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74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2
本申请公开一种多目摄像机,其中,安装轴为空心轴,且与机身壳体相连,上装饰盖设于机身壳体上,且与机身壳体形成藏线空间,机身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和穿线孔,穿线孔连通内部空间和藏线空间,安装轴的中空腔与藏线空间连通;电池组件和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且均设于内部空间中,从中空腔穿入的电线依次经过藏线空间和穿线孔而伸至内部空间中,且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下目组件和后目组件设于机身壳体之内,且分别外露于机身壳体的底端端面和后端端面;前目组件设于机身壳体之外,且位于机身壳体的前端,下目组件、后目组件和前目组件均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目摄像机


[0001]本申请属于监控设备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多目摄像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共安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场所配置有摄像机。在通常情况下,摄像机包括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对准某一个方向进行特定区域的拍摄。此种结构的摄像机虽然能够实现局部区域的针对性监控(即定向监控),但是无法满足大场景的监控。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摄像机采用鱼眼摄像头或采用配置有云台的球机,这类摄像机虽然能够实现大场景的监控,但是配置有鱼眼摄像头的摄像机存在无法定向拍摄的问题,进而存在抓拍不灵活的问题。
[0003]基于此,多目摄像机应运而生。多目摄像机包括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的朝向不同,从而能够分别在各自的朝向上进行小角度的定向拍摄,很显然,多目摄像机能够满足监控过程中多个角度的定向拍摄的需求,与此同时,多目摄像机的多个摄像头相互协同配合,进而能够兼顾定向拍摄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大场景的拍摄需求。
[0004]但是,相关技术涉及的多目摄像机仅仅依据拍摄方向而将多个摄像头集成在一起,存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最终导致整个多目摄像机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也显得较为笨重。这会影响多目摄像机的推广。可见,如何减小多目摄像机的占用空间,使其更加小型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5]另外,相关技术中涉及的多目摄像机在安装到位后需要电线穿入,但是在穿线完成后电线的较多部位会凌乱地外露于多目摄像机,这不但影响安装效果,而且还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目摄像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存在体积较大而占用较大的空间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多目摄像机,包括安装轴、上装饰盖、机身壳体、前目组件、下目组件、后目组件、电池组件和电路板组件;其中,
[0009]所述安装轴为空心轴,且与所述机身壳体相连,所述上装饰盖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且与所述机身壳体形成藏线空间,所述机身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和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连通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藏线空间,所述安装轴的中空腔与所述藏线空间连通;
[0010]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且均设于所述内部空间中,从所述中空腔穿入的电线依次经过所述藏线空间和所述穿线孔而伸至所述内部空间中,且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0011]所述下目组件和所述后目组件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之内,且分别外露于所述机身壳体的底端端面和后端端面;所述前目组件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之外,且位于所述机身壳体的
前端,所述下目组件、所述后目组件和所述前目组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监控设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相关技术进行改进,相关技术涉及的摄像机中,摄像机的壳体为类似于长方体的壳体,前目组件叠置在壳体的前端,导致摄像机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而且壳体内的空间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导致整个摄像机占用空间较大,显得异常笨重。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通过对多目摄像机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机身壳体的前端形成内凹的第一梯形空间,从而能够实现前目组件安装于第一梯形空间内,从而实现前目组件安装于机身壳体的前端外部,同时,第一梯形空间的设置能够将机身壳体的部分内部空间转移至机身壳体的外部,不但能够充分利用机身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同时能使得前目组件通过类似于下沉的安装方式来避免对多目摄像机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增大,有利于多目摄像机的小型化。
[0014]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能够通过在上装饰盖与机身壳体之间形成藏线空间,从安装轴的中空腔穿入的电线会会收拢于藏线空间内,从而较好地避免电线外露,进而能够避免电线占据较大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和图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的前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的前目组件的剖视图;
[0020]图6和图7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在不同视角下的剖视图;
[0021]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多目摄像机的机身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00

机身壳体、110

机身上盖、111

螺栓或螺钉、112

第二连接片、112a

第一连接孔、113

筒状穿线部、120

机身主体、121

定位柱、100a

第一梯形空间、100a1

前装饰盖安装柱、100a2

卡扣槽、100a3

插接定位槽、100a4

云台固定架安装柱、100a5

云台轴支架安装柱、100a51

云台轴安装槽、100a41

固定架限位槽、100b

内部空间、100b1

第一子空间、100b2

第二子空间、100c

后目装饰盖、100d

天线组件、100e

SD卡盖组件、100f

第一孔、100g

第二孔、100h

第一安装空间、110a1

第一理线架、100k

支撑面、
[0024]200

前目组件、200a

前装饰盖、210a

卡扣、210b

插接定位片、201

云台壳体、201a

云台前盖、201b

云台后盖、201b1

过线槽、201b2

第二理线架、201c

云台侧盖、201c1

油封、201c2

扭簧、201d

玻璃视窗、2011

云台轴、2011a

云台限位螺钉、2012

云台轴支架、202

第一镜头组件、203

第二镜头组件、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轴(700)、上装饰盖(800)、机身壳体(100)、前目组件(200)、下目组件(300)、后目组件(400)、电池组件(500)和电路板组件(600);其中,所述安装轴(700)为空心轴,且与所述机身壳体(100)相连,所述上装饰盖(800)设于所述机身壳体(100)上,且与所述机身壳体(100)形成藏线空间(C),所述机身壳体(100)具有内部空间(100b)和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连通所述内部空间(100b)和所述藏线空间(C),所述安装轴(700)的中空腔(720)与所述藏线空间(C)连通;所述电池组件(50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600)电连接,且均设于所述内部空间(100b)中,从所述中空腔(720)穿入的电线依次经过所述藏线空间(C)和所述穿线孔而伸至所述内部空间(100b)中,且与所述电路板组件(600)电连接;所述下目组件(300)和所述后目组件(400)设于所述机身壳体(100)之内,且分别外露于所述机身壳体(100)的底端端面和后端端面;所述前目组件(200)设于所述机身壳体(100)之外,且位于所述机身壳体(100)的前端,所述下目组件(300)、所述后目组件(400)和所述前目组件(200)均与所述电路板组件(60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摄像机还包括藏线压板(820),所述藏线压板(820)设置于所述藏线空间(C)内,所述藏线压板(820)用于对所述电线进行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饰盖(80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片(810),两个所述连接片(810)向着背离所述机身壳体(100)的方向凸出,所述机身壳体(100)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连接片(11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12)穿过所述上装饰盖(800),并分别贴设在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810)的内侧,所述安装轴(700)开设有安装轴螺纹孔(710),所述第二连接片(112)和所述第一连接片(810)相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2a)和第二连接孔(811),所述安装轴(700)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12a)和所述第二连接孔(811)并与所述安装轴螺纹孔(710)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片(112)和所述第一连接片(810)固定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100)包括机身上盖(110),所述机身上盖(110)设置有筒状穿线部(113),所述筒状穿线部(113)开设有所述穿线孔,所述筒状穿线部(113)凸出于所述机身上盖(110)的内壁,所述筒状穿线部(113)与所述机身上盖(1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穿线孔贯穿至所述机身上盖(110)朝向所述藏线空间(C)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穿线部(113)凸出至所述内部空间(100b)中,所述电池组件(500)的侧壁开设有避让槽(540),所述筒状穿线部(113)位于所述避让槽(540)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摄像机还包括多个外甩线接口(900),所述外甩线接口(900)通过外甩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600)电连接,所述外甩线自所述内部空间(100b)穿过所述穿线孔而部分位于所述藏线空间(C)内;所述上装饰盖(800)包括滑盖(830)和上装饰盖本体(840),所述滑盖(830)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装饰盖本体(840)上,所述滑盖(830)和所述上装饰盖本体(840)共同与所述机身壳体(100)围成所述藏线空间(C),所述滑盖(830)能够相对于上装饰盖本体(840)滑动,以打开所述藏线空间
(C),其中,在所述藏线空间(C)被打开的情况下,位于藏线空间(C)内的部分所述外甩线和多个所述外甩线接口(900)可从所述藏线空间(C)内伸至所述藏线空间(C)之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830)或所述上装饰盖本体(840)开设有豁口,在所述滑盖(830)与所述上装饰盖本体(840)配合,且处于关闭所述藏线空间(C)的情况下,所述豁口与所述滑盖(830)或所述上装饰盖本体(840)围成穿线通道(850),在所述外甩线接口(900)伸出至所述藏线空间(C)之外的情况下,所述外甩线穿过所述穿线通道(850)而与所述外甩线接口(900)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8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