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79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0
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具体包括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并进行拉伸破坏测试,根据样条出现损伤时的应变变化率(预制裂纹样条应变与无裂纹样条应变之比)以及预制裂纹样条的损伤占比(裂纹长度与样条宽度之比)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利用表面粘贴式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应变监测系统进行在役叶片应变监测,当监测到长时间异常应变时,由异常应变,根据损伤与应变关联机制,得到叶片损伤占比,再根据被测位置厚度与损伤面积,得到损伤范围,从而精准预测灌胶修复所需树脂胶体积,为风电叶片的灌胶修复提供重要指导。灌胶修复提供重要指导。灌胶修复提供重要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到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型风电叶片目前制作工艺都是通过人工铺层及合模,难以避免的在制作过程中出现微小缺陷,在其服役过程中由于所处环境恶劣,砂石、暴风、强降雨降雪会内部导致微小缺陷扩展,使得叶片内部产生层间脱粘损伤,影响其运行状态。
[0003]光纤光栅应变监测是常用的在役叶片的健康监测方法,光栅受到应力时,波长就会发生变化,波长的变化量与应力的变化量成正比关系,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通过监测波长变化算出叶片的应变量,当应变量出现异常时说明叶片出现了损伤。
[0004]叶片出现层间脱粘损伤时,需要对其进行灌胶修复。然而在役叶片一般距地面超过70m,灌胶修复需要维修工人将树脂胶通过塔架内部电梯运送至轮毂,具体的灌胶体积一般需要维修工人预估,若运送胶体不足,无法满足修复要求,若运送胶体过多,会增加高空运送工作量,提高维修成本。因此,对灌胶修复进行精准的量化指导是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通过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精准预测灌胶修复体积,指导叶片灌胶修复过程。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步骤1: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对样条进行拉伸破坏测试,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
[0008]步骤2:利用FBG应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在役风电叶片应变情况;
[0010]步骤3:当监测到长时间异常应变时,根据损伤与应变的关联机制,预测灌胶体积,对叶片损伤进行修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具体步骤如下:
[0012]基于RTM成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样条,玻璃纤维束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
[0013]预制裂纹位于样条中部,垂直于拉伸方向;
[0014]样条两端粘接上加强片、下加强片,用于拉伸仪夹持。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拉伸破坏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0016]拉伸应变测试仪上夹头、下夹头夹持住样条上的加强片;
[0017]引伸计夹持样条中部,用于测试样条拉伸过程应变;
[0018]进一步地,所述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其具
体步骤如下:
[0019]记录不同预制裂纹长度样条出现损伤裂纹扩展时对应的应变值;
[0020]计算出现损伤时预制裂纹样条应变值与无裂纹样条应变值之比为应变变化率;
[0021]计算预制裂纹长度与样条宽度之比得出损伤占比;
[0022]根据应变变化率及与其对应的损伤占比,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
[0023]进一步地,所述利用FBG应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在役风电叶片应变情况,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4]表贴式FBG传感器分布式粘贴于叶片内部不同位点;
[0025]传感器连接应变解调仪,实时监测风机叶片转动时产生的应变信号;
[0026]应变解调仪安装至叶片轮毂设备区,处理得到监测数据并传输至监测室。
[002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损伤与应变变化关联机制,预测灌胶体积,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8]由测得的异常应变,根据损伤占比与应变变化率关联机制,得出对应的损伤占比;
[0029]根据损伤占比,测量传感器所在位置厚度,得出厚度方向的损伤量;
[0030]测量损伤面积大小,乘以损伤量,为损伤区域体积,即为需要灌胶修复的体积。
[0031](三)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针对在役高空叶片损伤灌胶修复时迫切需求的精准量化指导,建立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精准预测灌胶修复所需树脂胶体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灌胶修复时树脂胶需求量无从知晓的问题,避免出现维修工人高空作业时携带胶体过少维修不完全,胶体过多又增加高空作业工作量,提高维修成本的情况,能有效提高修复效率,为风机叶片的灌胶修复提供重要指导。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灌胶体积预测方法流程图;
[0035]图2为带预制裂纹玻璃纤维样条拉伸示意图;
[0036]图3为不同预制裂纹样条应变与应变变化率图;
[0037]图4为FBG应变监测系统示意图;
[0038]图5为无损伤和损伤后的应变数据对比;
[0039]图6为无损伤和修复后的应变数据对比;
[0040]附图标记:
[0041]1:拉伸应变测试仪上夹头、2:拉伸应变测试仪下夹头、3:引伸计、401:上加强片、402:拉伸方向、403:玻璃纤维、404:预制裂纹、405:下加强片、501:应变解调仪、502:光纤、503:传感器、504: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流程图,
首先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进行拉伸破坏测试后,根据样条出现损伤时的应变变化率以及预制裂纹样条的损伤占比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利用FBG应变监测系统进行在役叶片应变监测,当监测到长时间异常应变时,由异常应变,根据损伤与应变关联机制,得到叶片损伤占比,再根据被测位置厚度与损伤面积,得到损伤范围,从而精准预测灌胶修复所需树脂胶体积。
[0044]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制备是按照RTM成型工艺制备350mm
×
500mm
×
2mm的玻璃纤维样板,随后将样板裁剪成250mm
×
25mm
×
2mm的样条以及50mm
×
25mm
×
2mm的加强片。将加强片与样条表面使用1000目砂纸打磨增粗糙度,使加强片与样条粘贴牢固,使用胶膜将加强片粘贴在样条上下两端,放入热压机设定温度90℃,压强2MPa热压两个小时。在样条中部一侧预制长度分别为0mm、3mm、6mm、9mm的裂纹。样条拉伸时将试样夹持在拉伸试验机上,确保玻璃纤维束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按照塑料拉伸测试准则GB/T1040.1

2018试验标准,设定拉伸速度为2mm/min,用引伸计进行应变测量。如图2所示是带预制裂纹玻璃纤维样条拉伸示意图,图中样条的玻璃纤维束方向(403)与拉伸方向(402)平行,预制裂纹(404)位于样条中部,垂直于拉伸方向。加强片(401)和(405)用于拉伸仪夹持时增加摩擦力,防止拉伸过程打滑。拉伸应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对样条进行拉伸破坏测试,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损伤与应变间的关联机制;步骤2:利用FBG应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在役风电叶片应变情况;步骤3:当监测到长时间异常应变时,根据损伤与应变的关联机制,预测灌胶体积,对叶片损伤进行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带预制裂纹的玻璃纤维样条,具体如下:基于RTM成型工艺制备玻璃纤维样条,玻璃纤维束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样条中部预制裂纹,裂纹方向垂直于拉伸方向;样条两端粘接上加强片和下加强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拉伸破坏测试具体步骤如下:拉伸应变测试仪上夹头、下夹头夹持住样条上的加强片;引伸计夹持样条中部,用于测试样条拉伸过程应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在役高空风电叶片损伤修复的灌胶体积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菡段磊罗致春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