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容纳部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68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2
披露了一种用于容纳部件(KO)的装置(IDG)。该装置具有壳体(GH),该壳体包括壳体壁(GHW,GHW2)和在该壳体壁(GHW)中的通道部(DAS),该壳体壁界定该壳体(GH)的内部空间(IR)。要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的部件包括感测元件(TE),该感测元件具有致动部(BA)和固持部(HA),该固持部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致动部并且具有带有闩锁凸耳(RN)的至少一个闩锁钩(RH)。另外,该部件具有固持座(HT),该固持座具有闩锁边缘(RK),其中,当该部件(KO)被容纳在该内部空间(IR)中时,在第一状态下,该致动部(BA)布置在该壳体壁的通道部中,并且为了到达该致动部定位在该内部空间中的第二状态,该致动部能够移位到该内部空间中,其方式为使得该至少一个闩锁钩的闩锁凸耳接合在该固持座的闩锁边缘上。以这种方式形成的闩锁连接防止致动部在壳体壁的通道部的方向上移位,并且能够实现无损移除。损移除。损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容纳部件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部件的装置,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装置,比如用于车辆的无线电钥匙,该装置具有可供部件(特别是具有功能元件的部件)容纳在其中的壳体。
[0002]为了防止对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未授权访问,车辆中的现代访问装置使用电子安全系统,在该电子安全系统中,为了认证用户,在第一车载通信装置(具有对应天线的车载控制单元)与用户的移动识别发射器(比如无线电钥匙或车辆钥匙)中的第二通信装置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特别是经由无线电接口执行数据通信。如果识别码被正确地从移动识别发射器发射到车辆,则可以锁定或解锁特定的车门或所有车门。
[0003]移动识别发射器使用电池作为用于在移动识别发射器与车载通信装置之间交换无线电信号的能量源,在相关联的访问装置的操作周期期间,特别是在无线电通信频繁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必须被重复更换。这里可以想到的是,使移动识别发射器具有至少两个部分,功能元件(比如具有相关联的电池的电池固持座)安装在一个部分上,而呈保护壳体形式的第二部分可以布置并固定在第一部分上的功能元件上方。根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设计,以使得两个部分保持未损坏(特别是在它们的可见区域中)的方式移除两个部分可能是一个挑战。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包括两个部分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安全移除的装置的可能性。
[0005]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有利的细化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容纳部件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该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壳体壁和在该壳体壁中的通道部,该壳体壁界定该壳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通道部特别地可以用于形成从壳体的外部进入内部空间的通道孔。此外,该装置具有已经提到的要容纳在该内部空间中的部件。所述部件包括感测元件,该感测元件具有致动部,特别是用于由用户致动,并且该部件包括固持部,该固持部可操作地连接(特别是机械地连接)到该致动部并且具有带有闩锁凸耳的至少一个闩锁钩。此外,该部件具有固持座,该感测元件可相对于该固持座移动并且该固持座具有闩锁边缘。该固持座可以用于固持感测元件和/或引导感测元件的移动。当部件被容纳在内部空间中时,每当感测元件的致动部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壳体壁的通道部中时,感测元件的致动部就处于第一状态。以这种方式,防止感测元件的致动部能够在壳体壁的平面中移位。因此,部件也不能移位,并因此部件被固定在壳体中。为了到达感测元件的致动部的其中感测元件的致动部完全位于内部空间中的第二状态,致动部可移位到内部空间中,其方式为使得至少一个闩锁钩的、机械连接到该致动部的闩锁凸耳接合在固持座的闩锁边缘上并形成闩锁连接。由此产生的闩锁连接可以防止感测元件的致动部在第一状态的方向上移位,即,防止感测元件的致动部回到壳体壁的通道部中。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将闩锁边缘的高度布置成使得感测元件或致动部在闩锁状态下经由闩锁凸耳保持在距壳体壁一定距离处。以这种方式,在移除期间,可以从壳体安全地移除部件,并且可以保持两个部分都不被损坏。
[0007]根据有利的细化设计,该装置还具有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被设计为使得在从壳
体的内部空间到外部的方向上预张紧感测元件。特别地,该预张紧可以在致动元件的第一状态的方向上发生,在该第一状态下,致动元件位于壳体壁的通道部中。以这种方式,防止了装置的无意移除。
[0008]根据该装置的进一步的细化设计,该弹簧元件可以固定在固持座中,以因此从该固持座对感测元件作用。
[0009]根据进一步的细化设计,该感测元件的固持部还具有倾斜边缘。这可以布置在例如至少一个闩锁钩上,并且特别是在闩锁凸耳所在的区域中。此外,该壳体可以在内部空间中具有抵接部,特别是在与通道部相对的一侧上具有抵接部。当感测元件从第一状态移位到第二状态(即,从通道部在内部空间的方向上移位)时,固持部的倾斜边缘撞击该抵接部并且沿着该抵接部滑动,使得感测元件经历在移除方向上、垂直于致动部的移位方向(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移动。在沿移除方向的这种移动时,部件移出内部空间。以这种方式,首先通过致动致动部来执行解锁过程,并且立即启动壳体与容纳在该壳体中的部件分离的第一子步骤。如稍后将解释的,当致动部被致动时,感测元件在垂直于致动方向的方向上的这种位移在安装期间也可以是有利的。
[0010]根据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抵接部的一个细化设计,所述抵接部可以被设计为倾斜表面,或者可以具有使固持部的倾斜边缘沿着其滑动的倾斜表面。
[0011]根据进一步的细化设计,至少一个闩锁钩具有垂直于感测元件的移位方向(从致动部的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第二倾斜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二倾斜边缘在所述移除方向上或在与移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准或有效。此外,该壳体在内部空间中具有至少一个突起。当部件移动到内部空间中时,即,当部件在与移除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行进的安装方向上移动到内部空间中时,壳体的突起将与闩锁钩的第二倾斜边缘接触,并且在该移动期间,壳体的突起将推动闩锁钩的闩锁凸耳,以从闩锁边缘释放闩锁连接。因此,第二倾斜边缘用于通过与壳体的突起接触来利用壳体在安装方向上的移动,以使闩锁凸耳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上移位。
[0012]根据进一步的细化设计,该部件的固持座具有用于引导感测元件的移动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对应地,感测元件可以具有作为对应的引导部分的至少一个突起,该至少一个突起然后与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接触或可操作地连接,以用于安全且有针对性的引导。特别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可以被实施为轨道,感测元件或相关联的固持部的突起在该轨道上被引导。
[0013]根据进一步的细化设计,该部件具有功能元件。这些功能元件可以是机械的或电气或电子的功能元件。例如,这些功能元件可以包括电池固持座或紧急钥匙固持座。因此,部件的这些功能元件在安装状态下被装置的壳体保护。如果用户需要访问功能元件,例如因为他们想要更换在部件的电池固持座中的电池,或者如果他们想要从紧急钥匙固持座移除紧急钥匙,则装置的上述结构允许容易且安全地打开和移除该装置。
[0014]根据一个细化设计,该装置被设计为便携式装置。特别地,该装置可以被设计为遥控器。还可以想到,该装置被设计为用于车辆的无线电钥匙。
[0015]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容纳部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视图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3示出了在安装状态下在箭头A的方向上观察的根据图2的装置的壳体的截面;图4示出了图3的截面图,其中,在壳体的底侧上的感测元件出于移除目的而被致动;图5示出了在致动感测元件之后的图4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在图5中的箭头B的方向上观察的壳体或容纳在壳体中的部件的截面;图7 示出了图5的截面图的移除状态;图8示出了图7的截面图,以解释将部件安装在壳体中的过程;图9示出了用于标识用于以下视图的截面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0示出了将部件安装在壳体上的过程的第一部分,图10B示出了图10A中标识的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容纳部件(KO)的装置(IDG),该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
壳体(GH),该壳体包括:+ 壳体壁(GHW,GHW2),该壳体壁界定该壳体(GH)的内部空间(IR),以及+ 通道部(DAS),该通道部在该壳体壁(GHW)中,
‑ꢀ
要容纳在该内部空间(IR)中的该部件(KO),包括:+ 感测元件(TE),该感测元件具有致动部(BA)和固持部(HA),该固持部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致动部并且具有带有闩锁凸耳(RN)的至少一个闩锁钩(RH),以及+ 固持座(HT),该感测元件能够相对于该固持座移动,并且该固持座具有闩锁边缘(RK),
‑ꢀ
其中,当该部件(KO)被容纳在该内部空间(IR)中时,+ 在第一状态下,该感测元件(TE)的致动部(BA)布置在该壳体壁(GHW)的通道部(DAS)中,并且+ 为了到达其中该感测元件(TE)的致动部(BA)定位在该内部空间(IR)中的第二状态,该感测元件的致动部能够移位到该内部空间(IR)中,其方式为使得该至少一个闩锁钩(RH)的闩锁凸耳(RN)接合在该固持座的闩锁边缘(RK)上以形成闩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该装置还具有弹簧元件(FD),该弹簧元件被设计为使得在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IR)到外部(AS)的方向(VSR)上预张紧该感测元件(TE)。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弹簧元件(FD)固定在该固持座(HT)中,以从该固持座处对该感测元件(TE)作用。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
‑ꢀ
该感测元件(TE)的固持部(HA)还具有倾斜边缘(SK),并且
‑ꢀ
该壳体(GH)在该内部空间(IR)中、在与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