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4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消杀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风机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位于依次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通过机架对内部的各个单元进行双层保护罩的防护,防止紫外线泄露、等离子体泄露可能对人体造成的风险,实现人机的安全共存。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对空气进行消杀,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快速的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杀的问题。法做到快速的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杀的问题。法做到快速的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消杀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消杀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只能过滤PM2.5,无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消杀,在大人流量的场所,如机场、地铁、车站等场所,无法满足对空气安全的基本要求。无法做到快速的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气消杀装置。
[0004]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消杀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风机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其中,
[0005]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位于依次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初级滤网和用于固定所述初级滤网的第一支架;
[0007]所述机架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固定槽。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消杀单元包括紫外线灯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紫外线灯管的第二支架;
[0009]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内壁的第二支架固定槽内。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消杀单元包括等离子模块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等离子模块的第三支架;
[0011]所述第三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内壁的第三支架固定槽内。
[0012]可选的,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固定支架,安装在所述风机固定支架上的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入风口处设有导风槽和理风圈;
[0013]所述风机固定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内壁的第四支架上。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安装在第五支架上的高效滤网,所述高效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
[0015]所述机架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五支架的第五支架固定槽。
[0016]可选的,所述机架的内壁的上下方向还设有隐藏式线槽,用于布置各个需要供电单元的电线。
[0017]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风机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
杀单元位于依次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通过机架对内部的各个单元进行双层保护罩的防护,防止紫外线泄露、等离子体泄露可能对人体造成的风险,实现人机的安全共存。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对空气进行消杀,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快速的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杀的问题。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消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消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消杀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空气消杀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所示,本申请公开的空气消杀装置包括:机架10,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第一过滤单元20、第一消杀单元30、第二消杀单元40、风机单元50和第二过滤单元60。图1中所示的为装置的背面,在背面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过滤单元20、第一消杀单元30、第二消杀单元40和第二过滤单元60安装槽的开口,开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遮挡板进行覆盖。
[0024]机架10的底部设有进风口102,风机单元50与进风口102之间形成进风通道。第一过滤单元20、第一消杀单元30、第二消杀单元40位于依次位于进风通道内。机架10的顶部设有出风口101,风机单元50与出风口101之间形成出风通道,第二过滤单元60位于出风通道内。
[0025]参见图2中所述,在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上分别设有纱网部件,该纱网部件能够整体拆卸,便于清洗。并且设置纱网部件不仅美观,也不会影响进风,还能过滤空气中较大的灰尘。
[002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单元20包括初级滤网和用于固定所述初级滤网的第一支架。初级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直径大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机架1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装配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固定槽201。
[0027]初级滤网是过滤的第一层,它的网眼面积非常小,可以吸附小的灰尘和颗粒,粉尘、毛发、大颗粒等物也可被它阻挡在外.另外,初初级过滤网还能起到保护其他滤网的作
用。其中,初级滤网固定在第一支架,便于插入从机架10背面的第一过滤单元20开口处插入,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支架固定槽201上。在需要更换或清洗的时候拧开固定螺丝,然后抽出第一支架,进行更换初级滤网。其中,第一支架为初级滤网的边框,其材质为铝。初级滤网采用两层打折菱形网中间黑色过滤棉制成。
[002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消杀单元30包括紫外线灯管以及用于固定紫外线灯管的第二支架。紫外线灯管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够发出稳定的紫外线光,对进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紫外光消毒。较佳的,紫外线灯管发出的为253.7纳米灭菌波段对病毒进行消杀。
[0029]第二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内壁的第二支架固定槽301上。通过螺钉固定便于后期的清洗。
[003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消杀单元40包括等离子模块以及用于固定等离子模块的第三支架。等离子模块采用两段式等离子体技术,无臭氧无异味。具体为释放大量等离子体,第一段使微粒物产生不稳定电荷,再通过第二段正负电荷相撞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微小颗粒聚集、下沉,减少悬浮颗粒,达到净化空气、去除异味的效果。
[0031]第三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机架内壁的第三支架固定槽401内。
[003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风机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其中,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第一消杀单元、第二消杀单元位于依次位于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机单元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初级滤网和用于固定所述初级滤网的第一支架;所述机架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固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杀单元包括紫外线灯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紫外线灯管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内壁的第二支架固定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珍刘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琴润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