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49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涉及煤矿排水技术领域,为解决煤矿在井下疏放水过程中,因未进行水砂分离而导致的排水管路泥砂淤积的问题而设计。该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筛盘和挡水板,外壳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入口、排砂口、回水口和出水口;筛盘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且筛盘倾斜设置,筛盘的较低端自排砂口向外壳的外部延伸,筛盘位于外壳外部的盘体向上翘曲形成排砂槽,排砂槽开设有漏水孔;挡水板固定连接于外壳,且挡水板位于排砂槽的下方,挡水板被配置为将排砂槽中的水经回水口引流至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井下水砂分离装置能够对进入排水管路前的水砂进行分离,减少排水管路的泥砂淤积。减少排水管路的泥砂淤积。减少排水管路的泥砂淤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排水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煤矿在井下疏放水过程中,均是将钻孔中的水直接排出矿井排水系统,没有对水砂进行分离,尤其当煤层顶板含水层为弱胶结含水层或松散含水层时,水中砂石的含量增大,不仅会造成水仓中泥砂堆积,减少水仓的容积,还会造成排水管路泥砂淤积,不仅会严重降低排水效率,而且,还会缩短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增加排水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以解决煤矿在井下疏放水过程中,因未进行水砂分离而导致的排水管路泥砂淤积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筛盘和挡水板。
[0005]所述外壳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入口、排砂口、回水口和出水口。
[0006]所述筛盘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且所述筛盘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筛盘的较低端自所述排砂口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延伸,所述筛盘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盘体向上翘曲形成排砂槽,所述排砂槽开设有漏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入口(110)、排砂口、回水口(140)和出水口(120);筛盘,所述筛盘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100)的内腔(150),且所述筛盘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筛盘的较低端自所述排砂口向所述外壳(100)的外部延伸,所述筛盘位于所述外壳(100)外部的盘体向上翘曲形成排砂槽,所述排砂槽开设有漏水孔;以及靠近所述回水口(140)设置的挡水板(500),所述挡水板(500)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00),且所述挡水板(500)位于所述排砂槽的下方,所述挡水板(500)被配置为将所述排砂槽中的水经所述回水口(140)引流至所述内腔(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盘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筛盘在所述内腔(150)沿上下方向分散排布,所述排砂口的数量与所述筛盘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排砂口分别与多个所述筛盘一一对应地设置,每个所述筛盘的较低端均自对应的所述排砂口向所述外壳(100)的外部延伸,并向上翘曲形成所述排砂槽,多个所述排砂槽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挡水板(500)位于最底部的所述排砂槽的下方;沿由上至下的方向,所述筛盘的筛孔孔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水砂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盘的倾角为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超崔俊峰巩永春韩健王冯祁建虎张海成焦建军张磊杨阳李天潇楚子琪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