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80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步骤一:原料选取;采摘中小叶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步骤二:鲜叶摊放;步骤三:杀青;步骤四:摊晾回潮;步骤五:银针制作工艺;S1:理条做型;S2:干燥:干燥采用提香机进行烘干,分初干和足干焙香两个步骤进行;步骤六:翠峰制作工艺;S1:初揉;S2:初烘;S3:复揉;S4:理条做型;S5:复烘提毫;S6:足干焙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绿茶加工常用设备和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辅助设备相结合,形成将不同鲜叶原料加工成针型名优绿茶的独特塑型工艺方法,能够制作出品质上乘的针型名优绿茶,其外形细、圆、光、直,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鲜活。鲜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作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名优绿茶是绿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品类。基本加工流程为鲜叶摊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目前杀青、揉捻和干燥工序均可采用绿茶加工常用设备完成。但做形工序分别有采用精揉机、专用固型机、理条机进行塑型。但在生产实际过程中,采用精揉机的方式不仅色泽暗、断碎多,制率高且设备比较昂贵,难以适应我国针形茶的生产;专用固型机又存在未定型且与常规加工设备不能配套的问题;理条机常规操作若要保持茶叶绿润的色泽就不能高温长时间炒制,由于茶条水分含量较高,导致茶条在干燥工序中变弯、不直;如果理条时间长、可以达到茶条纤秀挺直,但往往又因炒制过干,导致茸毛脱落、断碎多、色泽暗,不符合针形茶的品质要求。因此,生产上在用理条机做形后,将茶条置于整形平台上用手工夹条,以弥补机械做形的不足,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所需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品质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步骤一:原料选取;采摘中小叶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
[0005]步骤二:鲜叶摊放;将收购的芽叶分类分级标示进行摊晾,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控制在6

8h为宜;摊晾后的芽叶要分类分级进行制作;具体分为银针茶和翠峰茶;银针茶包括特级和一级,翠峰茶包括特级、一级和二级;
[0006]步骤三:杀青;通过热风杀青机分别对各级别的银针茶和翠峰茶的芽叶进行杀青,银针茶的芽叶杀青时,杀青机指示温度为250℃,杀青腔内温度控制在150℃,从芽叶投入至出茶约3min,杀青叶出腔时叶温90℃,含水量60%,翠峰茶的芽叶杀青时,杀青机指示温度为260℃,杀青腔内温度控制在160℃,从芽叶投入至出茶约3min,杀青叶出腔时叶温95℃,含水量60%;
[0007]步骤四:摊晾回潮;将银针茶和翠峰茶的杀青叶分别置于竹簸箕内,堆叶厚度约5
‑6㎝
,上用另一竹簸箕覆盖进行摊晾回潮,中间翻拌一次,时间2.5

3h;杀青叶摊晾回潮好后按银针茶、翠峰茶分别制作;
[0008]步骤五:银针制作工艺;
[0009]S1:理条做型:将摊晾回潮好的杀青叶上理条机进行理条做型;理条做型分两次进行;初次理条指示温度设置为90℃,理条槽温度45℃,理条机运行速度设置为1030

1050转,
每槽投叶量240
ɡ
,理条35min、茶条达六成半干时,将理条机运转速度降到800转,在理条槽内加入一根理条棍理条8min后取出理条棍,然后将理条机运转速度恢复到1030

1050转理条5min下机;初次理条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1

1.5h,再进行二次理条;
[0010]二次理条指示温度设置为90℃,理条槽温度45℃,理条机运行速度设置为1020转,每槽投叶量220
ɡ
,理条6min、茶条达七成半干(茶条理直变硬、无粘性、有较强刺手感)时下机;理条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2

3h,再进行干燥;
[0011]S2:干燥:干燥采用提香机进行烘干,分初干和足干焙香两个步骤进行;
[0012]初烘:温度85℃,投叶量600
ɡ
/每筛,时间40min,烘至茶叶达九成干(茶条挺直、色泽翠绿、嫩香四溢)时下机;初烘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时间2h,再进行足干焙香;
[0013]足干焙香:投叶量2

/每筛,用温度80℃烘40min,再用温度90℃烘30min,然后用温度110℃烘6min下烘,此时手捋茶条即成粉末,已达足干,毛茶即成;
[0014]步骤六:翠峰制作工艺;
[0015]S1:初揉;采用40型或55型揉捻机进行,投叶量(杀青叶)40型揉捻机10

或55型揉捻机25

;具体过程控制是:轻压5min

中压10min

重压6

8min

轻压4min;要求揉捻成条率达到95%以上;
[0016]S2:初烘;采用链板式烘干机或单层烘干机进行,要求高温、以快速挥发茶条中的水分,透发茶香;温度控制在120

130℃,投送在输送带上的揉捻叶先要进行解块,铺设要均匀一致,厚度不宜超过0.5

;用时,链板式烘干机12min,或单层烘干机4min;初烘后的茶叶应达到五成半干(茶条无粘性、有明显刺手感,茶香显露);初烘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2h,再进行复揉;
[0017]S3:复揉;采用40型或55型揉捻机进行,投叶量(初烘叶)40型揉捻机10

,或55型揉捻机25

;具体过程控制是:轻压5min

中压10min

重压6

8min

轻压10min,要求揉捻成条率达到100%且无断碎;
[0018]S4:理条做型:将复揉好的揉捻叶上理条机进行理条做型;理条指示温度设置为140℃,理条槽温度70℃,理条机运行速度设置为1020转,每槽投叶量240
ɡ
,理条3

4min后,将理条机运行速度降为920转,在理条槽内加入一根理条丝(8#铁丝),继续理条25min,然后取出铁丝,再理条3min下机;理条后的茶条达七成干(茶条理直变硬、无粘性、有较强刺手感、茶香显露);理条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2

3h,再进行复烘提毫;
[0019]S5:复烘提毫;在名优茶平板烘焙机上进行,温度110

120℃,待茶条受热3

4min回软后,采用人工进行紧条提毫,将黏着在茶条上的茸毫通过手工搓条显露出来;用时8

10min;
[0020]S6:足干焙香;采用提香机进行,投叶量3

/每筛,温度和时间控制是:温度80℃烘40min

温度90℃烘30min

温度105℃烘10

12min

下烘;此时手捋茶条即成粉末,已达足干,毛茶即成。
[0021]优选的,所述银针茶的特级是以单芽头为主,其中单芽头占95%以上,一级是以单芽头、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其中单芽头占60%以上;翠峰茶的特级以单芽头、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其中单芽头占60%以上,一级是以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为主,其中一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型名优绿茶的茶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原料选取;采摘中小叶种茶树的芽叶为原料;步骤二:鲜叶摊放;将收购的芽叶分类分级标示进行摊晾,每隔1h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控制在6

8h;摊晾后的芽叶要分类分级进行制作;具体分为银针茶和翠峰茶;银针茶包括特级和一级,翠峰茶包括特级、一级和二级;步骤三:杀青;通过热风杀青机分别对各级别的银针茶和翠峰茶的芽叶进行杀青,银针茶的芽叶杀青时,杀青机指示温度为250℃,杀青腔内温度控制在150℃,从芽叶投入至出茶时间为3min,杀青叶出腔时叶温90℃,含水量60%,翠峰茶的芽叶杀青时,杀青机指示温度为260℃,杀青腔内温度控制在160℃,从芽叶投入至出茶时间为3min,杀青叶出腔时叶温95℃,含水量60%;步骤四:摊晾回潮;将银针茶和翠峰茶的杀青叶分别置于竹簸箕内,堆叶厚度5
‑6㎝
,用另一竹簸箕覆盖进行摊晾回潮,中间翻拌一次,时间2.5

3h;杀青叶摊晾回潮好后按银针茶、翠峰茶分别制作;步骤五:银针制作工艺;S1:理条做型;将摊晾回潮好的杀青叶上理条机进行理条做型;理条做型分两次进行;初次理条指示温度设置为90℃,理条槽温度45℃,理条机运行速度设置为1030

1050转,每槽投叶量240
ɡ
,理条35min、茶条达六成半干时,将理条机运转速度降到800转,在理条槽内加入一根理条棍理条8min后取出理条棍,然后将理条机运转速度恢复到1030

1050转理条5min下机;初次理条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1

1.5h,再进行二次理条;二次理条指示温度设置为90℃,理条槽温度45℃,理条机运行速度设置为1020转,每槽投叶量220
ɡ
,理条6min、茶条达七成半干(茶条理直变硬、无粘性、有较强刺手感)时下机;理条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回潮,时间2

3h,再进行干燥;S2:干燥;干燥采用提香机进行烘干,分初干和足干焙香两个步骤进行;初烘:温度85℃,投叶量600
ɡ
/每筛,时间40min,烘至茶叶达九成干(茶条挺直、色泽翠绿、嫩香四溢)时下机;初烘后的茶叶要置于竹簸箕内摊晾,时间2h,再进行足干焙香;足干焙香:投叶量2

/每筛,用温度80℃烘40min,再用温度90℃烘30min,然后用温度110℃烘6min下烘,此时手捋茶条即成粉末,已达足干,毛茶即成;步骤六:翠峰制作工艺;S1:初揉;采用40型或55型揉捻机进行,投叶量(杀青叶)40型揉捻机10

或55型揉捻机25

;具体过程控制是:轻压5min

中压10min

重压6

8min

轻压4min;要求揉捻成条率达到95%以上;S2:初烘;采用链板式烘干机或单层烘干机进行,要求高温、以快速挥发茶条中的水分,透发茶香;温度控制在120

130℃,投送在输送带上的揉捻叶先要进行解块,铺设要均匀一致,厚度不宜超过0.5

;用时,链板式烘干机12min,或单层烘干机4min;初烘后的茶叶应达到五成半干(茶条无粘性、有明显刺手感,茶香显露);初烘后的茶叶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祖友吴世明谢维华江远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