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8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成分质量百分数为Al:2.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B3合金名义成分为Ti

10Mo

8V

3.5Al

1Fe,该钛合金具有耐蚀性好、比强度高、低的弹性值、时效强化和室温塑性好、冷加工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亚稳定β型高强高韧材料。
[0003]由于β钛合金是一种强度很高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氢脆敏感性,含氢的β固溶体在共析点上会发生共析转变,形成α和γ面心立方氢化物,同时氢化物的富集比其它材料效果要明显,容易发生析氢。而传统TB3拉制加工技术,主要以热拉拔为主,热拉过程中以石墨乳作为润滑剂,在通过式加热过程中,析氢则更为明显,H含量基本高于0.006%。
[0004]且传统热拉工艺拉拔变形量较大,拉拔模次较多,使得材料的基础强度较高,塑性较低,抗拉强度≥860MPa,造成TB3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冷镦成型困难,部分产品存在冷镦开裂等问题,该工艺技术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冷镦成型要求。
[0005]因此,为了降低TB3合金中的氢含量,减少材料热加工的步骤,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TB3冷轧技术,减少了材料热加工,极大降低了H元素含量,TB3具有优良的冷加工性能,采用连续冷轧技术生产的材料,其综合性能优良,抗拉强度有所降低,解决了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冷镦技术瓶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热拉:将Φ9.0mm的钛合金棒坯经电炉加热,热拉拔至Φ8.2mm,道次变形率控制在8%

12%;
[0009]步骤S2、冷轧、中间退火:对步骤S1热拉后的棒坯经过八方孔轧制冷轧变形量,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再轧制形成丝材;
[0010]步骤S3、热处理:对步骤S2制备的丝材进行固溶热处理,然后进行空冷;所述固溶热处理在大气箱式电阻炉中进行;
[0011]步骤S4、磨光、抛光:所述丝材磨光选用无心磨床设备,经过粗磨、半精磨,得到所述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表面光洁度同时满足要求。
[0012]优选的,所述是利用钛合金铸锭加工而成,所述钛合金铸锭中的成分质量百分数如下:
[0013]Al:2.7%

3.7%;V:7.5%

8.5%;Fe:0.8%

1.2%;Mo:9.5%

11.0%;C:≤0.05%;N:≤0.04%;O:0.15%;H:≤0.015%,余量为Ti。
[0014]优选的,步骤S2所述的冷轧变形量小于81.7%。
[0015]优选的,步骤S2所述的冷轧变形量为20%~30%。
[0016]优选的,步骤S3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的温度为800℃~830℃,时间为10~60分钟。
[0017]步骤S1所述钛合金棒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18](1)熔炼铸锭:按照合金成分配料,压制电极,经真空自耗电弧炉三次熔炼成Φ450mm的铸锭;
[0019](2)开坯锻造:将步骤S1中的铸锭经超声探伤后,锯切帽底帽口进行锻造,开坯温度1150℃,铸锭经电炉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上保温,完全烧透后,在3000

4500吨压机大压力下,进行多向锻造,变形为150mm方坯;
[0020](3)热轧:将步骤S2中的方坯修磨干净,放入电阻炉加热至α+β两相区,然后热轧至Φ55
×
L,切断、修理表面缺陷再热轧至Φ9.0~9.5mm棒坯。
[0021]其中步骤(1)中的钛元素的原料为海0A级小颗粒海绵钛;Al、Mo、V元素以AlMo、AlV两元合金形式进行添加。
[0022]选用GB/T 2524标准规定的0A级小颗粒海绵钛为原料,主要采用AlMo、AlV两元合金元素,采用三次熔炼的方法,降低了夹杂及偏析的风险,保证合金元素的均匀性。锻造在β相区锻造,开坯温度1150℃,原始的β晶粒被充分破碎。热轧过程控制总变形量90%左右,进一步的细化晶粒。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以成分质量百分数为Al:2.7%

3.7%;V:7.5%

8.5%;Fe:0.8%

1.2%;Mo:9.5%

11.0%;C:≤0.05%;N:≤0.04%;O:0.15%;H:≤0.015%,余量为Ti的铸锭加工成钛合金棒坯,然后经过热拉、冷轧、中间退火、热处理、磨光、抛光步骤制成冷轧丝材。热拉过程棒坯经电炉加热,热拉归圆至Φ8.2,道次变形率控制在8%

12%,为后续冷轧进料提供圆度较好的坯料。该方法采用TB3冷轧技术,减少了材料热加工,极大降低了H元素含量,TB3具有优良的冷加工性能,采用连续冷轧技术生产的材料,综合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采用Φ9.0mm的钛合金棒坯制备而成,所述钛合金棒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27](1)熔炼铸锭:按照合金成分配料,压制电极,经真空自耗电弧炉三次熔炼成Φ450mm的铸锭;
[0028](2)开坯锻造:将步骤S1中的铸锭经超声探伤后,锯切帽底帽口进行锻造,开坯温度1150℃,铸锭经电炉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上保温,完全烧透后,在3000

4500吨压机大压力下,进行多向锻造,变形为150mm方坯;
[0029](3)热轧:将步骤S2中的方坯修磨干净,放入电阻炉加热至α+β两相区,然后热轧至Φ55
×
L,切断、修理表面缺陷再热轧至Φ9.0~9.5mm棒坯。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0032]步骤S1、热拉:将Φ9.0mm的钛合金棒坯经电炉加热,热拉归圆至Φ8.2,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0%;所述钛合金棒坯是利用钛合金铸锭加工而成,所述钛合金铸锭中的成分质量百分数如表1;
[0033]步骤S2、冷轧、中间退火:对步骤S1热拉后的棒坯经过八方孔轧制冷轧变形量,冷轧变形量为25%,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再轧制形成丝材;
[0034]步骤S3、热处理:对步骤S2制备的丝材进行固溶热处理,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的温度为820℃,时间为15分钟,然后进行空冷;所述固溶热处理在大气箱式电阻炉中进行;
[0035]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Φ9.0mm的钛合金棒坯经电炉加热,热拉拔至Φ8.2mm,道次变形率控制在8%

12%;步骤S2、冷轧、中间退火:对步骤S1热拉后的棒坯经过八方孔轧制冷轧变形量,然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再轧制形成丝材;步骤S3、热处理:对步骤S2制备的丝材进行固溶热处理,然后进行空冷;所述固溶热处理在大气箱式电阻炉中进行;步骤S4、磨光、抛光:所述丝材磨光选用无心磨床设备,经过粗磨、半精磨,得到所述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表面光洁度同时满足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固件用TB3钛合金冷轧丝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棒坯是利用钛合金铸锭加工而成,所述钛合金铸锭中的成分质量百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容娇娇何忠义郑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