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磁传感器元件安装在传感器壳体内部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长槽内,由两侧工装定位紧固;电路板安装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传感器线缆从传感器壳体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的出线孔引出;传感器整体进行环氧树脂灌胶处理。传感器壳体材料为非磁性金属材料内部掏空一体化加工而成,底面开口用于电气部件的安装和灌胶,传感器顶面和侧面完全致密无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与管壁摩擦和磕碰导致破损或变形问题,并能承受油、气、水等介质的压力,适应高压力水或含水混熟海底管道。混熟海底管道。混熟海底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内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内检测技术是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竞相研制的高新技术,在常用管道内检测技术中,目前漏磁内检测技术属于主流检测技术,漏磁内检测器是漏磁内检测技术载体,漏磁内检测器的传感器是其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0003]漏磁内检测器的传感器在实际管道运行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点问题:传感器壳长期与管壁摩擦和磕碰,会导致破损或变形而无法正常工作;传感器长时间工作在油、气、水等介质环境中,需承受油、气、水等介质的压力,若密封承压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内部电路或电气元件受损或进水而无法正常工作。
[0004]目前国内的漏磁内检测器的传感器大部分采用陶瓷与金属相结合的传感器壳体以及环氧树脂灌封的密封承压措施,陶瓷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感器壳体磨损的问题,而无法解决传感器壳与管壁(尤其是焊缝焊瘤)磕碰导致破损的问题;陶瓷与金属相结合无法实现完全致密无缝,一般只能承受10MPa以下较低的油、气等绝缘介质压力,无法适应10MPa及以上高压力水或含水混熟海底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可避免与管壁摩擦和磕碰导致破损或变形问题,并能承受油、气、水等介质的压力,适应高压力水或含水混熟海底管道。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磁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传感器壳体1内部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长槽内,由两侧工装定位紧固;电路板3安装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传感器线缆从传感器壳体1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的出线孔4引出;传感器整体进行环氧树脂灌胶处理,烘干后得到传感器成品。
[0008]进一步地,传感器壳体1材料为非磁性金属材料内部掏空一体化加工而成,底面开口用于电气部件的安装和灌胶,传感器顶面和侧面完全致密无缝。
[0009]进一步地,长槽顶面的壳体厚度为1mm;传感器壳体1的出线孔4为一个U型开口,其直径与线缆尺寸对应。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壳体材料为非磁性金属材料内部掏空一体化加工而成,经实际管道内检测应用,可解决其与管壁摩擦和磕碰(尤其是焊缝焊瘤) 导致破损或变形问题;
[0012]2、传感器顶面和侧面是完全致密无缝金属,配合分两步整体灌胶工艺,经 15MPa油、水介质压力打压测试,工作完全正常,能够实现15MPa密封承压。
附图说明
[0013]图1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传感器壳体示意图。
[0015]图中:1
‑
传感器壳体、2
‑
磁传感器元件、3
‑
电路板、4
‑
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如图1所示,磁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图2所示传感器壳体1内部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长槽内,再由两侧的工装定位紧固;电路板3安装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传感器供电及信号线缆从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图2所示传感器线缆出线孔4一侧)引出;传感器整体进行环氧树脂灌胶处理,烘干后得到传感器成品。
[0017]如图2所示,本技术传感器壳体1材料为非磁性金属材料内部掏空一体化加工而成,底面开口以便电气部件的安装和灌胶,传感器顶面和侧面是完全致密无缝金属配合底面灌胶,实现15MPa密封承压。磁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长槽内,由两侧的工装定位紧固,长槽顶面的壳体厚度1mm;长槽顶面厚度尺寸经实际测试可以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同时可避免与管壁摩擦和磕碰导致破损或变形问题。传感器线缆出线孔4为一个U型开口,其直径与线缆尺寸刚好对应。
[0018]本技术的传感器灌胶共分两步实现,首先,灌胶前,将磁传感器元件2 安装在壳体1内部,将磁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线缆与电路板3连接,传感器线缆与电路板3先留在壳体1外部,向壳体1内部注入环氧树脂胶至U型开口的位置,让胶充分完全的流向到传感器壳体内部的每个位置,不留任何空隙;然后,将传感器线缆和电路板3装入壳体1内部,传感器线缆卡入U型开口,然后继续灌胶至完全覆盖传感器线缆和电路板3,灌胶后烘干得到传感器成品。分两步灌胶的好处是避免胶流动不均匀,造成电路板3与壳体1顶面之间填充不实,影响传感器的密封承压能力。
[0019]本技术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经实际管道内检测应用,可解决其与管壁摩擦和磕碰(尤其是焊缝焊瘤)导致破损或变形问题;经15MPa油、水介质压力打压测试,工作完全正常,能够实现15MPa密封承压,满足15MPa高压力水或含水混熟海底管道适用要求。
[0020]上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其应用或用途。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这些方案和细节,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这些方案和细节做出修改或等同替换,修改或替换后的实施方案也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磁传感器元件(2)安装在传感器壳体(1)内部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长槽内,由两侧工装定位紧固;电路板(3)安装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传感器线缆从传感器壳体(1)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的出线孔(4)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磁内检测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昱达,熊鑫,郑莉,刘洋,陈新汉,李志华,张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