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41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包括防漏部和引流部,所述防漏部包括防漏罩和位于防漏罩一侧的粘胶层;引流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防漏罩固定连接,且防漏罩与套管的连接位设置通孔,所述套管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引流袋。本方案通过防漏罩及套管,收集引流管内及引流管周围侧漏的渗液,通过套管传输到引流袋内,引流袋内的叶片防止引流袋内积液逆流,有效避免逆流感染;同时设置固定部二次固定套管,防止装置脱落。置脱落。置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安置引流管,引导积液流出,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的积聚而引发感染扩散。
[0003]术后安置的引流管由丝线固定且与皮肤垂直接触,容易滑脱;且引流管经常会因压弯、折叠而出现引流不通畅或积液从引流管口周围渗出,导致患者切口敷料潮湿甚至弄湿衣物和被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也增加了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04]现有技术CN111939334A公布了一种可更换式竖向免脱落引流管积液装置,包括皮肤粘结垫,与皮肤粘结垫外圆外表面粘结的伞形集液斗,粘结在皮肤粘结垫上表面的竖向防脱卡块,竖向防脱卡块内有竖向防脱卡道和竖向防脱卡扣,竖向防脱卡道卡紧软套管,软套管内部穿过在患者身体引出的断头引流管,将断头引流管固定在皮肤粘结垫上的粘结片,连接在皮肤粘结垫上表面,位于断头引流管末端的横向防脱卡块,横向防脱卡块内有横向防脱卡道和横向防脱卡扣,伞形集液斗尾部连接有外置引流管,引流管末端连接引流袋。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具有如下缺点:
[0005]1)现有技术中设置软套管与引流管连接,并将软套管通过竖向防脱卡块和横向防脱卡块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实现将患者体内积液引流出体外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软套管的固定结构过于复杂,使用比较麻烦,不方便;
[0006]2)现有技术中软套管引流出的积液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再由伞形集液斗收集存放于引流袋中;然而积液与患者皮肤接触过多易出现破溃、感染,加重患者病情;
[0007]3)现有技术中采用伞形集液斗收集积液,然而伞形集液斗体积较大,患者携带伞形集液斗时会影响患者穿衣和活动;另外,患者若不慎碰到伞形集液斗则容易引起伞形集液斗晃动甚至脱落,从而引发感染,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防漏引流装置易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包括防漏部和引流部,所述防漏部包括防漏罩和位于防漏罩一侧的粘胶层;引流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防漏罩固定连接,且防漏罩与套管的连接位设置通孔。
[0010]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0011]1、与现有防漏引流装置易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相比,本方案设置套管,使用时将引流管直接插入套管中,将引流出体外的积液沿着套管引流离开人体,避免积液与皮肤直接接触而引发患者皮肤感染。
[0012]2、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多重引流管固定装置相比,本方案将固定在人体处的引
流管直接穿入套管中,套管为引流管提供固定空间,无需额外对引流管进行固定,结构更加简单;同时套管保护引流管,避免因引流管压弯、折叠而出现引流不通畅或积液从引流管口周围渗出的现象。
[0013]3、与现有技术中伞形集液斗呈立体结构相比,本方案防漏罩一侧设有粘胶层,便于防漏罩紧贴在患者皮肤,有效避免患者穿衣不便或因活动过程中的轻微碰触而导致防漏罩脱落,从而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甚至引发感染。
[0014]4、本方案通过导管将自引流管口周围渗出的积液及时引流离开患者皮肤,有效防止积液从引流管口侧漏弄湿衣物和被褥,避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进而降低了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15]优选的,所述套管远离防漏罩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引流袋。采用上述方案,便于集中收集引流管和套管引流的积液,便于医生和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术后及通过检测积液判断患者恢复状况。
[0016]优选的,所述引流袋进液口外固定连接有引流导管,引流导管远离引流袋一端设有锥形接头,锥形接头与套管可拆卸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引流导管将套管内引流的积液引流至引流袋中。
[0017]优选的,所述引流袋进液口内设有一组表面贴合的叶片。采用上述方案,积液自引流导管进入引流袋时,在积液的压力下冲开表面贴合的叶片,而当引流袋不慎倒放时,叶片在引流袋内的积液的压力下相互贴合,避免引流袋内积液逆流至引流导管中,有效防止积液的逆流感染。
[0018]优选的,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套管远离防漏罩的一端。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套管远离防漏罩的一端固定,可以选择将套管固定在患者平皮肤或衣物上,便于患者携带引流管活动,有效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术后生活。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对称设于套管外壁的两个固定片,固定片一侧设有粘胶贴。采用上述方案,两个固定片粘贴在患者皮肤或衣物上即可实现套管的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可供套管穿过的通道。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患者将套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同时固定带还能承载引流袋的重量,便于患者携带引流袋行走。
[0021]优选的,所述套管内径尺寸为2cm。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常规引流管成功插入套管中,便于套管保护引流管部被压弯、折叠而影响引流效果。
[0022]优选的,防漏罩一侧的粘胶层为环形,粘胶层的外径尺寸为14

16cm,内径尺寸为3

4cm。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套管稳稳固定在患者引流口附近,有效避免轻微施力即可将防漏罩撕下。
[0023]优选的,所述防漏罩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等,采用上述方案,有效避免其他材料长期接触观者皮肤引起患者不适。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整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漏罩1、粘胶层11、套管2、固定片3、粘胶贴31、固定带4、通道41、魔术贴42、引流袋5、引流导管6、锥形接头61、叶片7、引流管8。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防漏部和引流部,防漏部包括防漏罩1和位于防漏罩1一侧的粘胶层11,防漏罩1由硅胶材料制成;粘胶层11为环形,粘胶层11外粘贴有离型纸,粘胶层11的外径尺寸为14

16cm,内径尺寸为3

4cm,本实施例总粘胶层11的外径尺寸为15cm,内径尺寸为3cm;便于稳固固定防漏罩1。引流部包括套管2,套管2与防漏罩1固定连接,且防漏罩1与套管2的连接位设置通孔,本实施例具体为套管2固定在防漏罩1的中部,便于均匀固定套管2;套管2内径尺寸为2cm,便于安装套管2时将留置于患者引流口处的引流管8插入套管2,辅助固定引流管8和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漏部和引流部,所述防漏部包括防漏罩和位于防漏罩一侧的粘胶层;引流部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防漏罩固定连接,且防漏罩与套管的连接位设置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远离防漏罩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引流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进液口外固定连接有引流导管,引流导管远离引流袋一端设有锥形接头,锥形接头与套管可拆卸的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进液口内设有一组表面贴合的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防侧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套管远离防漏罩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伟张宇傅念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