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19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本体,塑料连接套内插设有引流瓶连接管,引流瓶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引流瓶本体内的引流液返流的第一防返流机构,第一防返流机构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出液管,负压球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构,负压机构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进液管,负压球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负压机构内的引流液体返流的第二防返流机构;引流瓶进液管连接有第一防返流机构,该防返流机构设置有活瓣,可让引流液通过引流瓶进液管进入引流瓶本体内,而引流瓶本体内积累的引流液无法返流通过第一防返流机构,可有效避免引流瓶内液体返流所致的胸腹腔感染。胸腹腔感染。胸腹腔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引流袋一般指的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
[0003]现有的医院临床科室使用的引流袋不具有防返流功能和负压吸引功能,在引流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返流造成感染,且肿瘤患者的胸腹腔积液较为粘稠,甚至还混有肿瘤坏死组织,容易导致引流管堵管。
[0004]此外,医院临床科室使用的引流袋规格为1500ml,容量过大,容易导致患者一次引流量过多,使得患者发生虚脱、腹痛、胸膜反应等不适,并且袋体过大,患者携带不方便,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本体,所述引流瓶本体的进液口端套设有塑料连接套,所述塑料连接套内插设有引流瓶连接管,所述引流瓶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所述引流瓶本体内的引流液返流的第一防返流机构,所述第一防返流机构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出液管,所述负压球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上设置有出气口,且所述负压机构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进液管,所述负压球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所述负压机构内的引流液体返流的第二防返流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引流瓶本体的出液口端安装有出液口开关,且所述引流瓶本体的外壁上刻有刻度,所述第二防返流机构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胸管连接管,所述胸管连接管上安装有卡扣。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返流机构和所述第二防返流机构均包含有防返流瓶、固定环、固定管、支撑板和活瓣,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于所述防返流瓶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所述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活瓣。
[0010]优选的,所述引流瓶本体放置于网兜内,所述网兜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腰带,每条所述腰带上均设置有魔术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引流瓶进液管连接有第一防返流机构,该防返流机构设置有活瓣,可让引流液通过引流瓶进液管进入引流瓶本体内,而引流瓶本体内积累的引流液无法返流通
过第一防返流机构,可有效避免引流瓶内液体返流所致的胸腹腔感染;
[0012]设置有负压机构,通过捏扁的方式,可使得球内呈负压状态,起到负压引流的作用,且操作简便,可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操作,从而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13]负压球进液管的进液口端设置有第二防返流机构,且内部同样设置有活瓣,可避免负压机构内部的引流液返流导致胸腹腔感染;
[0014]设计有网兜、腰带、魔术贴等,患者可以把引流瓶牢固的系在腰上,可以避免引流瓶高过穿刺点导致引流液返流,也可以避免引流瓶滑落导致引流管的脱落;
[0015]引流瓶本体瓶身透明,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瓶身小巧,可以有效避免一次引流量过多,便于患者携带;瓶身上设置有精确的刻度,可以精确的测量引流液量;瓶尾处设置有出液口开关,有利于及时倾倒瓶内的引流液。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防返流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防返流瓶的内部俯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引流瓶本体;2、出液口开关;3、塑料连接套;4、引流瓶连接管;5、第一防返流机构;51、防返流瓶;52、固定环;53、固定管;54、支撑板;55、活瓣;6、负压球出液管;7、负压机构;8、负压球进液管;9、第二防返流机构;10、胸管连接管;11、刻度;12、网兜;13、腰带;14、魔术贴; 15、出气口;16、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本体1,引流瓶本体1的进液口端套设有塑料连接套3,塑料连接套3内插设有引流瓶连接管4,引流瓶连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引流瓶本体1内的引流液返流的第一防返流机构5,第一防返流机构5 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出液管6,负压球出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构7,负压机构7上设置有出气口15,且负压机构7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进液管 8,负压球进液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负压机构7内的引流液体返流的第二防返流机构9。
[0022]引流瓶本体1的瓶身可设计为圆柱状,使用医院临床输液器的同类原材料(聚氯乙烯)制造,瓶身透明,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整体不会太软,也不会太硬,以减少患者的不适。
[0023]负压机构7可设计为球状机构,通过捏扁的方式,可使得球内呈负压状态,起到负压引流的作用,且操作简便,可教会患者及家属自行操作,从而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0024]出气口15的设置,在医护人员需要使用负压机构7进行引流时,需打开出气口15,通过捏扁负压机构7将空气从出气口15内排出,在管道内制造负压环境,便于主动引流。
[0025]进一步,引流瓶本体1的出液口端安装有出液口开关2,且引流瓶本体1 的外壁上
刻有刻度11,第二防返流机构9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胸管连接管10,胸管连接管10上安装有卡扣16。
[0026]引流瓶本体1容积可设计为200ml,瓶身小巧,可以有效避免一次引流量过多,便于患者携带;瓶身上设置有精确的刻度11,可以精确的测量引流液量;瓶尾处设置有出液口开关2,有利于及时倾倒瓶内的引流液。
[0027]卡扣16的设置,便于患者将胸管连接管10固定于衣服上以及不需引流的时候关闭引流管;胸管连接管10与胸管相连接,引流液的流通路径依次为:胸管、胸管连接管10、第二防返流机构9、负压球进液管8、负压机构7、负压球出液管6、第一防返流机构5、引流瓶连接管4、引流瓶本体1。
[0028]具体的是,第一防返流机构5和第二防返流机构9均包含有防返流瓶51、固定环52、固定管53、支撑板54和活瓣55,固定环52固定安装于防返流瓶 51的内壁上。
[0029]通常,固定管53固定连接于固定环52的下表面,固定管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板54,每个支撑板54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活瓣55。
[0030]在第一防返流机构5(第二防返流机构9同理)内无压力的状态下,三片活瓣55呈聚拢状态,当引流液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瓶本体(1),所述引流瓶本体(1)的进液口端套设有塑料连接套(3),所述塑料连接套(3)内插设有引流瓶连接管(4),所述引流瓶连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所述引流瓶本体(1)内的引流液返流的第一防返流机构(5),所述第一防返流机构(5)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出液管(6),所述负压球出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机构(7),所述负压机构(7)上设置有出气口(15),且所述负压机构(7)的进液口端连接有负压球进液管(8),所述负压球进液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可防止所述负压机构(7)内的引流液体返流的第二防返流机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抗返流负压可测量医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本体(1)的出液口端安装有出液口开关(2),且所述引流瓶本体(1)的外壁上刻有刻度(11),所述第二防返流机构(9)的进液口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玲陈雅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