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67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8
本申请公开一种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属于摄像装置技术领域。所公开的补光系统包括光源组件和透镜,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部,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发光部间隔设置,透镜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反光面和出光面。在变焦摄像机处于最大焦距时,仅第一发光元件被设置为点亮,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射光线部分经由第一入光面透射后准直射入出光面,部分依次经由第二入光面透射和反光面反射后准直射入出光面;在变焦摄像机处于最小焦距时,仅第一发光部被设置为点亮,第一发光部的发射光线部分依次经由第二入光面透射和反光面反射后射入出光面,且部分经由第一入光面透射后射入出光面。且部分经由第一入光面透射后射入出光面。且部分经由第一入光面透射后射入出光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摄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补光系统优化光线分布情况,可以达到提升拍摄质量的效果,因此,补光系统的补光效果将直接决定拍摄质量的优劣。
[0003]相关技术中,补光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补光灯和透镜,通过补光灯和透镜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变补光效果。具体来说,透镜设有至少两个入光面,入光面与补光灯一一配合,补光灯发出的光束通过对应的入光面射入透镜内,这样一来,通过调节处于发光状态的补光灯的数量,能够改变补光效果。但是,由于透镜具有至少两个入光面,导致补光系统的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补光系统的尺寸较大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包括:
[0006]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一发光部间隔设置;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00)和第二发光元件(200),所述第二发光元件(200)包括第一发光部(210),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和所述第一发光部(210)间隔设置;透镜(300),所述透镜(300)包括入光面、反光面(330)和出光面(340),其中,所述入光面包括朝向所述光源组件凸起的第一入光面(310)和连接所述第一入光面(310)与所述反光面(330)且背向所述光源组件凹陷的第二入光面(320);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透镜(300)配置为:在所述变焦摄像机处于最大焦距时:仅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被设置为点亮;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的发射光线部分经由所述第一入光面(310)透射后准直射入所述出光面(340),部分依次经由所述第二入光面(320)透射和所述反光面(330)反射后准直射入所述出光面(340);在所述变焦摄像机处于最小焦距时:仅所述第一发光部(210)被设置为点亮;所述第一发光部(210)的发射光线部分依次经由所述第二入光面(320)透射和所述反光面(330)反射后射入所述出光面(340),且部分经由所述第一入光面(310)透射后射入所述出光面(340);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经由所述出光面(340)射出的光线覆盖所述变焦摄像机在所述最大焦距时的视场角所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发光部(210)经由所述出光面(340)射出的光线覆盖所述变焦摄像机在最小焦距时的视场角所对应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焦摄像机处于所述最大焦距和所述最小焦距之间的第一焦距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和所述第一发光部(210)被设置为同时点亮,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0)和所述第一发光部(210)的输入电流比值由所述第一焦距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310)和所述第二入光面(320)均为球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摄像机用补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310)与所述光源组件的最短距离由以第一入光面(310)的半径和所述透镜(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岳程广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