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效率测试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热效率约为35%~50%,其中产生的余热能量占能量输入的40%左右,这些余热能量以废气等形式散发至大气中,因此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朗肯循环是指以水蒸气作为工质的一种理想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等熵压缩、等压加热、等熵膨胀、以及一个等压冷凝过程,用于蒸汽装置动力循环做功。通过发动机与朗肯循环系统组成联合可将发动机余热能量回收利用,提升发动机有效热效率,然而,现有的方法中,没有针对发动机联合朗肯热力循环系统进行热效率测试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测试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的热效率的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还包括冷凝器、储液罐、工质泵、蒸发器、膨胀机、第一测功机、第二测功机;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通过工质管依次连接工质泵、蒸发器的工质通道、膨胀机、冷凝器的工质通道、储液罐的进液口形成朗肯循环,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液管依次连接冷凝器的冷却液通道、发动机的冷却液进口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蒸发器的尾气通道,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连接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包括发动机(1)、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2)、储液罐(3)、工质泵(4)、蒸发器(5)、膨胀机(6)、第一测功机(7)、第二测功机(8);所述储液罐(3)的出液口通过工质管(9)依次连接工质泵(4)、蒸发器(5)的工质通道、膨胀机(6)、冷凝器(2)的工质通道、储液罐(3)的进液口形成朗肯循环,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液出口通过冷却液管(10)依次连接冷凝器(2)的冷却液通道、发动机(1)的冷却液进口形成冷却液循环,所述发动机(1)的排气管(11)连接蒸发器(5)的尾气通道,所述发动机(1)的曲轴连接第一测功机(7),所述膨胀机(6)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测功机(8),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发动机(1)、工质泵(4)、第一测功机(7)、第二测功机(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进液口端的工质管(9)设有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2),所述工质泵(4)入口端的工质管(9)设有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13),所述蒸发器(5)的工质通道入口端的工质管(9)设有第三温度压力传感器(14),所述膨胀机(6)入口端的工质管(9)设有第四温度压力传感器(15),所述冷凝器(2)的工质通道入口端的工质管(9)设有第五温度压力传感器(16),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2)、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13)、第三温度压力传感器(14)、第四温度压力传感器(15)、第五温度压力传感器(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的尾气通道入口端的排气管(11)设有第六温度压力传感器(17),所述蒸发器(5)的尾气通道出口端的排气管(11)设有第七温度压力传感器(18),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温度压力传感器(17)、第七温度压力传感器(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的冷却液通道入口端的冷却液管(10)设有第八温度压力传感器(19),所述冷凝器(2)的冷却液通道出口端的冷却液管(10)设有第九温度压力传感器(20),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八温度压力传感器(19)、第九温度压力传感器(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联合朗肯循环测试热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管(9)设有与所述膨胀机(6)并联的旁通管(21),所述膨胀机(6)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控制阀(22),所述旁通管(21)设有第二控制阀(23),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22)、第二控制阀(2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雪静,何冠璋,王晓辉,肖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