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714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囤积泥沙的沉泥井;铺设在所述沉泥井的井口周围的覆盖层;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一侧的路缘石;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二侧的平缘石;其中,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边绿化带隔离;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面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道路雨水径流中的泥沙,保护受纳水体的水质,工程量小,造价低。造价低。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特别是指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具有产流量大、污染负荷高的特点。道路径流中往往携带大量泥沙和垃圾,直接进入雨水管道一方面会导致水体受到污染,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管道堵塞。在我国道路用地一般占总城市建设用地的10%~15%,但产生的径流污染(以悬浮物SS计)对受纳水体的贡献度可高达50%,尤其是降雨初期的径流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道路雨水径流消减和污染控制是一项关键技术。
[0003]现有技术对于雨水径流消减和污染控制的解决方案分为两种:一种是旋流器、调蓄池等灰色设施,将径流中的泥沙分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缺点是工程量大、造价高;另一种是海绵城市绿色设施,靠土壤、基质、植物综合作用滞蓄净化径流,但泥沙易在设施表面淤积或造成基质堵塞,过滤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减少道路雨水径流中的泥沙,保护受纳水体的水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包括:
[0007]用于囤积泥沙的沉泥井;
[0008]铺设在所述沉泥井的井口周围的覆盖层;
[0009]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一侧的路缘石;
[0010]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二侧的平缘石;
[0011]其中,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边绿化带隔离;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面隔离。
[0012]可选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还包括:立缘石,所述立缘石位于所述平缘石的两侧。
[0013]可选的,所述路缘石和所述立缘石的底部均有水泥砂浆底座。
[0014]可选的,所述沉泥井的上部开设有排水孔。
[0015]可选的,所述覆盖层由青石子构成。
[0016]可选的,所述雨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置于所述沉泥井的侧壁外侧,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17]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水孔。
[0018]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外部包覆有土工布。
[0019]可选的,所述沉泥井外部设有砾石排水层;所述砾石排水层包覆于所述沉泥井的侧壁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外周。
[0020]可选的,所述沉泥井底部外周设有混凝土垫层。
[0021]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雨水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囤积泥沙的沉泥井;铺设在所述沉泥井的井口周围的覆盖层;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一侧的路缘石;设在所述覆盖层第二侧的平缘石;其中,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边绿化带隔离;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适于将所述覆盖层与路面隔离。能够有效减少道路雨水径流中的泥沙,保护受纳水体的水质,工程量小,造价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雨水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2是图1的箭头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的箭头方向上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排水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水孔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沉泥井;2、排水管道;3、覆盖层;4、路缘石;5、平缘石;6、立缘石;7、排水孔;8、进水孔;9、土工布;10、砾石排水层;11、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囤积泥沙的沉泥井1;铺设在所述沉泥井1的井口周围的覆盖层3;设在所述覆盖层3第一侧的路缘石4;设在所述覆盖层3第二侧的平缘石5;其中,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4适于将所述覆盖层3与路边绿化带隔离;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5适于将所述覆盖层3与路面隔离。
[0031]这里,所述沉泥井1可以使用不锈钢材质,这样可以防止所述沉泥井1长期被雨水浸泡生锈;所述沉泥井1是可拆卸的,当所述沉泥井1内的泥沙堆积到预设高度时,可以将所述沉泥井1拆卸出来,以便于清理所述沉泥井1内部的泥沙;
[0032]所述路缘石4可以起到将雨水过滤装置与绿化带分隔开的作用,防止所述覆盖层3被雨水冲散到绿化带中,所述路缘石4的材质可以选用黑色花岗岩,这种材质具有质地坚硬、不易变形、抗压能力强,抗弯曲强度大、平面称定好;不易磁化、不易风化、不受潮湿影响、耐气候性强;耐酸碱、耐腐蚀性强;花色均匀、美观性强的优点。
[0033]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通过雨水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道路雨水径流中的泥沙,保护受纳水体的水质。
[0034]本技术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雨水过滤装置还包括:立缘石6,所述立缘石6位于所述平缘石5的两侧。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平缘石5是指顶面与路面平齐的平缘石;立缘石是指顶面高于路面的立缘石。
[0036]所述平缘石5可以引导雨水先流入所述沉泥井1,将泥沙沉淀下来,上部较清澈的
雨水通过所述沉泥井1的排水孔7进入所述砾石排水层10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在通过所述排水管道2排到附近的雨水井,从而完成雨水径流的过滤与净化。
[0037]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平缘石5两端的所述立缘石6的形状可以为直角三角体,但不限于直角三角体,雨水可以通过所述立缘石6的斜边流向所述平缘石5,进而流入所述覆盖层3或者所述沉泥井1中,进一步可以实现雨水的过滤,同时使得所述立缘石6与所述平缘石5的衔接更加美观、流畅;
[0038]所述平缘石5和所述立缘石6均可以优选花岗岩材质,这种材质具有质地坚硬、不易变形、抗压能力强,抗弯曲强度大、平面称定好;不易磁化、不易风化、不受潮湿影响、耐气候性强;耐酸碱、耐腐蚀性强;花色均匀、美观性强的优点。
[0039]如图2所示,本技术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路缘石4和所述立缘石6的底部均有水泥砂浆底座12。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砂浆底座12可以对和所述立缘石6起到固定作用,使得所述路缘石4和所述立缘石6装设的更加稳固。
[0041]如图2所示,本技术又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沉泥井1的上部开设有排水孔7。
[0042]本实施例中,当雨水落入所述沉泥井1中时,密度大的泥沙沉于所述沉泥井1的底部进行沉积,而密度小的雨水则上浮于所述沉泥井1中,通过开设于所述沉泥井1上部的多个所述排水孔7排出所述沉泥井1外部,从而实现雨水的过滤,所述排水孔7的个数可以根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囤积泥沙的沉泥井(1);铺设在所述沉泥井(1)的井口周围的覆盖层(3);设在所述覆盖层(3)第一侧的路缘石(4);设在所述覆盖层(3)第二侧的平缘石(5);其中,所述第一侧的路缘石(4)适于将所述覆盖层(3)与路边绿化带隔离;所述第二侧的平缘石(5)适于将所述覆盖层(3)与路面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缘石(6),所述立缘石(6)位于所述平缘石(5)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4)和所述立缘石(6)的底部均有水泥砂浆底座(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井(1)的上部开设有排水孔(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遇琦何俊超白伟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