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24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主机,主机的其中一侧面分别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蠕动泵泵头组件,第一安装槽的背部安装有与蠕动泵泵头组件配合的电机,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蛋白A免疫吸附柱,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其中一端与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其中一端连接,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另一端和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引流管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穿刺结束后,只需安装好引流管即完成手术,患者自行等待蛋白A免疫吸附柱逐渐将目标抗体吸附过滤即可,节约了患者和医生双方大量的时间,并且患者无脑脊液损失,有效避免术后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状。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脑脊液体外循环
,尤其涉及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近十余年才被认识到的一类脑炎,它是由自身免疫机制所介导的一种炎症性脑病,占脑炎病例的10%~20%。患者表现为昏迷、精神异常、肌阵挛、震颤、癫痫发作和睡眠障碍等严重症状,多是神经重症患者。绝大部分AE 是由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特征是血液和/或脑脊液中存在抗神经元的抗体。这些致病性抗体通常由肿瘤、感染等诱发因素引发,在血液或脑脊液系统中合成,通过血

脑脊液屏障、血

脑屏障、脑脊液

脑屏障进入相关脑区,从而引起脑炎。
[0003]治疗此类疾病主要是运用各种方法,清除致病的抗体和消除炎症,传统常规的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和血浆置换等。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 IA)疗法是近年发展而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是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配体)与吸附材料(载体)结合制成吸附剂(柱),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蛋白A吸免疫吸附柱由基因工程重组葡萄球菌蛋白A分子为核心,它对人类免疫球蛋白的Fc部分具有高亲和力,单次免疫吸附后自身抗体水平可降低约70%。近年出现了用蛋白A作为吸附剂,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吸除血液循环中的致病抗体,对AE的治疗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以上方法均是针对血液系统中抗体的清除或拮抗,由于存在血

脑脊液屏障,阻止了药物进入脑脊液和大分子抗体的自由转移,这些方法,包括血液吸附的净化技术,对脑脊液中存在的抗体清除作用欠佳。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抗体对AE的致病作用更为重要,以最常见的抗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antiN

methyl

D

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为例(约占AE 80%),脑脊液中抗体的阳性率和滴度均较血清中高,并与疾病的严重性相关。因此,如何迅速的清除脑脊液中的致病抗体对患者的救治最为关键。
[0004]本治疗组曾使用腰椎穿刺的对脑脊液进行置换并联合血液免疫吸附的方法(《脑脊液置换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两例》),治疗自身免疫性脑炎,取得一定效果。但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存在诸多缺点:1、置换效率低下,每次置换量约50ml(约占总脑脊液存量1/3和每天生成量的1/10);2、操作时间长,每次置换操作持续约4小时,患者要保持侧卧姿势,病重或躁动患者难以配合;3、医生工作强度大,过程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对症处理;4、每天腰椎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并增加感染、低颅压等腰椎穿刺的并发症机会;5、置换液为人工脑脊液或生理盐水,对脑组织有刺激性损害。虽然中国专利公报也曾公开了一些辅助脑脊液冲洗或置换的仪器,如《一种脑脊液压力监护及自动冲洗仪》(CN2412577)和《脑脊液体外置换仪》(CN201040109),但它们均为在腰椎穿刺及脑脊液置换术基础上的改良,仍然不能根本性克服上述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其中一侧面分别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蠕动泵泵头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槽的背部安装有与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配合的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蛋白A免疫吸附柱,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蛋白A 免疫吸附柱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引流管进行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根所述引流管的末端固定在另一根所述引流管的中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槽配合的卡扣。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包括泵盖、安装在所述泵盖内部并进行U型引出的泵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泵管的弯折段的轮组,所述轮组包括与所述泵盖的开口端过渡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正对所述泵盖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旋转轮,所述下盖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匹配的联接孔。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联接孔为六角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六角轴。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盖的内部包埋有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的两端设置有导线,两根所述导线的端部从所述泵盖的开口端端面引出,分别形成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位置重合的第一检测触点和第二检测触点。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端一侧设置有合页式挡板。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引流管容纳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的第二引流管容纳槽,所述第一引流管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引流管容纳槽的开口同向。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的周侧设置有保护罩。
[0015]再有,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6]向所述第一检测触点输入高电平信号,持续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触点的电平状态,若所述第二检测触点的电平状态为低电平,则驱动所述电机按照预设转速恒速运行,若所述第二检测触点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则切断所述电机的电源输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主机上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用于分别安装蠕动泵泵头组件以及蛋白A免疫吸附柱,通过蠕动泵泵头组件控制抽出的脑脊液流量,脑脊液中的目标蛋白通过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吸附净化后重新输入到患者体内完成循环,当穿刺结束后,只需安装好引流管即完成手术,患者自行等待蛋白A免疫吸附柱逐渐将目标抗体吸附过滤即可,节约了患者和医生双方大量的时间,并且患者无脑脊液损失,有效避免术后患者出现不适症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1;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2;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隐藏蠕动泵泵头组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蠕动泵泵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蠕动泵泵头组件的爆炸图;
[0023]其中:1

主机,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包括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其中一侧面分别设有互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蠕动泵泵头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槽的背部安装有与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配合的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蛋白A免疫吸附柱,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蛋白A免疫吸附柱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引流管进行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所述引流管的末端固定在另一根所述引流管的中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槽配合的卡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泵头组件包括泵盖、安装在所述泵盖内部并进行U型引出的泵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泵管的弯折段的轮组,所述轮组包括与所述泵盖的开口端过渡配合的下盖,所述下盖正对所述泵盖的一端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旋转轮,所述下盖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匹配的联接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脑脊液免疫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