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棒及补光棒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81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光棒,包括控制部和发光部,发光部包括透光灯罩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的灯板,所述灯板的一面设有依序排布的灯珠组,所述灯珠组包括一列设置于所述灯板中部的RGB灯珠列,以及两列分设于所述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通过上述结构,在通电后,通过RGB灯珠列可产生彩色的灯光效果,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使得整个补光棒的亮度更高,均匀性更好。均匀性更好。均匀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光棒及补光棒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补光棒及补光棒租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常说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光线是摄影之本,用光作为摄影师的基本技能,既简单又复杂。摄影以相机为主要工具,也同样以光线为根本。在拍摄,尤其是艺术创作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或华丽或简单的光线,多数时候需要使用各种人造光源来进行光线创作。补光棒便是人造光源的一种,用于在摄影中能够提供适于拍摄的光照条件的工具。
[0003]常用的补光棒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色补光棒,这种适用于简单的补光作用的场景,另一种是带RGB灯的补光棒,这种RGB补光棒更多的适用于拍摄一些创意场景。现有的RGB补光棒亮度均匀性不足,且多为单面发光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棒。
[000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补光棒,包括:
[0007]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
[0008]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透光灯罩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的灯板,所述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0009]其中,所述灯板的一面设有依序排布的灯珠组,所述灯珠组包括一列设置于所述灯板中部的RGB灯珠列,以及两列分设于所述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
[0010]可选地,所述辅助匀光灯珠列单由白光灯珠形成、单由黄光灯珠形成、或者由白光灯珠和黄光灯珠间隔排列形成。
[0011]可选地,所述灯板的两面均设有所述灯珠组;所述透光灯罩为环绕所述灯板的筒状结构,四周均可透光。
[0012]可选地,所述透光灯罩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透光灯罩的轴向由透光灯罩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灯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0013]可选地,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且与所述透光灯罩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腔相对的两侧,所述灯板的两侧分别卡设于所述两定位槽。
[0014]可选地,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腔相对的两侧,所述灯板的两侧分别卡设于所述两定位槽。
[0015]可选地,所述透光灯罩的下端与所述控制部的外壳连接,所述透光灯罩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透光灯罩相匹配的盖腔,所述透光灯罩与所述端盖连接时,所述透光灯罩的上端伸入所述端盖的盖腔。
[0016]可选地,所述盖腔的内壁相对的两侧上设有朝里伸出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透光
灯罩的上端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透光灯罩与所述端盖连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
[0017]可选地,所述控制部的外壳包括手柄部和用于连接透光灯罩下端的连接部,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为手柄腔和连接腔,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手柄腔和连接腔的通孔,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和功能按钮,所述电池模块、控制板以及功能按钮设置于所述手柄腔,所述手柄部设有于所述功能按钮位置对应的按钮孔,所述灯板于所述控制板之间设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穿过所述通孔。
[0018]可选地,所述透光灯罩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腔。
[0019]可选地,所述连接腔的内壁相对的两侧上设有朝里伸出的第二定位凸台,所述透光灯罩的下端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透光灯罩与所述连接腔连接时所述第二定位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
[0020]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棒,包括控制部和发光部,发光部包括透光灯罩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的灯板,所述灯板的一面设有依序排布的灯珠组,所述灯珠组包括一列设置于所述灯板中部的RGB灯珠列,以及两列分设于所述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通过上述结构,在通电后,通过RGB灯珠列可产生彩色的灯光效果,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使得整个补光棒的亮度更高,均匀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2]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补光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补光棒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3是图2中补光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4是图1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图3中P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补光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图3中M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光棒,包括控制部10和发光部20,所述控制部10包括外壳13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3内的控制模块11和电源模块12;所述发光部20包括透光灯罩21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21内的灯板22,所述灯板22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1;其中,所述灯板22的一面设有依序排布的灯珠组23,所述灯珠组23包括一列设置于所述灯板22中部的RGB灯珠列231,以及两列分设于所述RGB灯珠列231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232。所述控制模块11用于控制所述灯板22上相关灯珠的工作模式,所述电源模块12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11和灯板22供电。所述RGB灯珠列231由多个RGB灯珠2311依次排列组成。通过上述结构,在通电后,通过RGB灯珠列231可产生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透光灯罩以及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的灯板,所述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灯板的一面设有依序排布的灯珠组,所述灯珠组包括一列设置于所述灯板中部的RGB灯珠列,以及两列分设于所述RGB灯珠列两侧的辅助匀光灯珠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匀光灯珠列单由白光灯珠形成、单由黄光灯珠形成、或者由白光灯珠和黄光灯珠间隔排列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的两面均设有所述灯珠组;所述透光灯罩为环绕所述灯板的筒状结构,四周均可透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内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透光灯罩的轴向由透光灯罩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所述灯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两个,且与所述透光灯罩一体成型;两个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透光灯罩内腔相对的两侧,所述灯板的两侧分别卡设于两所述定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的下端与所述控制部的外壳连接,所述透光灯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洲韩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申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