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346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设连接在内部形成有密封腔体(A)的飞轮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飞轮本体(1)上设有安装轴腔(B),密封抽气结构密封安装在安装轴腔(B)内;安装轴腔(B)内开有抽气孔(13),密封抽气结构包括抽气阀芯(2)和抽气阀密封套(3),抽气阀芯(2)内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抽气通道(21)和第二抽气通道(22),抽气阀密封套(3)的内壁设有连接通道(31),抽气阀密封(3)活动设置在抽气阀芯(2)外以使连接通道(31)将第一抽气通道(21)和第二抽气通道(22)导通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抽气结构可以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结构可靠。结构可靠。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的重要执行机构,通过惯量转动体旋转产生反作用力矩,惯量转动体处于反作用飞轮腔体内,其高速旋转时会受到反作用飞轮腔体内的真空度影响,因此对反作用飞轮内腔真空度提出要求。在地面试验阶段,要求飞轮内腔真空度要小于大气压,保证飞轮的摩擦力矩较小,功耗能够满足要求;而在轨运行时,外界是高真空,飞轮是外漏,如果漏率过大,则外泄较快,飞轮内腔将很快变成高真空,过度的真空度,将导致散热性差、轴承润滑油易挥发,所以飞轮内腔必须保证有合理的真空度,才能满足地面和星上两种状态。
[0003]在地面进行电性能测试时,由于反作用飞轮漏率较大且内部各零件材料存在放气现象,因此反作用飞轮经使用或存放一段时间后,其电流会增大,从而影响反作用飞轮的功耗,因此需要频繁对其内腔抽真空。而传统反作用飞轮的抽气结构为抽气嘴,其安装在反作用飞轮底座上,抽气嘴密封结构特性为在完成飞轮抽真空操作后,需要把抽气嘴进行夹断焊封,后续无法对反作用飞轮内腔抽真空,原有抽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连接在飞轮本体(1)上,飞轮本体(1)内部形成有密封腔体(A),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1)上形成有向飞轮本体内部延伸的安装轴腔(B),所述密封抽气结构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轴腔(B)内;所述安装轴腔(B)内开有与所述密封腔体(A)连通的抽气孔(13),所述密封抽气结构包括抽气阀芯(2),和密封套设在所述抽气阀芯(2)外的抽气阀密封套(3),所述抽气阀芯(2)内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抽气通道(21)和第二抽气通道(22),所述抽气阀芯(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抽气通道(21)连通的第一入口(211)和第一出口(212),所述抽气阀芯(2)上设有与第二抽气通道(22)连通的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所述第一入口(211)与所述抽气孔(13)连通;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活动且密封设置在所述抽气阀芯(2)外,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的内壁设有连接通道(31),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抽气阀芯(2)外壁移动后具有如下两种工作位置:抽气位置:第一出口(212)和第二入口(221)均与连接通道(31)连通,此时第一抽气通道(21)和第二抽气通道(22)通过连接通道(31)连通;密封位置:仅第一出口(212)与连接通道(31)连通或仅第二入口(221)与连接通道(31)连通或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均没有与连接通道(31)连通,此时第一抽气通道(21)和第二抽气通道(22)互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下侧的抽气阀芯(2)外设有用于防止抽气阀密封套(3)掉落的C型挡圈(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抽气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连接的驱动扳手(5),外力施加在驱动扳手(5)上后,通过驱动扳手(5)驱动所述抽气阀密封套(3)相对抽气阀芯(2)外壁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气通道(21)位于抽气阀芯(2)的上侧内部,第一入口(211)位于抽气阀芯(2)的顶端,第一出口(212)位于抽气阀芯(2)的侧壁;所述第二抽气通道(22)位于抽气阀芯(2)的下侧内部,第二出口(222)位于抽气阀芯(2)的底端,第二入口(221)位于抽气阀芯(2)的侧壁,且位于第一出口(212)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的密封抽气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臻臻王坤郑世强毛琨孙振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