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36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包括:取卵组件以及加温组件。其中,取卵组件包括圆柱形中空手柄、输液软管、双腔针头、透明储液瓶、进气管以及连接帽,圆柱形中空手柄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侧连接头;加温组件包括放置套壳以及温控开关,放置套壳的壳壁内部嵌装有电热丝,温控开关固定安装在放置套壳的壳壁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相比较传统需要医护人员利用注射器不断向输液软管中加注卵泡培养液的操作方式而言,使用该新型双腔取卵针完成取卵操作的过程更加省力,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具备加温功能,可防止卵泡培养液的温度较低对卵子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较低对卵子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较低对卵子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

技术介绍

[0002]人类辅助生殖,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人的卵子、精子、受精卵或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的目的。它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技术,以及各种衍生技术。在辅助生殖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取卵针进行取卵操作,但是目前的取卵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3]1、取卵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利用注射器不断向输液软管中加注卵泡培养液,完成取卵操作的过程比较费力,使得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同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0004]2、目前的取卵针,大多不具备加温功能,经常会因卵泡培养液的温度降低对卵子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0005]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
[0007]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包括:
[0009]取卵组件,所述取卵组件包括圆柱形中空手柄、输液软管、双腔针头、透明储液瓶、进气管以及连接帽,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侧连接头,所述输液软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的一端端部,所述双腔针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双腔针头的内部具有第一腔道以及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输液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腔道与所述侧连接头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透明储液瓶的一端设有瓶嘴,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储液瓶的另一端,且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与所述透明储液瓶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帽固定连通在所述输液软管远离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的一端端部,且所述连接帽螺接在所述瓶嘴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加温组件,所述加温组件包括放置套壳以及温控开关,所述放置套壳的壳壁内部嵌装有电热丝,所述温控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套壳的壳壁外侧面上,且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电热丝串联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套壳的壳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输液软管的外径。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置套壳的壳壁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放置套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挂环。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卵组件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透明储液瓶的一端端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卵组件还包括流速调节器,所述流速调
节器活动套装在所述输液软管上。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卵组件还包括负压吸引软管,所述负压吸引软管插接在所述侧连接头上。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储液瓶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容量刻度线。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利用重力使得透明储液瓶内部的卵泡培养液沿着输液软管流入双腔针头内部并通过第一腔道流出对病人的卵泡进行冲洗,相比较传统需要医护人员利用注射器不断向输液软管中加注卵泡培养液的操作方式而言,使用该新型双腔取卵针完成取卵操作的过程更加省力,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19]2、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具备加温功能,可将加注有卵泡培养液的透明储液瓶放置在放置套壳的内部,再利用温控开关控制电热丝加热为透明储液瓶内部的卵泡培养液加温,可防止卵泡培养液的温度较低对卵子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双腔取卵针配合负压吸引装置使用时的连接示意图。
[0024]附图中:
[0025]1、取卵组件;101、圆柱形中空手柄;102、双腔针头;103、输液软管;104、侧连接头;105、负压吸引软管;106、流速调节器;107、透明储液瓶;108、进气管;109、空气过滤器;110、瓶嘴;111、连接帽;112、容量刻度线;
[0026]2、加温组件;201、放置套壳;202、温控开关;203、连接杆;204、挂环;205、缺口;
[0027]3、负压吸引装置;301、连接管;302、放置架;303、冲洗液回收瓶;304、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取卵组件1,取卵组件1包括圆柱形中空手柄101、输液软管103、双腔针头102、透明储液瓶107、进气管108以及连接帽111,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侧连接头104,输液软管103固定安装在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一端端部,双腔针头102固定安装在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另一端端部,且双腔针头102的内部具有第一腔道以及第二腔道,第一腔道与输液软管103的
内部相连通,第二腔道与侧连接头104的内部相连通,透明储液瓶107的一端设有瓶嘴110,进气管108固定安装在透明储液瓶107的另一端,且进气管108的内部与透明储液瓶107的内部相连通,连接帽111固定连通在输液软管103远离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一端端部,且连接帽111螺接在瓶嘴110上。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双腔取卵针主要由取卵组件1组成,其中取卵组件1主要由圆柱形中空手柄101、输液软管103、双腔针头102、透明储液瓶107、进气管108以及连接帽111组成,使用时,将卵泡培养液加注在透明储液瓶107的内部,相比较目前将卵泡培养液加注在输液器中,反复利用输液器操作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卵泡培养液被污染,从而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然后将连接帽111螺接在瓶嘴110上,将透明储液瓶107举高利用重力使得透明储液瓶107内部的卵泡培养液沿着输液软管103流入双腔针头102内部并通过第一腔道流出对病人的卵泡进行冲洗,侧连接头104用于连接负压吸引装置3,负压吸引装置3为第二腔道提供负压吸引动力将冲洗后的卵泡培养液抽入冲洗液回收瓶中,可以让医护人员获取比较清晰的术野,有利于取卵操作,在冲洗完毕后,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3为第二腔道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腔取卵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卵组件(1),所述取卵组件(1)包括圆柱形中空手柄(101)、输液软管(103)、双腔针头(102)、透明储液瓶(107)、进气管(108)以及连接帽(111),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侧连接头(104),所述输液软管(103)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一端端部,所述双腔针头(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双腔针头(102)的内部具有第一腔道以及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与所述输液软管(10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腔道与所述侧连接头(10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透明储液瓶(107)的一端设有瓶嘴(110),所述进气管(108)固定安装在所述透明储液瓶(107)的另一端,且所述进气管(108)的内部与所述透明储液瓶(107)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帽(111)固定连通在所述输液软管(103)远离所述圆柱形中空手柄(101)的一端端部,且所述连接帽(111)螺接在所述瓶嘴(1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腔取卵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温组件(2),所述加温组件(2)包括放置套壳(201)以及温控开关(202),所述放置套壳(201)的壳壁内部嵌装有电热丝,所述温控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华康晓梅刘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