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腱弓方方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剂是针对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的一种新药,且能合并治疗慢性盆腔痛、子宫脱垂、痛经和血瘀证等病症。方剂由淮牛膝、盐杜仲、续断、骨碎补、秦艽、制木瓜、甘草、乳香、升麻、红景天、红花和赤芍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配方可以制成膏剂和汤剂两种类型,通过汤剂内作用和膏剂外作用,使治疗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通过灌肠的方式直接由直肠黏膜吸收并到达盆底,膏剂作用在腹部皮肤,配合按摩手段提高了腹直肌修复效率。本方剂临床疗效高,治疗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药剂不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治疗过程不会增加患者痛苦,药剂安全,治疗效果明显,尚无不良反应报告,有效率大于95%。有效率大于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腱弓方方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腱弓方方剂。
技术介绍
[0002]盆底疾病是指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总称,其表现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虽然盆底疾病不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在折磨患者身体的同时,也会使其产生情绪沮丧、性欲减退等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痛苦。
[0003]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病因通常是由多产和妊娠时造成子宫过大等情况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0004]目前解决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凯格尔运动,即通过类似于缩肛运动的方式,长期锻炼患者的盆底肌肉来实现自我修复;二、生物电电反馈治疗,此类疗法一般在医院里进行,通过探头、电流刺激阴道内部肌肉,实现阴道肌肉的被动训练;三、手术治疗,对于重症患者一般采用此类治疗方式。
[0005]然而,这些方法需要花费患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患者有较大的毅力去进行治疗,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恢复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实施过程比较艰难,且对孕妇哺乳可能有不利影响,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实际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此类疾病带来的副作用较小,临床疗效稳定,成本低廉,是有效的西医治疗补充手段。然而,针对此类疾病的中药制剂的给药方式一般采用口服,带来了药物有效成分吸收率较低、制作成本高、疗效慢和用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现有治疗方式有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大、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大、治疗周期长等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腱弓方方剂,通过灌肠和腹部涂抹的方式来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此方是结合“独活寄生汤”和“续断饮”两个经典方的加减运用而专利技术的。灌肠疗法是通过直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至盆底部位来实现的,该方式起效快。膏剂疗法是通过将药物直接涂抹在腹部皮肤,结合腹直肌按摩进行治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治疗这种疾病,且周期短,投入精力少,达到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目的。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腱弓方方剂,包括多种中药,其中主方原料为: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副方增减原料为:乳香3g、升麻6g、红景天3g、红花3g、赤芍6g。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腱弓方方剂,所述腱弓方方剂的类型可分为A、B、C、D四种方剂配方:A方剂配方为主方,由中药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制成,可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B方剂使用中药包括:淮牛膝20g、
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乳香3g,可治疗慢性盆腔痛、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C方剂使用中药包括: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升麻6g,可治疗子宫脱垂、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D方剂使用中药包括: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红景天3g、红花3g、赤芍6g,可治疗痛经、血瘀证、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
[0011]本专利技术中各味中药的主要功效及药理作用为:
[0012]淮牛膝:苦、酸,平。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四肢拘挛,痿痹。
[0013]盐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0014]续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0015]骨碎补:苦,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0016]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0017]制木瓜:性温,味酸。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0018]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9]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
[0020]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21]红景天:性寒,味甘涩。肺经。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主气虚体弱;病后畏寒;气短乏力;肺热咳嗽;咯血;白带腹泻;跌打损伤;烫火伤;神经症;高原反应。
[0022]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0023]赤芍:味苦,性微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2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活血化瘀和利水消肿来达到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的目的。
[002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腱弓方方剂,其特征在于有膏剂和汤剂两种类型。汤剂用于尿失禁、便秘、慢性盆腔痛等盆底疾病;膏剂用于腹直肌分离手法按摩,治疗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内外双重作用下,可以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进程加快,且不会对产妇哺乳等造成影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减少治疗过程的痛苦。
[0026]优选的,上述膏剂和汤剂使用方法为:将腱弓方膏剂均匀涂于整个腹部,结合医师腹直肌手法按摩。治疗每周2
‑
3次,每次15分钟,4周为一疗程。汤剂:采用中药代煎模式,1贴药煎成每袋100ml,予30ml
‑
100ml中药保留灌肠1日1次,7
‑
14次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盆底肌的肌力。
[0027](三)有益效果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腱弓方方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9]1、见效快:类似方剂用于口服。目前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盆底,起效快,1周后患者普遍反映症状改善。膏剂直接作用在腹部皮肤,更加提高了腹直肌手法按摩的效果。两者相结合使得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0030]2、疗程短:治疗过程可以是药物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使得临床疗效提高,治疗疗程缩短,让患者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满意度提高。
[0031]3、效果稳定:目前平均每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腱弓方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中药,其中主方原料为: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副方增减原料为:乳香3g、升麻6g、红景天3g、红花3g、赤芍6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弓方方剂,其特征在于,由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制成方剂A,方剂A为治疗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的中药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腱弓方方剂,其特征在于:由淮牛膝20g、盐杜仲20g、续断20g、骨碎补20g、秦艽20g、制木瓜20g、甘草6g、乳香3g制成方剂B,方剂B为治疗慢性盆腔痛、盆底疾病和产后腹直肌修复的中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燕,钱琤,张宇敏,陈芸,吕一,袁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