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29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土丘形植物种植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钢架、三角支撑架、网板和冲孔板;所述钢架套在驳岸挡墙的顶部并与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固定;所述钢架河道内部的部分安装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上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连接有冲孔板;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设置在冲孔板上、跨过驳岸挡墙的顶部并延伸至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中,通过土丘形植物种植床对垂直驳岸中的部分区域改造为近自然驳岸,有效改善水体与陆地间的连接性,并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恢复滨岸带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往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水体因为防洪排涝、航运或景观等方面需要,仅从考虑施工简易性和管理方便性角度考虑而被渠化硬化。与自然坡岸相比,这些硬化驳岸无法生长植物,与水面存在较大高度差,切断了水体与陆地的连接性,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水体自净能力等功能退化、滨岸带生态功能丧失,如陆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无法从岸面与水面高差较大的水体中饮水,两栖、爬行类进入水体后难以上岸等。目前硬化驳岸植物种植方案主要有:(1)阶梯式:在硬化驳岸下修建多级阶梯状植物种植床;(2)悬挂式:在驳岸上悬挂长方体形植物种植床;(3)浮床式:利用浮力较大材料卡和种植床漂浮于水面。
[0003]上述两种方案,仅解决了硬化驳岸无法种植植物的问题,而未综合考虑滨岸带生物群落和滨岸带的生态功能。上述两种方案中的植物种植床均为平面,未对硬化驳岸切断水体与陆地连接性的问题进行改善,无法为陆生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饮水水源,两栖、爬行类无法自由进出水体,水体无法成为蛙类的繁殖、发育场所。此外,上述方案中平面植物种植床缺少自然坡岸土壤的高度过渡,难以模拟出自然驳岸的的水位涨落等生境特点,导致在种植植物物种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种植形成稳定的滨岸带生物群落,恢复滨岸带的的生态功能。
[0004]如何设计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如何将垂直驳岸区域改造为近自然驳岸,改善水体与陆地间的连接性,合理配置织物,恢复滨岸带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硬化驳岸植物种植仅解决了无法种植植物的问题,而未综合考虑滨岸带生物群落和生态功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土丘形植物种植床;
[0007]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钢架、三角支撑架、网板和冲孔板;所述钢架套在驳岸挡墙的顶部并与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固定;所述钢架河道内部的部分安装有三角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上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上连接有冲孔板;
[0008]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设置在冲孔板上、跨过驳岸挡墙的顶部并延伸至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包括调配泥炭土、土工布和织物网袋;所述调配泥炭土外部包裹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外部覆盖有织物网袋;
[000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在驳岸位置安装钢架,通过钢架提供支撑架三角支撑架
的连接,三角支撑架上设置网板和冲孔板提供支撑面,为植物种植床的设置提供基本支撑条件;土丘形植物种植床中的调配泥炭土可以在土工布的作用下形成土丘,使得种植面为一个较缓的坡度,以此来模拟自然坡岸的效果,再合理配置种植植物物种后,可以形成稳定的滨岸带群落结构,恢复滨岸带生态功能,并建立水陆连接;织物网袋可以实现调配泥炭土和土工布的固定,并配合土工布避免水土流失,保证滨岸带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架在驳岸挡墙上均匀间隔设置;
[001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增设钢架的数目来增加冲孔板支撑连接的稳定性,以增加土丘形植物种植床的稳定性。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架包括第一L形钢板、第二L形钢板和第三L形钢板;所述第一L形钢板通过长钢钉与河岸地面固定,所述第二L形钢板通过螺栓与第二L形钢板固定,所述第二L形钢板通过螺栓与第三L形钢板固定,且第三L形钢板向下伸至河道内部;
[0013]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第一L形钢板、第二L形钢板和第三L形钢板形成挂式结构,配合长钢钉可以实现与驳岸的固定,保证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并确保钢架本身可以伸至河道内部提供三角支撑架的连接位置。
[00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孔板呈垂直设置有两块,一块所述冲孔板铺设并连接在网板上,另一块所述冲孔板固定连接在钢架在河道内部部分的侧壁上;
[0015]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两块冲孔板形成L形支撑结构,保证土丘形植物种植床支撑及连接的稳定性。
[001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土工布上设有种植孔并通过所述种植孔在调配泥炭土内种植植物本体;
[0017]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土工布上的种植孔来合理配置种植植物的间距。
[001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位于冲孔板上的部分形成延伸至水面的斜坡,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的顶部与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持平;
[0019]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种植床形成斜坡,改善水体和陆地的连接性和物质交换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及避难场所,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为两栖动物和陆生动物建立水陆连接。
[002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土工布和织物网袋的边缘延伸出土丘形的调配泥炭土的边缘进行固定。
[002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实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的稳定。
[0022]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结构中,通过土丘形植物种植床对垂直驳岸中的部分区域改造为近自然驳岸,有效改善水体与陆地间的连接性,并通过合理配置植物,恢复滨岸带的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本技术尽可能模拟自然坡岸的过渡缓坡,可以搭配多种湿生植物、湿生植物,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土丘形植物种植床通过缓坡将水体与陆地底面相连,方便两栖类进入水体繁殖;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0027]图中:1.第一L形钢板;2.第二L形钢板;3.第三L形钢板;4.三角支撑架;5.网板;6.冲孔板;7.调配泥炭土;8.土工布;9.植物本体;10.长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9]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土丘形植物种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钢架、三角支撑架(4)、网板(5)和冲孔板(6);所述钢架套在驳岸挡墙的顶部并与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固定;所述钢架河道内部的部分安装有三角支撑架(4),所述三角支撑架(4)上连接有网板(5),所述网板(5)上连接有冲孔板(6);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设置在冲孔板(6)上、跨过驳岸挡墙的顶部并延伸至驳岸挡墙后侧的地面,所述土丘形植物种植床包括调配泥炭土(7)、土工布(8)和织物网袋;所述调配泥炭土(7)外部包裹有土工布(8),所述土工布(8)外部覆盖有织物网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在驳岸挡墙上均匀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硬化驳岸的滨岸带群落的生态功能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包括第一L形钢板(1)、第二L形钢板(2)和第三L形钢板(3);所述第一L形钢板(1)通过长钢钉(10)与河岸地面固定,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陶然谢惊华张梦漪郝蒙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