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35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有装置主体、供纸盒、拉入部件以及施压部件。供纸盒设置为能够插入装置主体。拉入部件从拉入开始位置至拉入完成位置按压供纸盒以将供纸盒拉入装置主体。施压部件在插入方向上对拉入部件施压。施压部件在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拉入开始位置更靠近拉入完成位置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比施压部件在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第一位置更靠近拉入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大。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大。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装置


[0001]本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纸张形成图像或者消去形成于纸张的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收纳纸张的供纸盒。供纸盒能够拆装装置主体。供纸盒由自动拉入机构拉入至装置主体。有时自动拉入机构的拉入力在拉入开始时最强。在该情况下,在手动拉出供纸盒之际,负荷附加于使用者,可能不能顺利地拉出供纸盒。另一方面,若将拉入开始时的自动拉入机构的拉入力设定地较小,则可能不能将供纸盒拉入到里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有装置主体、供纸盒、拉入部件以及施压部件。供纸盒设置为能够插入装置主体。拉入部件从拉入开始位置至拉入完成位置按压供纸盒以将供纸盒拉入装置主体。施压部件在插入方向上对拉入部件施压。施压部件在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拉入开始位置更靠近拉入完成位置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比施压部件在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第一位置更靠近拉入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大。
附图说明
[0004]图1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0005]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下部的空间S的立体图。
[0006]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的拉入机构的侧视图。
[0007]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的拉入机构的侧视图。
[0008]图5为示出作用于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供纸盒的力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001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深度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左右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深度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彼此正交。在图中,箭头X方向为近前侧,箭头X方向的相反方向为里侧。在图中,箭头Y方向为右侧,箭头Y方向的相反方向为左侧。在图中,箭头Z方向为上侧,箭头Z方向的相反方向为下侧。
[0011]图1为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例如是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rinter:多功能一体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以下对图像处理装置1为图1所示的那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0012]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有显示器2、控制面板部3、图像形成部4、图像读取部5、装置主体6以及纸张收纳部7。显示器2以及控制面板部3用于使用者操作图像处理装置1的情况。图像形成部4进行在纸张上的图像形成。图像读取部5对印刷于纸张的文字、图像进行
电子数据化。
[0013]装置主体6是内置显示器2、控制面板部3、图像形成部4、图像读取部5以及纸张收纳部7的壳体。装置主体6将纸张收纳部7内置于下部的空间S。纸张收纳部7有供纸盒20。
[0014]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6的下部的空间S的立体图。在图2中,对于构成纸张收纳部7的供纸盒20,除去一个之外,省略记载。
[0015]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6有内侧面10和拉入机构15。内侧面10是装置主体6的内侧的表面。内侧面10朝向深度方向的近前侧。内侧面10与下部的空间S对置。在内侧面10形成有导入孔11。导入孔11贯通内侧面10,且在主视观察下为大致的长方形。导入孔11在供纸盒20插入于装置主体6的情况下,使供纸盒20的一部分通过。
[0016]拉入机构15将供纸盒20拉入至空间S。拉入机构15对供纸盒20施加插入装置主体6的力。拉入机构15连接至装置主体6的内侧面10的里侧。
[0017]图3以及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的拉入机构15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拉入机构15有框架30、盖40、拉入部件50、施压部件60、中间杆70以及辅助施压部件80。
[0018]框架30为大致的板状。框架30以表面和背面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连接至装置主体6的内侧面10。框架30在主视观察下与内侧面10的导入孔11重叠(参照图2)。
[0019]在框架30形成有导入槽31以及引导槽32。导入槽31形成在框架30的近前侧的端缘。导入槽31的边缘的间隔随着去往里侧而变窄。引导槽32自导入槽31以大致一定的宽度向里侧延伸。引导槽32随着去往里侧稍微向上侧延长。但是,引导槽也可以以与深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延长。
[0020]盖40为具有开口的大致的箱状。盖40朝向右侧开口。盖40以将盖40的开口缘与框架30的边缘对齐的方式与框架30接合。盖40在盖40的内侧有卡止部41、第一抵接部42、第二抵接部43以及第三抵接部44。卡止部41有轴沿左右方向的圆柱形状。拉入部件50抵接至第一抵接部42。中间杆70抵接至第二抵接部43以及第三抵接部44。
[0021]拉入部件50位于盖40的内侧。拉入部件5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6绕沿左右方向的第一轴线A转动。第一轴线A相较于引导槽32位于上方。拉入部件50能够在图3示出的拉入开始位置和图4示出的拉入完成位置之间绕第一轴线A在双向上转动。关于绕第一轴线A的周向,将拉入部件50从拉入开始位置朝向拉入完成位置转动的方向定义为第一转动方向。将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第二转动方向。拉入部件50在拉入完成位置抵接至第一抵接部42。拉入部件50通过抵接至第一抵接部42,而相较于拉入完成位置对第一转动方向上的转动进行限制。
[0022]在以下对拉入部件50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是对拉入部件50处于拉入开始位置的状态进行说明。在左右方向观察下,拉入部件50在远离第一轴线A的位置有第一连接部51以及挂钩52。在第一连接部51经由连接部件61而连接有施压部件60。连接部件61由拉入部件50支承为能够转动。施压部件60的施压力作用于第一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51的位置设定为施压部件60作用于第一连接部51的施压力的向量Fa总是经过比第一轴线A更靠近引导槽32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51位于比第一轴线A更靠下方处。挂钩52能够脱离地卡止于盖40的卡止部41。
[0023]拉入部件50有与框架30对置的侧面53。侧面53朝向右侧。在侧面53形成有卡合槽54。从左右方向观察下,卡合槽54在与引导槽32重叠的位置具有第一端部541。第一端部541
朝向近前侧开口。第一端部541相较于第一轴线A位于更靠近框架30的导入槽31侧处。卡合槽54从第一端部541朝向第一轴线A延长。卡合槽54以大致一定的宽度延长。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拉入部件50有基部56和游动部57。基部56能够绕第一轴线A转动且相对于第一轴线A不能位移。基部56具有第一连接部51。游动部57处于远离第一轴线A的位置处。游动部57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基部56绕沿着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游动部57的转动轴线相较于引导槽32位于更靠上方处。游动部57具有卡合槽54以及挂钩52。卡合槽54相较于游动部57的转动轴线处于更靠近导入槽31侧。从左右方向观察下,在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对游动部57施压。在与图3示出的基部56的位置处,从左右方向观察下,限制游动部57在与第二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装置主体;供纸盒,设置为能够插入所述装置主体;拉入部件,从拉入开始位置至拉入完成位置按压所述供纸盒以将所述供纸盒拉入所述装置主体;以及施压部件,在插入方向上对所述拉入部件施压,所述施压部件在所述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所述拉入开始位置更靠近所述拉入完成位置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比所述施压部件在所述拉入部件处于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拉入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施压力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包括所述拉入完成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施压部件作用于所述拉入部件的施压力随着所述拉入部件从所述拉入开始位置去往所述拉入完成位置而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拉入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按压所述供纸盒的力比所述拉入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按压所述供纸盒的力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包括所述拉入完成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拉入部件按压所述供纸盒的力随着所述拉入部件从所述拉入开始位置去往所述拉入完成位置而变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拉入部件具有连接所述施压部件的第一连接部,并且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绕沿着与所述供纸盒的插入方向正交的第一轴向的第一轴线转动,所述拉入部件通过从所述拉入开始位置至所述拉入完成位置在第一转动方向上转动而将所述供纸盒向所述插入方向按压,在将从所述第一轴向观察下所述施压部件作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施压力的方向与经过所述第一轴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线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信田克哉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