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25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贴合,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具有多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模板的侧面具有多个第二套筒,每个固定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中,每个所述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转动连接,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支撑,然后用对拉螺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最后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组成的固定孔中,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构造柱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民用住宅建筑中,构造柱结构的端部构造柱施工一般采用木模板装模,圆管木方固定浇筑成型施工方式。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完成后整体为凹形,安装时需要多名施工人员的配合,一部分施工人员固定模板,另一部分施工人员使用工具将木模板固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完成后整体为凹形,安装时需要多名工人配合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包括两个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多个固定销和两个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模板通过多个对拉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贴合,且均与所述第二模板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均具有第一方管,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方管,两个所述第一方管和两个所述第二方管均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方管靠近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方管的侧面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方管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具有多个第二套筒,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贴合,每个固定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中,每个所述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转动连接,并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
[0005]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支撑,然后用对拉螺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并用所述固定销将三者固定,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
[0006]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均具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与对应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铰接。
[0007]转动支座用于连接和固定支架。
[0008]其中,每个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支座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铰接,所述支撑座设置于地面。
[0009]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模板抵持,所述支架的下端与地面抵持,从而实现对所述模板的固定,
[001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还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契合。
[0011]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至所述凹槽中,便于所述第一模板的收纳。
[0012]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小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
[0013]高度小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上方,便于斗模的安装。
[0014]其中,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还具有垫片。
[0015]所述垫片用于增加支撑座与地面的摩擦力。
[0016]其中,所述第二模板的下方还具有清扫口。
[0017]所述清扫口用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
[0018]其中,所述固定销为L型。
[0019]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对应的位置即可完成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固定。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施工人员依次将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部分与墙壁贴合,并用所述支架支撑,然后用对拉螺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两个模板之间,从而将施工区域围住,最后将所述固定销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组成的固定孔中,从而完成构造柱模板的安装,单个施工人员即可完成,不需要多名施工人员;所述第一方管用于增强所述第一模板的强度,所述第二方管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模板的强度,避免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第二模板的下方具有的所述清扫口用于在浇灌前清扫柱模板内的砂浆、木屑、砖碴等,避免杂物影响浇筑质量;所述第二模板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模板,便于安装斗模。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1‑
第一模板、2

第二模板、3

固定销、4

支架、5

第一方管、6

第二方管、 7

第一套筒、8

第二套筒、9

转动支座、10

第一支撑杆、11

第二支撑杆、12

支撑座、13

凹槽、14

清扫口、15

垫片、16

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7]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包括两个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多个固定销3和两个支架4,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通过多个对拉螺栓16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2贴合,且均与所述第二模板2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模板1的外侧面均具有第一方管5,所述第二模板2的外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方管6,两个所述第一方管5和两个所述第二方管6均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方管5靠近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方管6的侧面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套筒7,所述第二方管6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具有多个第二套筒8,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8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的下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的下端贴合,每个固定销3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7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8中,每个所述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多个固定销和两个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模板通过多个对拉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模板贴合,且均与所述第二模板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面均具有第一方管,所述第二模板的外侧面具有两个第二方管,两个所述第一方管和两个所述第二方管均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第一方管靠近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方管的侧面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方管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具有多个第二套筒,且每个所述第二套筒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方,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贴合,每个固定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中,每个所述支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转动连接,并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端部构造柱模板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模板的侧面均具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与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姗姗梁家能覃正华马成凤韩燕声彭晓莉韦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