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76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由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而成,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梳栉GB1采用细旦高F纱线,梳栉GB2和梳栉GB3采用高收缩涤纶长丝,收缩率大于30%。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该针织面料采用的是非海岛纱线,不用经过开纤处理,对环境友好;该针织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绒毛,该面料经过特殊拉毛后面料呈现出无纺布的毛感,短绒毛的长度为厚度的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朝向更轻薄化、更功能化、更人性化、更大屏化的方向发展,用户体验满意度不断提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避免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受外力损坏,人们经常还会配套使用保护壳或保护膜,其材质各式各样,在使用面料进行包材时,面料要求厚度要薄、书写感要弱,但目前经编的起绒面料很难做到绒短又薄且不露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采用非海岛纱线,不经过开纤处理,所述针织面料由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而成,所述梳栉GB1采用细旦高F纱线,所述梳栉GB2和梳栉GB3分别采用高收缩涤纶长丝且收缩率均大于30%,针织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绒毛,短绒毛的长度为厚度的30

60%,针织面料的反面线圈间的空隙选择性通过背涂填满包括聚氨酯或聚丙烯酸等在内的聚合物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纱线规格为25D

40D,所述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纱线规格为15D/>‑
25D,所述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纱线规格为15D

25D。
[0007]进一步的,所述梳栉GB1为五针的变化经平组织,垫纱数码为1

0/4

5//,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1

0/0

1//,所述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3

4/1

0//。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针织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的纱线为细旦高F数纱线,规格为25D

40D,中间层和里层的纱线均为收缩率大于30%的纱线,规格为15D

25D。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针织面料的厚度为0.3

0.6mm。
[0010]进一步的,单位平方厘米内的纱线根数不少于100000根。
[0011]进一步的,采用倒顺毛时所述针织面料对光线的反射对比度dE值小于2。
[0012]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1)采用40针三梳经编机,将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基布,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
[0014]2)精炼:在平幅精炼工艺中,温度为80

90℃,车速为30

40m/min,浴比为1:40;
[0015]3)染色:在染色工艺中,于120

130℃、pH值为5

7条件下染色,染色保温时间30

40min;
[0016]4)烘干:在烘干工艺中,设定烘干温度为165

175℃,速度18

25m/min;
[0017]5)拉毛:经过拉毛处理后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密绒毛;拉毛时,采用低张力下弱拉毛条件,共拉毛12

16道,设置张力2.135

2.425%,顺针245

280r/min,逆针168

178r/min;
[0018]6)定型:在烘干定型工艺中,设定定型温度170℃,速度18

25m/min。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该针织面料由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而成,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梳栉GB1采用细旦高F纱线,梳栉GB2和梳栉GB3分别采用高收缩涤纶长丝,收缩率均大于30%;该针织面料采用的是非海岛纱线,不用经过开纤处理,对环境友好;该针织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绒毛,该面料经过特殊拉毛后面料呈现出无纺布的毛感,短绒毛的长度为厚度的30

60%,毛短、密而不漏底,且书写感较弱,适合用于电子产品包材;针织面料的反面线圈间的空隙选择性通过背涂填满聚氨酯或聚丙烯酸,解决掉毛羽和荷叶边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厚度为0.3

0.6mm,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表层的纱线为细旦高F数纱线,规格为25D

40D,中间层和里层的纱线均为收缩率大于30%的纱线,规格为15D

25D。该针织面料的反面线圈间的空隙通过背涂填满聚氨酯或聚丙烯酸等。
[0025]本专利技术的针织面料由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而成,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梳栉GB1采用细旦高F纱线,规格为25D

40D之间,梳栉GB2和梳栉GB3分别采用高收缩涤纶长丝,收缩率均大于30%,规格为15D

25D之间。该针织面料采用的是非海岛纱线,不用经过开纤处理,对环境友好。该针织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绒毛,该面料经过特殊拉毛后面料呈现出无纺布的毛感,且毛短、密,书写感较弱,适合用于电子产品。
[0026]作为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梳栉GB1为五针的变化经平组织,垫纱数码为1

0/4

5//,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1

0/0

1//,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3

4/1

0//。
[0027]本专利技术的面料中的短绒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采用非海岛纱线,不经过开纤处理,所述针织面料由梳栉GB1、梳栉GB2和梳栉GB3编织而成,所述梳栉GB1采用细旦高F纱线,所述梳栉GB2和梳栉GB3分别采用高收缩涤纶长丝且收缩率均大于30%,针织面料的反面具有经拉毛处理而被割断的延展线形成的短绒毛,短绒毛的长度为厚度的30

60%,针织面料的反面线圈间的空隙选择性通过背涂填满聚合物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为至少四针的变化经平组织,纱线规格为25D

40D,所述梳栉GB2为一针的编链组织,纱线规格为15D

25D,所述梳栉GB3为三针的反向经平组织,纱线规格为15D

25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为五针的变化经平组织,垫纱数码为1

0/4

5//,所述梳栉GB2的垫纱数码为1

0/0

1//,所述梳栉GB3的垫纱数码为3

4/1

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的纱线为细旦高F数纱线,规格为25D

40D,中间层和里层的纱线均为收缩率大于30%的纱线,规格为15D

25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密低书写感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的厚度为0.3

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慧仲鸿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杰微纤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