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开关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反激变换器具有电路简单且成本低、可靠性高、良好的输入输出隔离特性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开关电源。传统反激变换器的效率并不能做到很高,这也限制了其在高性能、大功率场合的应用,而导致其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反激变压器的漏感占励磁电感感量的2%
‑
5%,甚至在输入输出隔离要求更高的场合,漏感占比更大。由于在主开关管开通期间,同时对励磁电感、漏感激磁储存能量,但在励磁电感去磁期间,漏感的能量并不能传递到副边,反而在主开关管关断时其漏源极产生巨大的电压尖峰,严重时可能造成开关管击穿,且漏感能量通过漏感与结电容的谐振损耗掉,故该需要对漏感的能量进行处理,否则该能量会以热的形式直接损耗掉,对效率影响大,并带来更严重的EMI问题。
[0003]所以,有必要通过增加钳位电路处理反激变换器的漏感能量,抑制主开关管的关断电压尖峰,并将漏感能量回馈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所述开关电源采用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拓扑,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原边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电源初级侧电路中主开关管和钳位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副边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次级侧电路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隔离信号传输模块,被配置为传递所述原边控制器和所述副边控制器之间的信号;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执行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主开关管、所述钳位开关管和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在所述开关电源每个工作周期的初始状态均为关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开关电源每个工作周期中:获取表征所述开关电源输出功率大小的第一信号;获取表征所述主开关管漏源两端谐振电压为波峰的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一信号与第一设定值比较;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设定值,则生成第三信号;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设定值,则生成第四信号;依据所述第一信号与第一设定值比较的结果控制所述开关电源工作在不同的模式:模式一,生成的是第三信号,则依次控制所述主开关管开通第一时长,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开通第二时长,在所述第二时长期间,当获取到所述第二信号时,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开通第三时长,所述第二时长结束后经过第二时间间隔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模式二,生成的是第四信号,则依次控制所述主开关管开通第四时长,经过第三时间间隔后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开通第五时长,然后进入第四时间间隔,当获取到所述第二信号时,控制所述钳位开关管开通第六时长,同时还控制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开通第七时长,所述第六时长<所述第七时长,所述第七时长结束后经过第五时间间隔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电源每个工作周期中,还将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设定值比较,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设定值比较;若所述第二设定值≤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设定值,则还是生成所述第四信号,此时所述开关电源还是工作于所述模式二;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二设定值,则生成第五信号,此时所述开关电源工作于模式三,所述模式三为:控制所述主开关管开通第八时长,经过第六时间间隔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长或所述第六时长为所述钳位开关管输出结电容和所述开关电源励磁电感进行谐振的一个自然谐振周期。4.一种开关电源的控制装置,所述开关电源采用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拓扑,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原边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电源初级侧电路中主开关管和钳位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副边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次级侧电路中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隔离信号传输模块,被配置为传递所述原边控制器和所述副边控制器之间的信号;控制逻辑,被配置为在所述开关电源每个工作周期中使得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如下动作:
控制所述主开关管、所述钳位开关管和所述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初始状态均为关断;获取表征所述开关电源输出功率大小的第一信号;获取表征所述主开关管漏源两端谐振电压为波峰的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一信号与第一设定值比较;若所述第一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洲,李健,袁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