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49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包括位于中部的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沿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的中轴线无缝对称布置于左右两侧的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一端与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的主机连接杆以及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且与主机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子机分离机构,飞行过程中子机分离机构与主机连接杆相脱离,实现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和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的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有的载荷、任务基础上,可将一架飞行器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分体为多架小型飞行器,通过多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应用于军民用领域。应用于军民用领域。应用于军民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对无人机而言,在军事、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无人机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无人飞行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有固定翼飞行器的隐身性、内部空间利用率和在亚声速下的升阻比都不如飞翼布局飞行器,且单架无人机由于载重量限制等技术限制,一般难以做到同时具有侦察搜索、目标攻击、空中格斗或电子压制等能力,满足不了复杂的多任务需求。
[0003]因此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将会是未来无人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可针对多任务需求,按需换配不同的个体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并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大的飞翼布局无人飞行组合体平台,实现可灵活适应各种飞行高度、飞行速域、飞行任务等多种需求,具有诸多应用场景。
[0004]飞行器的分体组合涉及分离组合装置与控制的设计,并需要强大的飞控程序做支撑,对此国内外鲜有研究。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已经针对这一技术目标完成设计并已经申请了专利,但研究内容只是针对于旋翼飞行器以及常规布局的飞行器的分体组合,并且大部分研究只能实现组合体在飞行过程中分体并独立飞行的功能,而针对其他飞行器的相关研究较少。
[0005]组合体飞行器分体为主机和子机的整个过程处于非定常流场中,如何保证主机与子机组合飞行时的稳定连接,以及分离过程中非定常气流对飞行器的影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0006]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针对多任务需求,按需换配具有不同气动外形,不同任务载荷的个体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的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
[0008]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包括位于中部的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沿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的中轴线无缝对称布置于左右两侧的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一端与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的主机连接杆以及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且与主机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子机分离机构,飞行过程中子机分离机构与主机连接杆相脱离,实现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和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的分离。
[0009]其中,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包括翼型式内段机身、翼型式外段机身、机翼、前缘缝翼、主副翼、涵道风扇、V型尾翼和水平舵面,翼型式外段机身与机翼之间存在夹角;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包括翼型式机身、子副翼和垂直尾翼,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无缝布置于翼型式外段机身与机翼之间,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的翼型式机身对称面弦线与飞翼布
局无人主飞行器的机翼与翼型式外段机身相交面的弦线共线。
[0010]优选的,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和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的前缘后掠角相同,翼型式外段机身与机翼之间的夹角为前缘后掠角的两倍。
[0011]再者,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的翼型式机身的展长为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的翼型式外段机身沿机翼展向长度的两倍。
[0012]进一步,翼型式内段机身、翼型式外段机身、机翼和前缘缝翼依次固连,主副翼与机翼活动连接,水平舵面与翼型式内段机身活动连接,涵道风扇与翼型式内段机身和翼型式外段机身固连,V型尾翼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V型尾翼安定面和V型尾翼操纵面,其中V型尾翼安定面与涵道风扇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翼型式机身和子副翼活动连接,垂直尾翼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垂直尾翼安定面和垂直尾翼操纵面,其中垂直尾翼安定面与翼型式机身固定连接。
[0014]再者,子机分离机构包括左右对称穿设在主机连接杆尾端的滑块、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且可供对应滑块内外滑动的滑轨、横跨于两滑轨上方且与滑轨相卡接的固定端盖、与固定端盖下表面中部相固连的弹簧支撑杆、对称穿设于弹簧支撑杆的两端且一端抵接于弹簧支撑杆中部另一端抵接于滑块上的弹簧、固定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下翼面上的舵机以及与舵机输出端相连且用于限制滑块位置并压缩弹簧的限位杆,舵机启动,带动限位杆转动,解除滑块限位约束,滑块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向滑轨的两端移动,滑块与主机连接杆尾端相脱离,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脱离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
[0015]进一步,滑轨上开设有可供滑块内外滑动的滑轨槽和用于卡接固定端盖的装配卡槽,滑轨槽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段的宽度,装配卡槽分别位于滑轨中间的上、下表面。
[0016]再者,滑块包括用于抵接弹簧的挡板部、开设于挡板部上且用于穿设主机连接杆的主机连接孔、开设于挡板部上且用于穿设弹簧支撑杆的支撑杆连接孔以及对称设置于挡板部两侧且用于穿设在滑轨内并沿滑轨移动的滑块头。
[0017]进一步,弹簧支撑杆包括位于中部的抵挡块、对称设置在抵挡块两侧且用于穿设弹簧的长杆以及位于抵抗块上方且用于连接固定端盖的上连接杆。
[00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可针对多任务需求,按需换配具有不同气动外形,不同任务载荷的个体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并将其组合成为一个大的飞翼布局无人飞行组合体平台,实现可灵活适应各种飞行高度、飞行速域、飞行任务等多种需求,具有诸多应用场景,如以组合体方式远距离出航返航,以分体方式在任务区大范围侦察侦测任务、多机多任务协同作战、大范围软硬杀伤式攻击等;因其个体和组合体拥有的气动效率高、载重能力强的优势,当组合为一体时,飞行器能够长航程长航时飞行,有利于扩大飞行器的作战半径,增强其作战能力;当个体分离后可分体协同作战,具有高机动性、高灵活性的特点,运用多无人机多任务协同控制技术,可完成更加复杂的协同作战任务;同时组合体飞行器具有的高气动效率与分离体飞行器具有的高机动能力,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飞行器气动效率和机动性之间的矛盾;最后本专利技术的子机分离机构可有效保障飞行状态下,主飞行器和子飞行器的动态分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分离后飞行三维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子机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弹簧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机连接杆与子机分离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一;
[0031]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主机连接杆与子机分离机构的连接示意图二;
[0032]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子机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部的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沿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的中轴线无缝对称布置于左右两侧的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一端与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的主机连接杆(3)以及与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下翼面固定相连且与主机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子机分离机构(4),飞行过程中子机分离机构(4)与主机连接杆(3)相脱离,实现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和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的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包括翼型式内段机身(101)、翼型式外段机身(102)、机翼(103)、前缘缝翼(104)、主副翼(105)、水平舵面(106)、涵道风扇(107)和V型尾翼(108),翼型式外段机身(102)与机翼(103)之间存在夹角;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包括翼型式机身(201)、垂直尾翼(202)和子副翼(203),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无缝布置于翼型式外段机身(101)与机翼(103)之间,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的翼型式机身(201)对称面弦线与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的机翼(103)与翼型式外段机身(102)相交面的弦线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和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的前缘后掠角相同,翼型式外段机身(102)与机翼(103)之间的夹角为前缘后掠角的两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布局无人子飞行器(2)的翼型式机身(201)的展长为飞翼布局无人主飞行器(1)的翼型式外段机身(102)沿机翼展向长度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体式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式内段机身(101)、翼型式外段机身(102)、机翼(103)和前缘缝翼(104)依次固连,主副翼(105)与机翼(103)活动连接,水平舵面(106)与翼型式内段机身(101)活动连接,涵道风扇(107)与翼型式内段机身(101)和翼型式外段机身(102)固连,V型尾翼(108)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V型尾翼安定面和V型尾翼操纵面,其中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越史志伟郭鹏宇杨昭宇陈逸菲尹志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