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吹塑成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83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4
一种模具,具备:第一模具,其承接对有底形状的树脂制的预成型件的颈部进行保持的颈部模具,且在内部收容预成型件;以及第二模具,其插入于颈部模具,在颈部模具与第一模具之间的第一滑动面以及颈部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第二滑动面中的至少一者埋设有固定润滑剂。二滑动面中的至少一者埋设有固定润滑剂。二滑动面中的至少一者埋设有固定润滑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具、吹塑成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吹塑成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树脂制容器的制造装置之一,已知有热型坯式的吹塑成型装置。热型坯式的吹塑成型装置通过旋转驱动的移送板按照注射成型部、温度调整部、吹塑成型部的顺序间歇输送预成型件,对树脂制容器进行吹塑成型。在上述的吹塑成型装置中,利用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时的保有热对树脂制容器进行吹塑成型,因此在能够制造与冷型坯式相比多样且美的外观优异的树脂制容器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0003]另外,关于注射成型模具,例如,还提出了在对模具的开闭进行引导的引导孔的滑动面、滑动模具的滑动面分别埋设有固形润滑剂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在与使成型品从芯模脱离的移动模具的接触面设置槽而收纳润滑材料浸渍体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

320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60

1346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在上述的吹塑成型装置中使用的模具由多个模具部件构成,这些模具部件的多数由致动器驱动。为了良好地成型预成型件、树脂制容器,需要在闭模时使各模具部件相对于预成型件高精度地定位。
[0006]在上述的吹塑成型装置中,保持并输送预成型件的模具部件与其他模具部件的位置精度例如通过使形成于相对的各模具部件的倾斜面彼此相互滑动来确保。在该情况下,为了抑制模具部件的异常磨损(磨伤),必须向滑动面涂布润滑剂,但吹塑成型装置中的润滑剂的涂布部位较多,其涂布作业繁杂。另外,若发生润滑剂的忘记涂布,则模具部件的破损风险显著升高。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润滑剂的涂布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保持预成型件的模具与其他模具的磨伤的模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模具,其具备:第一模具,其承接对有底形状的树脂制的预成型件的颈部进行保持的颈部模具,且在内部收容预成型件;以及第二模具,其插入于颈部模具,在颈部模具与第一模具之间的第一滑动面以及颈部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第二滑动面中的至少一者埋设有固定润滑剂。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减轻润滑剂的涂布的负担,并且抑制保持预成型件
的模具与其他模具的磨伤。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形成部的结构例的图。图3是表示颈部模具的结构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度调整部的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部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表示吹塑成型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图7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2阶段式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2阶段式的注射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以外的结构或要素,简化或省略而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另外,附图所示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等是示意性地表示的,并不表示实际的形状,尺寸等。
[001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是不将预成型件冷却到室温而利用注射成型时的保有热(内部热量)对容器进行吹塑成型的热型坯方式(也称为1阶段方式)的装置。
[0013]吹塑成型装置20优选具备4个成型工位,具体而言,具备注射成型部21、温度调整部22、吹塑成型部23、取出部24以及输送机构26。注射成型部21、温度调整部22、吹塑成型部23以及取出部24配置于以输送机构26为中心每次旋转给定角度(例如90度)的位置。
[0014](输送机构26)输送机构26具备以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板26a(在图1中未图示)。在旋转板26a,每隔给定角度分别配置有1个以上的保持预成型件11或树脂制容器(以下,简称为容器)15的颈部12的颈部模具27(在图1中未图示)。输送机构26通过使旋转板26a旋转,将由颈部模具27保持有颈部12的预成型件11(或容器15)按照注射成型部21、温度调整部22、吹塑成型部23以及取出部24的顺序输送。此外,输送机构26也能够使旋转板26a升降,也进行注射成型部21中的预成型件11的闭模、开模(脱模)所涉及的动作。
[0015](注射成型部21)如图2所示,注射成型部21具备注射型腔模31、注射芯模32,制造预成型件11。如图1所示,在注射成型部21连接有将作为预成型件11的原材料的树脂材料熔融并供给的注射装置25。
[0016]在此,如图2的(b)所示,预成型件11的整体形状为一端侧开口且另一端侧封闭的有底圆筒形状。在预成型件11的开口侧的端部形成有颈部12。另外,容器以及预成型件11的材料是热塑性的合成树脂,可以根据容器的规格适当选择。作为具体的材料的种类,例如,可列举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CTA(聚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Tritan(Tritan(注册商标):
Eastman化学公司制造的共聚酯)、PP(聚丙烯)、PE(聚乙烯)、PC(聚碳酸酯)、PES(聚醚砜)、PPSU(聚苯砜)、PS(聚苯乙烯)、COP/COC(环状烯烃系聚合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PLA(聚乳酸)等。在这些树脂材料中,可以适当添加着色剂等添加材料。
[0017]图2的(a)是表示注射成型部21的闭模前的状态的图,图2的(a)是表示注射成型部21的闭模后的状态的图。注射型腔模31是规定除颈部12以外的预成型件11的外侧的形状的模具,承接颈部模具27(即,注射型腔模31与颈部模具27抵接或嵌合)。颈部模具27作为其内周规定预成型件11的颈部12的形状的模具发挥功能。注射芯模32是规定预成型件11的内侧的形状的模具。注射芯模32在注射型腔模31的上侧配置颈部模具27而闭模的状态下,从图中上侧插入颈部模具27。此外,注射型腔模31是第一模具的一例,注射芯模32是第二模具的一例。
[0018]在注射成型部21中,将上述的注射型腔模31、注射芯模32以及输送机构26的颈部模具27闭模而形成预成型件形状的模空间。而且,如图2的(b)所示,通过将树脂材料从注射装置25流入这样的预成型件形状的模空间内,从而利用注射成型部21来制造预成型件11。
[0019]另外,在颈部模具27与注射型腔模31之间的第一滑动面、和颈部模具27与注射芯模32之间的第二滑动面分别埋设有固定润滑剂(固体润滑剂)28。通过在这些各滑动面埋设固定润滑剂,能够抑制注射成型部21中的模具部件的磨伤。
[0020]例如,如图2的(a)所示,在注射芯模32中,在与颈部模具27的内周面27b滑动的锥状的基端部32a,沿着注射芯模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具,具备:第一模具,其承接对有底形状的树脂制的预成型件的颈部进行保持的颈部模具,且在内部收容所述预成型件;以及第二模具,其插入于所述颈部模具,在所述颈部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之间的第一滑动面以及所述颈部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第二滑动面中的至少一者埋设有固定润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面的所述固定润滑剂埋设于所述颈部模具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模具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二滑动面的所述固定润滑剂埋设于所述颈部模具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模具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模具是用于所述预成型件的注射成型的注射成型模具、或对注射成型后脱模的所述预成型件进行冷却的温度调整模具。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佐美畅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