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漂浮灯光喷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94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上漂浮灯光喷泉,其包括一透光壳体、发光组件以及喷水组件;壳体内形成有一空腔,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壳和底壳,上壳的外侧面形成一带状发光面;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光源位于电路板的朝向开口部一侧的正面,第二光源位于电路板的背面,开口部还设置有盖设在电路板上方的透明盖板;喷水组件包括喷头和输水管,喷头设置在盖板的上方,输水管的一端与喷头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自壳体的空腔穿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灯光喷泉,形成壳体的上壳和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了壳体的防水性能,避免向壳体内渗水,而且节约开模成本和装配成本,其次,具有较好的景观照明效果。具有较好的景观照明效果。具有较好的景观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漂浮灯光喷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喷泉件
,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漂浮灯光喷泉。

技术介绍

[0002]灯光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经过多年的发展,按照表现形式,现如今的灯光喷泉包括音乐喷泉、程控喷泉、音乐加程控喷泉、激光水幕电影、趣味喷泉等,按照安装方式,灯光喷泉又分为固定喷泉和水上漂浮喷泉。水上漂浮喷泉,顾名思义为可漂浮在水上的可移动喷泉,目前,这类喷泉一般为小型喷泉,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壳装电子部件,上壳用于漂浮,而且上壳和下壳为分体结构,这样,不但增加壳体的开模数量,而且需要为上壳和下壳的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不但增加生产和装配成本,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壳一体化结构同时具有景观照明作用的水上漂浮灯光喷泉。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灯光喷泉,其包括一可漂浮在水上的透光壳体、发光组件以及喷水组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空腔,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壳的直径,且所述上壳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一中空的环形腔体,以使得,在所述上壳的外侧面形成一带状发光面;所述上壳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开口部,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所述开口部一侧的正面,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所述开口部还设置有盖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方的透明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喷头和输水管,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自所述壳体的空腔穿出。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水上漂浮灯光喷泉,为一可漂浮在水上移动的并具有景观照明作用的灯光喷泉,其包括透光壳体、发光组件以及喷水组件,其中,形成壳体的上壳和底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了壳体的防水性能,避免向壳体内渗水,而且节约开模成本和装配成本;其次,由于电路板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光源,因此,既可壳体上方投射光线,以照明喷射出的水柱,又可通过上壳上的带状发光面向侧面发光,从而提升了该灯光喷泉的景观照明效果。
[0006]较佳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朝向底面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的可供所述输水管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水管紧配合连接,所述喷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水泵,所述输水管与所述水泵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一滤板,所述滤板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所述容置槽而堵塞所述喷头的进水通道。
[0008]较佳地,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水泵电性连接的可充电电源。
[0009]较佳地,所述水泵上设置有两裸露的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启/停的电极触点,分别为阴极触点和阳极触点。
[0010]较佳地,所述盖板的上方还设置有与其密封连接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可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喷头穿过的安装孔和若干位于所述安装孔周围的透光孔。
[0011]较佳地,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太阳能板上的透光孔正相对。
[0012]较佳地,所述输水管固定在所述盖板上以与所述盖板形成一体。
[0013]较佳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0014]较佳地,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之间的过渡面为弧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灯光喷泉的正面立体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灯光喷泉的背面立体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灯光喷泉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灯光喷泉的分解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纵截面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灯光喷泉的背面立体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泵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3]如图1至图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灯光喷泉,为一种可漂浮在水上的带有景观照明效果的喷泉结构件,该灯光喷泉包括一可漂浮在水上的透光壳体1、发光组件以及喷水组件,壳体1内形成有一用于安装发光组件和喷水组件的空腔100。
[0024]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为轻质塑胶结构,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壳10和底壳11,上壳10的直径大于底壳11的直径,使得该灯光喷泉整体呈帽状结构,且上壳10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一中空的环形腔体12,以使得,在上壳10的外侧面形成一带状发光面13。较优地,上壳与底壳之间的过度面G为弧形,不仅美观,而且使得壳体1整体任性更好,使用寿命长。
[0025]上壳10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空腔100连通的开口部14,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20和设置在电路板20上的第一光源21、第二光源22,所电路板20设置在空腔100内的开口部14,第一光源21位于电路板20的朝向开口部14一侧的正面,第二光源22位于电路板20的背面,开口部14还设置有盖设在电路板20上方的透明盖板3,盖板3与上壳10体1密封连接,具体地,盖板3与上壳1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喷水组件包括喷头50和输水管51,喷头50设置在盖板3的上方,输水管51的一端与喷头50连接,输水管51的另一端自壳体1的空腔100穿出。
[0026]在本实施例中公开的灯光喷泉,在使用时,漂浮在水平上,从而可根据需要将灯光喷泉移动至任意位置。其次,形成壳体1的上壳10和底壳11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有效提升
了壳体1的防水性能,避免向壳体1内渗水,而且节约开模成本和装配成本。另外,一体成型的壳体1,耐摔、抗暴、抗紫外线腐蚀。再者,由于电路板20上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光源,因此,使用时,位于电路板20正面的第一光源21发出的光线穿过盖板3投射到自喷头50喷出的水柱上,位于电路板20背面的第二光源22发出的光线投射到上壳10体1的发光面13上,从而使得上壳10体1形成一围绕水柱的带状光源,从而提升了该灯光喷泉的景观照明效果。
[0027]可选地,如图4,输水管51固定在盖板3上以与盖板3形成一体,从而避免水流通过输水管51与盖板3的连接处进入壳体1内,而且方便装配。
[0028]如图5和图6,底壳11上还设置有朝向底面开口的容置槽15,容置槽15内设置有与壳体1的空腔100连通的可供输水管51穿过的通孔16,且通孔16与输水管51紧配合连接,从而避免水自容置槽15内的通孔16进入壳体1的空腔100中。喷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容置槽15内的水泵52,输水管51与水泵52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水泵52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容置槽15内,使得灯光喷泉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有利于灯光喷泉整体漂浮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漂浮灯光喷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漂浮在水上的透光壳体、发光组件以及喷水组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空腔,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壳的直径,且所述上壳的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一中空的环形腔体,以使得,在所述上壳的外侧面形成一带状发光面;所述上壳的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所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开口部,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朝向所述开口部一侧的正面,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所述开口部还设置有盖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方的透明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喷头和输水管,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上方,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自所述壳体的空腔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灯光喷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朝向底面开口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壳体的空腔连通的可供所述输水管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水管紧配合连接,所述喷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的水泵,所述输水管与所述水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明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