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715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3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包括:带支架人工血管、阻断件、阻流伞和可塑性导向杆;阻断件位于带支架人工血管的管腔内,与管腔的内壁贴附,以阻止管腔内的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阻流伞设有中心孔,其通过中心孔套设于带支架人工血管的外壁上;在阻流伞收拢的状态下,阻流伞的边缘相对于中心孔靠近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远端;在阻流伞打开的状态下,阻止带支架人工血管的外壁与血管壁之间的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阻断件与阻流伞沿带支架人工血管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阻断件靠近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近端,阻流伞靠近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远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在应用中阻止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便于用户操作,及在实施过程中安全可靠。全可靠。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目前手术是唯一能够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0003]其中,升主动脉替换、全主动脉弓替换及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A 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手术方案。通过利用人工材料进行替换,例如,利用四分支血管与术中支架进行替换。
[0004]在手术过程中,直视下在降主动脉植入术中支架,之后利用四分支血管与术中支架近端相吻合。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需要停循环,此时,肋间动脉、腹腔脏器、下肢等均处于缺血状态。停循环的时间根据患者及患者局部病变情况的不同,平均需要20

30分钟,由于停循环时间相对较长,使得成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5]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缝合四分支血管与术中支架,此时,下半身需要停循环(否则血液从远端向近端返流,影响手术视野,无法进行精确缝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定时吸引降主动脉内部分回血,才能保证手术部位的清晰。特别地,在此过程中,因为下半身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阻断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支架人工血管、阻断件、阻流伞和可塑性导向杆;所述阻断件位于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管腔内,与所述管腔的内壁贴附,以阻止所述管腔内的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所述阻流伞设有中心孔,其通过所述中心孔套设于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外壁上;在所述阻流伞收拢的状态下,所述阻流伞的边缘相对于所述中心孔靠近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远端;在所述阻流伞打开的状态下,阻止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外壁与血管之间的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所述阻断件与所述阻流伞沿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所述阻断件靠近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近端,所述阻流伞靠近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远端;所述可塑性导向杆贯穿于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管腔,并穿过所述阻断件及所述阻流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阻断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为瓣膜样结构,其包括瓣环和至少两个柔性瓣叶;所述瓣环包括彼此顺序交替连接的至少两个凹部和至少两个凸部,并形成封闭的环;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分别沿所述瓣环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柔性瓣叶均匀分布于所述瓣环内;所述柔性瓣叶之间沿所述瓣环的轴线方向形成一交汇部,且相邻的所述柔性瓣叶的边缘在其横向截面上彼此贴合;所述可塑性导向杆从近端的一侧穿过所述交汇部至远端;在移出所述可塑性导向杆的状态下,所述柔性瓣叶彼此之间贴合,所述交汇部闭合,以阻止血液从远端流向近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阻断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包括两个或三个柔性瓣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阻断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通过所述瓣环与所述带支架人工血管的内壁贴合;所述柔性瓣叶在远离所述瓣环的一端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朝向远端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瓯朱俊明孙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