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97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包括内凹结构的盆体,盆体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盆体上层设有若干根出水条并在出水条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盆体中部设有连接基台;连接基台底部通过出水网区与盆体上层连接,连接基台顶部与喷头体连接;喷头体顶部设有顶部喷嘴,喷头体侧部设有若干根侧部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出的水体掉落至盆体内,从连接基台底部的出水网区进行回收或者排出;当水体量较大时,水体也从出水条上的出水孔进行回收或者排出。者排出。者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泉装置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对水体进行回收或者排出,现有技术中,喷泉装置往往采用水池或者地面进行水体的排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用地的紧张,无法再建造占地面积很大的喷泉装置。对应的,需要开发能对水体进行及时回收或排出的小型化喷泉装置,可以用于室内的喷泉装置,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喷出的水体掉落至盆体内,从连接基台底部的出水网区进行回收或者排出;当水体量较大时,水体也从出水条上的出水孔进行回收或者排出。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凹结构的盆体,盆体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盆体上层设有若干根出水条并在出水条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盆体中部设有连接基台;所述连接基台底部通过出水网区与盆体上层连接,连接基台顶部与喷头体连接;所述喷头体顶部设有顶部喷嘴,喷头体侧部设有若干根侧部喷管。
[0005]其中,所述的出水条为由出水网区到盆体边缘呈放射状设置。
[0006]其中,所述的连接基台顶部设有顶部内螺纹段,喷头体底部设有底部外螺纹段,连接基台与喷头体之间通过顶部内螺纹段与底部外螺纹段活动连接。
[0007]其中,所述的喷头体侧部设有3根侧部喷管,3根侧部喷管位于同一平面,侧部喷管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20
°

[0008]其中,所述的喷头体侧部设有4根侧部喷管,4根侧部喷管位于同一平面,侧部喷管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
°

[0009]其中,所述的侧部喷管包括横管与端部的端部喷嘴,横管上设有若干个中部喷嘴。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喷出的水体掉落至盆体内,从连接基台底部的出水网区进行回收或者排出。当水体量较大时,水体也从出水条上的出水孔进行回收或者排出。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水体的快速回收或者排出,在盆体较小时,也能及时排出水体,防止水体溢出。也是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将该喷泉装置小型化,用于室内喷泉景观的制造,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喷泉装置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为盆体、2为出水条、3为出水孔、4为出水网区、5为连接基台、6为顶部内螺纹段、7为底部外螺纹段、8为喷头体、9为顶部喷嘴、10为侧部喷管、11为端部喷嘴、12为中部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4]本技术的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包括内凹结构的盆体1,盆体1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盆体1上层设有若干根出水条2并在出水条2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盆体1中部设有连接基台5;连接基台5底部通过出水网区4与盆体1上层连接,连接基台5顶部与喷头体8连接;喷头体8顶部设有顶部喷嘴9,喷头体8侧部设有若干根侧部喷管10。其中,出水条2为由出水网区4到盆体1边缘呈放射状设置。连接基台5顶部设有顶部内螺纹段6,喷头体8底部设有底部外螺纹段7,连接基台5与喷头体8之间通过顶部内螺纹段6与底部外螺纹段7活动连接。喷头体8侧部设有3根侧部喷管10,3根侧部喷管10位于同一平面,侧部喷管10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20
°
;或者喷头体8侧部设有4根侧部喷管10,4根侧部喷管10位于同一平面,侧部喷管10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
°
。侧部喷管10包括横管与端部的端部喷嘴11,横管上设有若干个中部喷嘴12。
[0015]使用时,连接基台5与喷头体8之间通过顶部内螺纹段6与底部外螺纹段7连接,采用顶部内螺纹段6与底部外螺纹段7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喷头体8的安装、拆卸与更换。水体进入喷头体8中,从顶部喷嘴9喷出,同时水体进入侧部喷管10,从端部喷嘴11与中部喷嘴12喷出,制造喷泉景观。
[0016]喷出的水体掉落至盆体1内,从连接基台5底部的出水网区4进行回收或者排出。当水体量较大时,水体也从出水条2上的出水孔3进行回收或者排出。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水体的快速回收或者排出,在盆体1较小时,也能及时排出水体,防止水体溢出。也是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将该喷泉装置小型化,用于室内喷泉景观的制造,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喷泉装置的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凹结构的盆体(1),盆体(1)为中空的双层结构,盆体(1)上层设有若干根出水条(2)并在出水条(2)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盆体(1)中部设有连接基台(5);所述连接基台(5)底部通过出水网区(4)与盆体(1)上层连接,连接基台(5)顶部与喷头体(8)连接;所述喷头体(8)顶部设有顶部喷嘴(9),喷头体(8)侧部设有若干根侧部喷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条(2)为由出水网区(4)到盆体(1)边缘呈放射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体回收的喷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基台(5)顶部设有顶部内螺纹段(6),喷头体(8)底部设有底部外螺纹段(7),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金龙喷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