、集成电路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6号引脚连接且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且输入工作电压,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爱苏洮赵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