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93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其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的后挂组件,两个耳机主体和后挂组件形成的围设区域与人体头部的造型对应,所述的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的转动方向为:两个耳机主体可相向转动或反向转动,通过转动扩大或缩小围设区域的面积;所述的后挂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弹性伸缩部和位于弹性伸缩部两侧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的一端与弹性伸缩部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耳机主体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耳机主体的角度,以及后挂组件的伸缩长度,以配合不同用户的头型、脸型,从而获得最佳的声学表现力。学表现力。学表现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产品
,特指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

技术介绍

[0002]骨传导耳机通常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的后挂组件。耳机主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耳挂件和机芯部,其中机芯部作为骨传导耳机的核心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用户头部的皮肤表面接触。在机芯内部设置有换能装置,换能装置令耳机主体的皮肤接触区域产生骨导声。换能装置内部设置有容置腔体,该容置腔体通过振膜将其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在机芯部上开设有与后腔连通的出声孔。振膜在换能装置中的相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由出声孔向人耳传输的气导声,从而令骨传导耳机可以同时输出骨导声和气导声,从而改善耳机的声学表现力。
[0003]在骨传导耳机佩戴过程中,机芯部内侧面设置有皮肤接触区域。为了获得更好的声学表现力,该皮肤接触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用于与用户的皮肤贴合设置,而第二区域相对于用户的皮肤具有一定倾斜并形成有一定的细微间隔,这样可以兼顾气导声和骨导声的传输,从而令用户获得更好的声学效果。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受制于现有的骨传导耳机的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限制,许多用户在佩戴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完美实现上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最佳设置。虽然现有的骨传导耳机中的后挂组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但是由于不同用户的头型差异较大,后挂组件的弹性扩张或收缩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使用者的头型。基于这种原因,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和大小的骨传导耳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的后挂组件,两个耳机主体和后挂组件形成的围设区域与人体头部的造型对应,所述的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的转动方向为:两个耳机主体可相向转动或反向转动,通过转动扩大或缩小围设区域的面积;所述的后挂组件包括:位于中间的弹性伸缩部和位于弹性伸缩部两侧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的一端与弹性伸缩部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耳机主体可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耳机主体端部形成有一枢轴,所述的连接部的端部成型有与枢轴套接配合的轴孔。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枢轴与轴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枢轴表面形成的连续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的
轴孔内壁形成有与第一定位槽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孔内壁形成有连续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的枢轴表面形成有与第二定位槽配合的第二定位凸起。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性伸缩部包括:位于中间的结合部和位于结合部两侧的弹性条,所述的结合部内开设有供弹性条插入的伸缩通道;所述的弹性条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弹性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的伸缩通道内,并且该弹性条插入伸缩通道的一端通过定位机构限制。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机构为:所述的伸缩通道内壁形成有连续的定位槽,所述的弹性条插入伸缩通道内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点。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机构为:所述的伸缩通道内壁形成有连续的定位槽,所述的弹性条插入伸缩通道内的一端设置有一定位珠,该定位珠安装在弹性条上开设的一圆孔中。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首先,本技术中的两个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这样可以转动耳机主体的角度,令耳机主体向围设区域内方向靠近或者远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令耳机主体中机芯部上的皮肤接触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人体皮肤之间形成所要求位置。
[0016]其次,后挂组件采用可身伸缩结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缩短真个后挂组件的长度,这样就可以适应各种用户的不同大小头型,从而令每个用户都可以舒适佩戴。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调整耳机主体的角度,以及后挂组件的伸缩长度,就可以调整皮肤接触区域中第一人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位置和角度,从而令耳机围设区域的面积形成空间可以配合不同用户的头型、脸型,从而获得最佳的声学表现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结合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耳机主体与后挂组件另一结合方式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后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后挂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其包括:两个耳机主体10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10的后挂组件20,两个耳机主体10和后挂组件20形成的围设区域100与人体头部的造型对应。
[0026]结合图2所示,耳机主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耳挂件3和机芯部4,其中耳挂件3用于安装电路板和电池,机芯部4内安装有换能装置。本技术在使用时,机芯部4内侧面设置有皮肤接触区域。该皮肤接触区域自上而下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为了获得更好的声
学表现力,该皮肤接触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用于与用户的皮肤贴合设置,而第二区域相对于用户的皮肤具有一定倾斜并形成有一定的细微间隔。为了令所有的用户均可以获得更好的声学效果,本技术中耳机主体10与后挂组件20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的转动方向为:两个耳机主体10可相向转动或反向转动,通过转动扩大或缩小围设区域100的面积,通过调整耳机主体10的转动角度,以实现机芯部4皮肤接触区域中的第一区域用于与用户的皮肤贴合设置,而第二区域相对于用户的皮肤具有一定倾斜并形成有一定的细微间隔。
[0027]本技术中,所述的后挂组件20包括:位于中间的弹性伸缩部21和位于弹性伸缩部21两侧的连接部22,其中连接部22的一端与弹性伸缩部21连接,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耳机主体10可转动连接。
[0028]所述的耳机主体10与后挂组件2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耳机主体10中的耳挂件3的上端形成有一枢轴11,连接部22的端部成型有与枢轴11套接配合的轴孔221。为了保证耳机主体10相对于后挂组件20转动后,可以自行定位,在枢轴11与轴孔221之间必须设置相应的定位结构。最常见的定位机构可以采用:枢轴11与轴孔221之间为过盈配合,通过枢轴11与轴孔221之间的摩擦力获得相应的定位。但是,这种方式最大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包括:两个耳机主体(10)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10)的后挂组件(20),两个耳机主体(10)和后挂组件(20)形成的围设区域(100)与人体头部的造型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主体(10)与后挂组件(20)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二者之间的转动方向为:两个耳机主体(10)可相向转动或反向转动,通过转动扩大或缩小围设区域(100)的面积;所述的后挂组件(20)包括:位于中间的弹性伸缩部(21)和位于弹性伸缩部(21)两侧的连接部(22),其中连接部(22)的一端与弹性伸缩部(21)连接,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耳机主体(10)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主体(10)与后挂组件(20)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为:所述的耳机主体(10)端部形成有一枢轴(11),所述的连接部(22)的端部成型有与枢轴(11)套接配合的轴孔(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11)与轴孔(221)之间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及大小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11)表面形成的连续的第一定位槽(111),所述的轴孔(221)内壁形成有与第一定位槽(111)配合的第一定位凸起(22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嗣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