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格上基于身份的强前向安全签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密码学领域,涉及基于身份的签名机制和格密码等领域,通过更新私钥的方式实现强前向安全,提高签名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一般签名方法在密钥泄露后不能很好地解决用户信任问题Anderson提出了前向安全的思想,其核心在于密钥的更新。在2000年Anderson对前向安全方法的总结中提到了两种安全性:前向安全是保证当前密钥的泄露不会对之前的签名消息造成危害;后向安全是保证当前密钥的泄露不会对未来的签名过程造成影响。
[0003]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传统的强前向安全签名方法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寻找能抵抗量子算法攻击的密码学方法,在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机时代,变成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格密码具有很好的抗量子攻击性能,并且在格上的运算相对简单,计算速度较快。本文将强前向安全的签名方法与格密码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种格上基于身份的强前向安全的签名方法,提高了签名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不必每次检测出密钥泄露就撤销当前密钥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格上基于身份的强前向安全的签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通过基于格密码的陷门生成算法和格基委派算法生成密钥,使得该方法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其次,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私钥更新的设计,实现用户不小心泄露其中一个私钥也不必撤销整个密钥系统,提高了签名阶段的效率和安全性。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格上基于身份的强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法,其特征在于:(1)使用基于格密码的陷门生成算法和格基委派算法生成密钥,使得该方法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2)通过格基委派技术和哈希函数对密钥进行更新,保证不必每次检测出密钥泄露就撤销当前密钥系统,提高了签名的效率和安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上基于身份的强前向安全签名方法,该方法一共包含两个实体,分别是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IBC用户、密钥生成中心PKG,具体实施步骤包含以下四个算法:(1)系统初始化输入安全参数n,运行陷门生成算法和哈希函数生成公共参数PP=(A0,B0,H1,H2),以(A0,B0)为主公钥,以格基委派算法生成的为主私钥并令(2)密钥提取及更新算法一个身份为ID的IBC用户向PKG发送密钥请求,PKG收到用户请求后,会选择一个适合的周期T为该用户一次性生成T个周期的密钥;PKG运行格基委派算法生成T个周期的一系列密钥(SK
ID||0
,SK
ID||1
……
SK
ID||T
)∈Z
m
×
m
;(SK
ID||0
,SK
ID||1
……
SK
ID||T
)作为该用户的全部周期的密钥,PKG把密钥(SK
ID||0
,SK
ID||1
……
SK
ID||T
)通过安全信道发送给用户;当T周期内的密钥使用完或失效后,身份为ID的用户可以再次向PKG发送密钥请求,PKG会再运行算法为用户生成一系列密钥为用户所用;(3)签名算法在此算法中,身份为ID的用户需要对某个消息m∈{0,1}
*
使用用户私钥签名;用户首先确定当前所在的周期,假设当前周期为i,用户使用自己在第i周期的私钥SK
ID||i
,随机向量和ID的身份哈希值H(ID)进行签名,签名结果为e
i
=(c
i
,z
i
);用户随机选择消息m∈{0,1}
*
,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银,王俊卉,李光顺,周挥宇,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